姜曉寒
從《源氏物語》中源氏愛過的女子看源氏的愛情觀
姜曉寒
《源氏物語》誕生于日本平安時代,是世界第一部長篇小說,描寫了日本古代貴族之間紛繁唯美,錯綜復雜的愛情故事,體現(xiàn)出日本獨特的物哀審美意識,在日本文學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光源氏一生大起大落,享盡了人世的榮華,也嘗盡了人生的辛酸。他不但容貌美麗無比,而且在和歌,書法,繪畫,音樂等許多方面有著極高的才華,被塑造成世間最具魅力的完美男子形象。光源氏為愛而生為愛而死,他一生愛過的女子無數(shù),這些女子各有千秋,或高雅或溫婉或隱忍或多才,光源氏這樣完美的男人到底愛著什么樣的女子和他呢?他的內心深處有著怎樣的愛情觀呢?本文通過分析源氏復雜的感情經(jīng)歷和他鐘愛的幾位女子,來揭示源氏隱藏在心中的愛情觀。
源氏物語 愛情觀 戀母情結 中流意識
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性心理只能通過異性雙親得到滿足,因此男人的愛情最初都源于對母親的憧憬。源氏愛情的出發(fā)點就來自一種極端的戀母情結。他的母親桐壺更衣由于地位低下卻得到天皇的寵愛,招來宮中許多人的嫉恨,生下源氏不久就郁郁而終。源氏對于母親的記憶十分模糊,幼兒時期的性心理在母親身上沒能得到滿足,這是源氏終身的遺憾,也是他一生不斷追求各種女人的起因。正因為對母親沒有明確的認知,極具想象力的源氏在潛意識中把母親描繪成美麗善良,溫婉多才的完美女性形象,后來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女子,源氏都在她們身上尋找母親的影子,來彌補自己心中永恒的空洞。就像紫夫人在三公主下嫁后對源氏開始失望,發(fā)出的感慨一樣:“夫君并不是單純愛某一個人,他愛上的是一個偉大女性的影子,一個可以讓他膜拜的永遠的女神”。這個模糊的影子,永遠的女神,歸根結底應該是源氏心中描繪的母親桐壺更衣的形象。
戀母情結貫穿源氏一生,從初戀藤壺女御到最愛的紫夫人再到正妻三公主,這些源氏一生中最重要的女子都與戀母情結有關。源氏的初戀是他的后母藤壺女御,桐壺帝痛失愛妃之后終日郁郁寡歡,直到酷似桐壺更衣的先帝四公主藤壺女御進宮,才緩解了桐壺帝的悲哀。為了彌補與桐壺更衣遺憾,他把藤壺女御當成桐壺更衣的替身,封她為中宮,賜予無上的恩寵。源氏當時九歲,藤壺女御十四歲。源氏得知藤壺女御酷似自己母親后,對她產(chǎn)生一種自然的親近感,“每當春花秋月、良辰美景之時,他便經(jīng)常去親近藤壺女御,表現(xiàn)出他對藤壺女御的戀慕之情。”可以說源氏女性意識的覺醒,是從對藤壺女御的憧憬開始的。母親桐壺更衣在源氏心中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而藤壺女御把這個影子具體化了,在幼時的源氏看來,她就是酷似自己母親的完美女性。這種對母親的憧憬漸漸發(fā)展成一種歪曲的愛戀,導致后來與藤壺女御的私通,并生下不義之子,使二人一生背負著罪孽而活。
藤壺對于源氏來說,是高嶺之花,云端的美人,永遠不可觸及。為了排遣這種憂思,他收養(yǎng)了藤壺的侄女紫兒,并按照自己的理想培養(yǎng)她長大,并娶她為妻。當時他們在北山相遇時源氏十八歲,紫兒年僅十二歲,紫兒酷似藤壺的長相吸引了源氏,于是源氏把她作為藤壺的替身留在身邊,當作自己一生最愛的女子。關于源氏對紫夫人的愛,研究者一直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源氏一直是把她當成藤壺的替身去愛的,也有人認為最開始是作為替身去愛,但后來漸漸發(fā)現(xiàn)了她本人的魅力,在藤壺去世后,源氏愛上的是紫夫人本人。不管哪種觀點,紫夫人是源氏一生最愛的女子,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就如明石卷中源氏對明石夫人所說的話一樣,他說: “你是我見過最具有教養(yǎng)的女子,如果最先遇見你,我一定會最愛你,但是我已經(jīng)有了我的紫夫人,已經(jīng)把最愛給了她?!鼻也蛔h論源氏對紫夫人的愛到底有多深,有一點可以肯定,若不是因為她酷似藤壺,開始就不會引起源氏的注意;如果要再推溯本源的話,如果不是藤壺酷似母親,源氏也不會對藤壺那么執(zhí)著,因此就算源氏最后是愛上了紫夫人本人,對她的愛最初還是源于極度的戀母情結。
后來源氏在四十歲時迎娶了朱雀帝的三公主,當時三公主只有十三歲,容貌修養(yǎng)都無法與紫夫人相比。源氏開始并不想答應這門婚事,是因為得知三公主的母親是藤壺的妹妹,說起來三公主也是藤壺的侄女,有了這種淵源,源氏才同意娶她的。源氏不停地在追求與藤壺或者說與自己母親有淵源的女子,不能不說他的戀母情結已經(jīng)超越了常規(guī)。
如果說戀母情結是源氏潛意識中存在的愛情觀的話,那么中流意識就是他有意識的愛情觀。在《帚木》卷中,源氏、頭中將、左馬頭管還有藤式部丞幾位貴族公子在宮中值班,正好外面下起雨來,四人為了排遣雨夜的無聊,開始談論自己的戀愛故事及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頭中將和左馬頭管都認為女子是中等貴族出身最好,如果出身過于高貴,就會被父母寵溺眾星捧月,高高在上,看不起丈夫。而且學問高的女人也經(jīng)常故作姿態(tài)惹人討厭。反過來,出身過于低賤的女子也不可取,她們不懂風花雪月高雅的美,十分庸俗,配不上貴族的公子們。而中等出身的女子就正好取二者之長,她們多是家庭經(jīng)濟充足,父母希望女兒能嫁個貴人,在教養(yǎng)女兒上下了很大功夫,這樣成長起來的女子既懂得審美,也不驕傲,凡事尊重丈夫,溫柔可愛。源氏雖然沒有明確表示他贊成這種觀點,但從他的感情經(jīng)歷來看,真正得到源氏鐘愛的都幾乎屬于這樣的中流貴族。
源氏的結發(fā)妻子葵夫人屬于身份很高的女子,她是左大臣的女兒,一直被作為未來皇后而養(yǎng)育承認的,她看不起比自己小四歲的源氏,因此夫妻感情十分冷淡。而源氏的另一位情人六條御息所身份和學問也非常高,她是已故太子的正妃,如果太子沒有早逝的話,她應該可以做未來的皇后。太子去世后,她深居簡出,卻無法掩蓋橫溢的才華。她的書法和和歌都在宮中數(shù)一數(shù)二,源氏開始被她的才學所吸引,狂熱地追求她,但后來越來越無法忍受她的高冷,漸漸和她疏遠。源氏的正妻三公主是朱雀帝最寵愛的女兒,但源氏認為她幼稚不懂風雅,很后悔娶了她。這些都證明源氏并不喜歡身份太高的女子。反而是像夕顏,空蟬,明石夫人,花散里夫人這樣中等出身的女子,能得到源氏的青睞。她們有的是被丈夫拋棄的無依女子,有的是地方官的女兒,有的是地方富人的女兒,有的是失寵妃子的妹妹,身份都不是很高,卻既具風雅之才又懂得人世的辛酸,這些只有中流貴族具備的氣質最能吸引源氏。
源氏的愛情觀里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并不把女子的容貌放在第一位,而是更加重視才華和人品。在他的女人當中,甚至有五十多歲的老宮女源典侍,還有奇丑無比的沒落親王之女末摘花。他看重的女人比如花散里夫人,空蟬等都不是容貌特別出眾的。在少女卷中描寫源氏的兒子夕霧不理解為什么父親會如此看重相貌平平的花散里,還讓她做自己的養(yǎng)母。在他眼里花散里“本來相貌不揚,年紀漸漸老起來,身體也瘦了,頭發(fā)也稀少了,所以更教人看不上眼”甚至覺得花散里的容貌連自己的外祖母都不如。其實如果知道了源氏不重容貌重才華人品的愛情觀,這也不難理解。花散里夫人雖然相貌平平,但是人品十分穩(wěn)重謙和,而且會自己做衣服,接人待物非常得體。源氏十分信任她,到后來他們已經(jīng)沒有實質上的夫妻關系了,還把六條院的家事交給她管理,讓她做夕霧和玉 的養(yǎng)母?;ㄉ⒗锓蛉藳]有讓源氏失望,她把六條院管理得井井有條,對夕霧和玉 的照顧也是十分周到,無微不至。源氏本人有著天人一般的容貌氣度,但更加難得的是,他的才華修養(yǎng)極高,因此要得到他青睞的女人,也必須在某一方面具有出眾的能力。
源典侍是宮中的資深宮女,彈得一手好琵琶,喜好風雅,衣著和飾物十分華麗,用的扇子也是極有品位的。這些都正好符合源氏追求風雅的審美情趣。末摘花最開始是靠琴聲引起源氏的興趣的。當然本來憑她的資質絕不可能讓源氏動心,下文也會提到,是末摘花的女房精心設計,引起源氏的注意,最后促成了他們的婚事。六條御息所寫得一手好字,源氏以前雖然聽說過她容貌非常美麗,但并沒有放在心上。直到有一次無意中看了六條御息所的字,美女簪花格,寫得非??∫菪忝?,源氏當時就被這字跡所傾倒才決定要去拜訪她。這也充分說明比起絕世的容貌,某方面的才能更能打動源氏的心。夕顏初見源氏時對他一見鐘情,但是以她的身份是沒有資格讓和源氏這樣的貴族公子戀愛的,她知道源氏差人來她家院子來是想摘幾朵夕顏花,于是她在扇子上寫了一首詠夕顏花的詩,把花盛在扇子上送給源氏,源氏被這種風雅之舉打動,也寫了一首返歌送還給夕顏。夕顏很聰明,她成功把握了源氏追逐風雅的心,在互詠和歌中漸漸得到了源氏的愛。從上面對源氏幾段感情經(jīng)歷的分析可以看出,源氏追求的不光是美麗的容貌,而是超越了肉體的精神之美,在平安貴族中,這樣純粹執(zhí)著追求精神之愛的例子是比較稀少的,這也是源氏物語的魅力之一吧。
越是得不到的,存在于彼岸,云端的,就越能激起人的向往。在源氏的愛情觀里,對于禁斷的,不被世人承認的愛反而更具魅力與誘惑。源氏一生都在追求母親的影子,同時也在追求罪孽深重使人沉淪的禁斷之愛。愛與罪,是源氏物語中一個重要的主題,源氏早年與藤壺私通生下不義之子,這使他現(xiàn)世受到報應,正妻三公主與柏木私通,生下孩子讓他做父親。源氏一方面對于罪報十分自責與害怕,另一方面卻不由自主地追尋這種劫火一般燒毀自己的愛。與朧月夜的交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方面源氏知道朧月夜是自己兄長朱雀帝的候補妃子,也是政敵右大臣的女兒,但另一方面卻無法自拔地與她沉溺在玩火的戀情中。他們的愛并不是發(fā)自精神的,更多是來自肉體的歡愉,或者說來自這種玩火的冒險刺激。這從右大臣發(fā)現(xiàn)兩人私情后正式向源氏提親而被拒絕和后來源氏被流放重新回京后,兩人的關系迅速冷淡可以看出。如果是發(fā)自內心的愛,源氏不會拒絕與朧月夜成婚,流放回來之后也一定會舊情復燃。源氏和朧月夜尋求的都是一種不被世人原諒的愛,一種在愛與罪的夾縫中掙扎的痛苦的魅力,如果正式成婚,這種魅力就會蕩然無存。就像朧月夜的名字一樣,他們的愛只能存在于朦朧的夜月,遠離現(xiàn)實的陽光,在夜的深淵里盡情綻放。
另一個讓源氏心動的女子空蟬也是這種情況??障s是地方官員的女兒,父親死后家道中落,只能嫁給比自己大二十多歲的伊予介做后妻。源氏愛上她不是因為她有出眾的容貌和才華,或者說僅僅因為她的身世正好滿足了年輕的源氏對于“人妻”的各種想象。因為她已經(jīng)是別人的妻子,永遠不可能和源氏光明正大地來往,這種關系反而對源氏來說非常神秘美好。加上她不斷拒絕源氏,源氏闖進她的房間,抓住她的衣服后,她不惜脫掉衣服也要逃走。后來伊豫介死后,她還是沒有接受源氏的求愛,而是選擇了出家。這樣不被原諒不被接受的愛,反而可以讓源氏牽掛一生無法忘懷。
源氏最后還有一個良好的品質就是只要曾經(jīng)被他愛過的女子哪怕是一夜露水夫妻,,只要對方不變心,他就不會拋棄她,就算不再愛她了,也會一直照顧她和與她有關的人。平安時代的女子自己沒有生活能力,就算是貴族出身,如果父母去世后還沒有找到有能力的丈夫,就會一直沒落下去。因此就算貴為天皇,親王的女兒,都經(jīng)常會十分落魄。末摘花與源氏的婚姻最能說明源氏這種愛情觀。末摘花是常陸親王的女兒,父親去世后家道中落,加上她的長相非常丑陋,也沒什么才華,甚至連與人說話都說不清楚,所以一直沒法找到理想的夫君。她們家院子里面荒草叢生,屋頂開始漏雨,過冬的衣服只剩一件,下人都紛紛離開了。要不是源氏接濟她,可能只能貧窮而死了。源氏與她的結合可以說是被女房大輔命婦所騙。大輔命婦的母親是源氏的乳母,她和源氏來往密切,她很希望自己的主人末摘花得到源氏的庇護,安穩(wěn)度日。于是設計好一個深秋的月夜讓源氏去聽末摘花彈琴,在還沒有聽出琴藝好壞時,琴聲戛然而止,加上末摘花凄苦的身世引起了源氏的興趣,最終二人在不熟識的情況下被女房慫恿匆忙成婚。末摘花從不讓源氏看見她丑陋的容顏,直到有一天雪下得很大,源氏通過雪的反射看見了末摘花的真面目。之后源氏再也沒有去過她那里,這樣的容貌不可能讓源氏愛她,但是終其一生源氏都沒有拋棄過她,她的生活所需資具源氏全部承擔了,時不時還會派人去看她,在六條院建好之后,還把她作為側室正式迎進宅子??障s出家后,源氏也作為她的保護人,把她接進六條院終身照顧。三公主出家后本來已經(jīng)與源氏斷絕關系了,源氏還是為她修建了豪華的宅子,讓她安心修行,在生活上一直照顧她。不僅如此,就連自己情人的女兒,源氏都把她們當成自己的女兒一樣照顧,六條御息所的女兒秋好中宮,源氏認她為義女,作為她的保護人,送他進宮,并力薦她做皇后。夕顏的女兒玉鬘,親生父親根本不管他,源氏多年來一直尋找她,找到之后作為自己的親生女兒為她選婿,后來把她嫁給了太子的舅父。從這些事實都可以看出,源氏雖然不專情,卻很長情,他是真心愛他所愛過的所有女子,不是想和她們做一夜夫妻而是想結上一生的宿緣。他同情這些無依無靠的女子,欣賞她們各方面的美,幫助她們照顧她們,做她們一生的護花使者。這種品質使埋怨源氏薄情的讀者們不由地增添了對源氏的好感。
綜上分析可以看出,源氏的愛情觀源于母愛的缺失,和對母親的憧憬,在追尋心目中永恒的女性形象時,源氏有自己的標準,那就是容貌和身份不是第一,身份中等就好,比起容貌更重視才華人品等個人修養(yǎng)內涵。喜歡冒險,越是得不到的愛情越是執(zhí)著。一旦愛上了,就會對對方不離不棄,一生照顧她。
[1]秋山虔.王朝の文學空間[M].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83.
[2]秋山虔.源氏物語必攜2[M].學燈社,昭和57年2月10日發(fā)行別冊.
[3]紫式部著,豐子愷譯.源氏物語[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學三論[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5.
[5]渡辺純一.源氏に愛される女性たち[M].東京:集英社,2002.
(作者單位:樂山師范學院)
姜曉寒(1982-),重慶開縣人,西安外國語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畢業(yè),現(xiàn)為樂山師范學院日語系講師,研究方向:日本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