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戎戒
絲路揚帆 禪舟起航——海絲佛教論壇與發(fā)起人本性法師
■ 戎戒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建議。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演講中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從理念構想到人心聚合,從頂層設計到項目落實,碩果累累。
2016年9月1日至5日,“21世紀海絲佛教·福建論壇”在福州舉行,海內(nèi)外佛教三大語系300多位僧侶、數(shù)千信眾齊聚,盛況空前。
為此,筆者采訪了論壇發(fā)起人、組織者福建省政協(xié)常委、福建省佛協(xié)副會長兼秘書長、福州開元寺方丈釋本性。
一
在論壇上,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福建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學誠出席開幕式作開示。學誠說:“重新審視海絲佛教的傳播歷程,有助于重新認識它的時代價值。歷史的寶貴經(jīng)驗啟示我們,文化走出去,佛教要先行?!?/p>
佛教文化在“一帶一路”上的傳播,留下世界交流史上濃墨重彩一筆的當屬玄奘西行和鑒真東渡。
2016年高考歷史考卷中,有一道題通過玄奘西行與鑒真東渡的故事,讓學生解讀材料、提煉觀點,并結合中國古代史的其他相關史實,加以論述。當時的中國,是“絲綢之路”繁榮時期的大唐盛世,各種文化、各種宗教在“絲綢之路”上交匯、融通,玄奘西行、鑒真東渡書寫的是各種文化互學互鑒的光輝歷史。
玄奘出生于隋朝末年,他年少出家,立志弘揚佛法,但因為派別眾多,各派對經(jīng)義的理解不盡相同。當時的長安是個國際化大都市,常有印度僧人來講經(jīng),佛法的精微釋講給玄奘耳目一新的感覺,他決定到佛教誕生地——印度去求法。
玄奘從印度帶回梵夾裝佛經(jīng)520夾、657部,以及佛舍利150粒。在回國后的19年里,他一共翻譯出75部、1335卷佛經(jīng)。由于玄奘譯經(jīng)傳教的努力,很多國家的留學生到他門下學法,長安也成為當時世界佛教中心。除了翻譯佛經(jīng),玄奘還根據(jù)自己在印度見到的風土人情,撰寫了《大唐西域記》,記載他親身經(jīng)歷和傳聞得知的138個國家和地區(qū)、城邦,不僅包括今天中亞一些國家和地區(qū),還包括巴基斯坦北部、幾乎整個印度地區(qū)、孟加拉國以及尼泊爾南部地區(qū),內(nèi)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宗教、風俗、氣候等,是古代西域和印度的大百科全書。
中國佛協(xié)會長學誠作開示
鑒真生于武則天垂拱四年(688年),揚州人,14歲那年,隨父親入寺,或許是與佛天生有緣,當他見到佛像就莫名感動,于是懇求父親允許他出家,父親大為驚異,只好同意他的請求。708年3月28日,在長安實際寺,鑒真隨恒景律師受具足戒。此后,他到處學法,很快成為一代高僧。
742年10月,兩位日本僧人榮叡和普照風塵仆仆趕到揚州,此行目的是:迎請鑒真東渡。兩位日本僧人是732年隨第10次遣唐使至唐留學的留學僧,他們來到大唐,不但為了學習,還肩負著一個重要任務——尋訪戒律律師赴日。聽完日本僧人的來意后,鑒真欣然應允東渡傳法,但這一應允,竟然歷盡6次千難萬險才東渡成功。
753年12月20日,66歲的鑒真終于踏上日本國土。鑒真對日本佛教影響甚巨:一是開創(chuàng)了日本的律宗;二是向日本介紹了天臺宗;三是為日本密宗的勃興奠定了基礎。另外,在醫(yī)藥、建筑、書法、雕塑、語言、飲食等方面,鑒真對日本都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
二
深諦佛史的本性師,早在2015年福建省兩會上,表達了對“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極大關注與熱情。他提出,古代絲綢之路,佛教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當今,佛教應當而且必須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zhàn)略。本性師對習近平主席關于佛教文化對外交流的論述了然于心,對佛教在歷史上絲綢之路的影響頗具研究心得,而且這兩年他在佛教文化走出去上已有涉足。本性師列舉了習近平主席有關佛教的論述,不僅有對佛教為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交融、互學互鑒予以肯定,甚至對佛家的只言片語也如數(shù)家珍。還分別從海上絲綢之路之于佛教、之于福建佛教、之于福州開元寺3個層面作了梳理。以及提出讓佛教文化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的初步設想。
執(zhí)著努力,持續(xù)發(fā)力。本性師在2016年福建省兩會上,作了大會發(fā)言《推進福建佛教文化對外交往 服務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qū)建設》。以習近平主席最新有關佛教論述切入:“我在福建省工作時,就知道17世紀中國名僧隱元大師東渡日本的故事。在日本期間,隱元大師不僅傳播了佛學經(jīng)義,還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對日本江戶時期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绷暯街飨卧S的這位隱元大師,就是福建僧人。本性師認為,習近平主席對福建佛教界歷史貢獻的肯定,也是對新時期福建佛教界對外友好交往的殷切期望。
在發(fā)言中他提出了構建福建佛教對外交流平臺的建議,其中有一條是:“重點打造‘海絲佛教國際論壇’,建立國際平臺,打造國際品牌,形成國際向心力?!?/p>
不僅坐而道,而且起而行。為海絲佛教論壇“熱身”,本性師5月22日在泰國曼谷摩訶朱拉隆功大學新校區(qū)舉行了“海上絲綢之路與南北傳佛教交流”座談會。來自中國、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具有不同南北傳佛教背景的僧人在會議上發(fā)言,各抒己見,相互切磋。
福州開元寺方丈本性致辭
經(jīng)過大半年奔走呼吁、籌備張羅,這一建議得到有關各方認同和支持,終促其成。經(jīng)國家宗教局批準,為推進“一帶一路”戰(zhàn)略,服務“21世紀海絲核心區(qū)建設”,以佛教為載體,推動與周邊國家人民的文化認同、信仰共鳴、民心相通而舉辦“海絲佛教國際論壇”。
本性師透露了一個細節(jié),國家宗教局批復的是“首屆21世紀海絲佛教論壇·福建論壇”,但他不敢一下子就啟用“首屆”,而是留有余地;同時他又對佛教論壇寄予厚望,希望在明后年能夠續(xù)辦,辦到海外去,一屆一屆辦下去。
誠如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蔣堅永在致辭中強調:希望佛教界和學術界進一步緊密合作,努力將“21世紀海絲佛教論壇”打造成文化精品,帶動整個區(qū)域合作,形成國際向心力。希望與會各位高僧大德與專家學者以論壇為契機,攜手同心,精誠合作,在共同推進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促進人才交往與教育互動、增進民心相通與慈善互濟方面分享智慧、形成合力,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三
“21世紀海絲佛教·福建論壇”較之以往國內(nèi)舉辦的佛教相關論壇相比,呈現(xiàn)以下新特點:突出了東盟元素和海絲特色;體現(xiàn)兩岸佛教一家親;體現(xiàn)南北傳佛教的交流、互鑒、融通與合作;展現(xiàn)中國及國際佛教界中青年法師的國際化綜合素質;為全球倫理的構建貢獻東方文明尤其佛教文明的智慧。
為體現(xiàn)“21世紀海絲佛教福建論壇”的主旨:慈悲、智慧、忍讓、包容、中道、圓融、和合、共生。在開幕式上,既有港澳臺與祖國大陸佛教界代表:福建省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福州開元寺方丈本性大和尚代表主承辦方,臺灣法鼓山方丈果東大和尚代表臺灣佛教界,香港西方寺寬運大和尚代表香港佛教界,澳門佛教中心協(xié)會會長戒晟大和尚代表澳門佛教界;又有海內(nèi)外佛教3大語系代表:緬甸國家高僧委員會原副主席巴丹那·顧德拉長老代表海外南傳佛教,菲律賓馬尼拉大乘信愿寺方丈傳印長老代表海外漢傳佛教諸山長老,新加坡毗盧寺方丈、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西禪寺方丈慧雄長老代表圓瑛大師法系,以及臺灣中國佛教會名譽理事長凈良長老代表海外閩籍佛教界人士。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qū),緬甸、斯里蘭卡、泰國、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日本、美國、中國等國家的高僧大德,在福州縱論21世紀海絲佛教與福建的歷史淵源,交流現(xiàn)況及未來愿景。
自秦漢開始,中國專注于陸上絲綢之路的開拓和發(fā)展,遠達歐亞,為世界文化交流貢獻了前所未有的東方文明與智慧;至明清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快速發(fā)展,絲綢之路的文化、經(jīng)濟交流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馬可波羅、鄭和、王景弘、左宗堂、沈葆楨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在海上絲綢之路留下身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海上絲綢之路是貿(mào)易之路,是對話之路,是涵括經(jīng)濟、政治、文化、歷史、地理、科技、移民、海運等豐富內(nèi)容的文明交流之路。
福建自古就是佛教重鎮(zhèn),佛教底蘊深厚,各宗各派繁衍東亞、東南亞及南亞,西漸歐美,遠至非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v覽歷史,亞洲的漢傳佛教,幾乎盡出八閩——古代涌現(xiàn)了溈山靈祐、百丈懷海、黃檗希運、雪峰義存等杰出的佛門龍象。近代有太虛大師、弘一法師、虛云法師等在八閩大地寫下了輝煌的篇章。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佛教協(xié)會第一屆會長圓瑛大師和現(xiàn)任會長學誠法師,均為福建人。
福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qū)”,與東亞、南亞、東南亞及港澳臺地區(qū)的佛教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擁有人緣、地緣、教緣優(yōu)勢。福建特別是來自福州開元寺、泉州開元寺、福州西禪寺、鼓山涌泉寺、福清萬福寺、漳州南山寺等祖庭祖師在福建海上絲綢之路上留下了清晰的足跡。著名的有日本真言宗創(chuàng)宗祖師空海大師、日本天臺宗中興祖師圓珍大師唐朝時悉數(shù)駐錫福州開元寺,17世紀隱元大師從福清黃檗山萬福禪寺東渡日本創(chuàng)立“黃檗宗”。此外,菲律賓首剎馬尼拉信愿寺法系,新加坡首剎雙林寺法系、名剎光明山普覺寺法系,馬來西亞首剎檳城極樂寺法系,印度尼西亞首剎雅加達大叢山西禪寺法系和廣化寺法系,越南古剎二府廟與觀音廟法系均與福建佛教有著深厚的因緣。
近代,福建法脈繁衍至歐美及大洋洲等。如霞浦靈祐禪師創(chuàng)立的溈仰宗,在美國加州萬佛城經(jīng)宣化上人師徒等弘揚,得到大力發(fā)展;福州開元寺法系在美國洛杉磯創(chuàng)立美國漢傳佛教國際文教中心,舉辦中華禪修學活動;莆田廣化寺法系在荷蘭烏得勒支市創(chuàng)龍泉大悲寺;福安籍僧人妙凈于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墨爾本、堪培拉和悉尼創(chuàng)普陀寺等4座寺院;福安籍臺灣僧人凈良,法脈亦延及各大洲。
誠如福建省政協(xié)副主席陳榮凱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已把“一帶一路”建設作為新的國家戰(zhàn)略,并把福建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qū)”。福建佛教界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戰(zhàn)略部署和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繼續(xù)秉持開放包容的胸懷和海納百川的福建精神,進一步整合資源、發(fā)揮優(yōu)勢,積極拓展與海絲沿線及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佛教界的平等友好交流,共同弘揚佛教優(yōu)秀的價值理念,追根溯源,再續(xù)佛緣,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兩岸和平、周邊友好作出新的貢獻。
人類的成長本身就是一部文化交流的歷史,“絲綢之路”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個顯著標志。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發(fā)展形成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習近平主席統(tǒng)攬國內(nèi)國際兩個大局,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中華文化自信的體現(xiàn)。
目前中國佛教界正在努力踐行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學誠曾在全國兩會發(fā)言時的寄望:“如果希望包括佛教文化在內(nèi)的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希望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就要主動走出去,深入世界不同的地域,學習不同地域的語言,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中,使中華文化和合共生的精神理念給世人帶來福祉,使佛教文化慈悲濟世的精神品格給世人帶來清涼。”
絲路揚帆,禪舟起航。我們有理由期待,“一帶一路”倡議必將激起更大范圍的千層波浪,為人類的文明交流互鑒作出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