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輝
人,是有靈魂——心靈與思想的動物。但凡常人,都有靈魂。這一點,并無天壤之別。可是,在怎樣管控靈魂的問題上,不同個體有著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比如,有的人喜歡給靈魂做“加法”,有的人樂意為靈魂做“減法”。
捷克當代作家米蘭·昆德拉曾在他的長篇小說《不朽》里,描寫過兩種靈魂。一種是做“加法”的靈魂。這種人喜歡表現(xiàn)自我、突出自我,希望與世界產生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好讓人們看到自己的存在、聽到自己的聲音。否則,就像失去生存的意義一般。另一種靈魂做的是“減法”。這種人覺得自己跟這個世界沒太大關系,希望過那種不被他人關心關注、安靜安寧的日子。因而,他們試圖削弱甚至消減與他人的聯(lián)系,主動給自己的靈魂降噪,以期不被外界發(fā)現(xiàn)、記掛。
古人云,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墒?,據我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能夠平心靜氣、心無旁騖者,似乎為數不多。相反,慣于給靈魂做加法,喜歡拋頭露面、彰顯自我的人倒是不少。君不見,有的人只要有機會,不是東拉西扯、侃侃而談,便是談天說地、津津樂道。好比發(fā)表演說,如同單口相聲,藉此凸顯自我?,F(xiàn)如今,有了朋友圈,更是快捷方便、如魚得水。不少人喜歡把逛街購物、唱歌喝酒,釣魚打牌、游山玩水,頭疼腦熱、感冒鼻塞之類雞毛蒜皮、毫無情趣的閑事瑣事無聊事,不加過濾統(tǒng)統(tǒng)發(fā)到朋友圈里去。有的人,昨天與李四怎樣怎樣了,今天和張三干嘛干嘛了,都成為微信的“精彩”內容。如此執(zhí)著地做“加法”,除了期盼得到點贊與喝彩、關懷或同情,更多是為了彰顯自己、引人關注。
十九世紀,英國教育家、達爾文進化論最杰出的代表托馬斯·亨利·赫胥黎說過:“越偉大、越有獨創(chuàng)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辈慌录拍?,喜歡孤獨,就是靈魂的“減法”。這種人,既開明,又明智。在我們身邊,一旦光榮退休,就“不問事、不管事、不惹事”,不拋頭露面,不指手畫腳,不顯山露水的人有,但為數不多。相反,退下來之后不甘寂寞,或想方設法到某單位做顧問,或自告奮勇去某協(xié)會當會長者,倒是大有人在。也難怪,如此一來,便可以名正言順地“退而不休”。今天東邊小會開開,明天南邊小車轉轉。美其名曰“發(fā)揮余熱”,實則多多少少給基層增添了麻煩與負擔。
漢高祖劉邦之孫劉安在《淮南子·主術訓》中寫道:“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比俣嗄旰螅T葛亮在總結畢生經歷、汲取《主術訓》精粹的基礎上,將其充實、拓展。54歲那年在臨終前,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寫進《誡子書》。意思是告誡子孫,不能看淡眼前的名利得失,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專注地修心學習,就難以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
東晉詩人陶淵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等職,最末一次出仕是江西彭澤縣令??墒?,只短短八十多天,他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敖Y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詩句,描寫的正是陶淵明歸隱田園后,心靜如水,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tài),最終成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
當然,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鐘情靈魂“加法”也好,選擇靈魂“減法”也罷,是個人的喜好和自由。所以,說了那么多,也不能強求,大概也只有各人多“問問靈魂”吧。
(常朔摘自解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