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暢標
摘 要:初中階段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需充分展現(xiàn)語文課的特點,確保課堂豐富多彩,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課堂帶來的愉悅。通過系統(tǒng)研究初中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打造高效愉悅型課堂,就能夠很好地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所以,提出若干具體的措施,希望愉悅型高效課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愉悅型;高效課堂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課堂氛圍過于沉悶、教學方式過于僵硬的現(xiàn)象,這樣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僅教師教學很累,學生學習也累。初中語文教學需要考慮到今后的長遠發(fā)展,讓學生能夠在今后的人與人交流中更加合理地表達。
教師應該明白有趣、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所具有的意義,只有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下才能滿足語文知識學習高效性的要求,也有利于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愉悅型高效課堂不但可以將原本枯燥難懂的知識點轉(zhuǎn)化成輕松易懂的知識點,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輕松學習;另外,愉悅型高效課堂也將應試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之間的沖突一一解決,讓學生扎實記憶、輕松學習,推動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摸索,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的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一、營造愉悅、平和的課堂氛圍
相信大家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很沉默的學生如果到了運動會上就會表現(xiàn)得很振奮,雖然學生上課不集中,或者是不愿意積極參加課堂教學活動,但是如果是看自己感興趣的電視節(jié)目,他們不但會目不轉(zhuǎn)睛,還會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主要是因為運動會和電視節(jié)目會讓學生處于一個很好的思想互動和身體互動的狀態(tài)。那么,初中語文課堂為什么就不能夠借助這樣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好的課堂情境,從而讓學生忘我地投入呢?
曾經(jīng)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一位老師在《背影》一文中運用了拍電影的方式來教學。所以在《背影》一文的教學中,針對父親爬上月臺去買橘子這一段,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shè)一個情境,要求學生來嘗試著拍“電影”,教學整個過程如下:
教師:朱自清先生曾經(jīng)說過:“作文就是通過文字來作畫?!钡钱嬍庆o止的,這樣的學習不夠生動,如果能將畫面動起來,用電影來呈現(xiàn),會不會更好呢?
學生:試一下就知道了。
教師:那好,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電影是由多個鏡頭共同組成的,對于父親爬月臺這一段,我們應該怎樣去運用特寫或者是慢鏡頭呢?
等待學生思考交流之后給出了下述的回答:
學生1:無論是過鐵道、走平路,還是“父親”爬月臺,都應該用慢鏡頭,因為這樣可以說明“父親”本身年老體衰,平路都走得這么艱難,就更不用說爬月臺了。
學生2:“父親”的手和腳應該特寫。因為在用力的時候,“父親”的手會顫抖,在抬腿用力的時候,腿也會顫抖。
學生3:手和腳應該特寫,但是可以適當再添加一點,當用力的時候,手指彎曲,而抬腳嘗試一次又一次才成功。
教師:很不錯,你們都抓住了關(guān)鍵點,這樣才可以生動地體現(xiàn)出父親“努力”的樣子。
曾經(jīng)有一位教育家說過:“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輕松的氛圍支持,在教師所主宰的課堂中,創(chuàng)新意識是無形的?!彼酝ㄟ^上述這一種“電影”形式,就能夠幫助初中語文教學打造愉悅型的高效課堂學習方式。
二、營造變“教”為“導”的參與氛圍
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導學生“學”。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優(yōu)化教育的重要原則。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不教是為了養(yǎng)成學生有一輩子的自學的能力?!币虼酥笇W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變“教”為“導”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關(guān)鍵所在。在教學過程中我常采用如下教學方法: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談談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難問題,讓全體學生一起動腦解決問題。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最后讓學生向老師質(zhì)疑,教師引導學生找出答案。如,在學習《驛路梨花》一文時,自學后有學生問:為什么不采用順序的寫法呢?我便順勢引導,讓學生展開討論,并講解倒敘與插敘的好處,讓學生明白:課文采用倒敘與插敘,不僅使文章波瀾起伏,引人入勝,而且結(jié)構(gòu)緊湊,又疏密有致。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再是消極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求知者,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了培養(yǎng),以此實現(xiàn)創(chuàng)建快樂課堂的目的。
三、營造拓寬想象空間的情境氛圍
在教學朱自清的《春》時,我利用電教平臺,給學生欣賞《春天來了》這首歌曲,并給學生展示出一幅幅春天的美景,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進入作品的意境,感受春天美好的氣息,感受大自然的美,喚起他們熱愛祖國山河的激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歌曲欣賞完了,讓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象,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問:你想象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學生暢所欲言:“毛毛細雨飄下來?!薄疤鞖庾兊门推饋?,柳樹抽枝了?!薄靶〔莅l(fā)芽了,大地像鋪上了一層地毯?!薄n堂氣氛熱烈,學生紛紛描繪出了自己想象中的春天,深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在愉快的情境中,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大增,語言也格外優(yōu)美。我順勢利導,結(jié)合課本,進一步講解文章內(nèi)容。由于抓住了春天的特征來點染,給春天抹上了一種迷離的色彩,創(chuàng)造了一個動人的意境,引起了學生對春的熱烈向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拓寬了視野,課堂教學自然水到渠成。
四、營造新型情感體驗的閱讀氛圍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我審美能力。完美的閱讀并非被動接受,而是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情景、閱歷等對作品進行理解與領(lǐng)悟的一個過程。所以很多文章都值得去細讀。如,在講解《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等作品的時候,文本就值得學生細讀,因為這一類文章的細讀要比其他文章細讀的功效大得多。對于有價值的文章,細讀能夠?qū)W生愉悅的學習同高效的學習真正地結(jié)合起來。
如,在《大自然的語言》的文本細讀中,教師就應該注重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可以讓學生同閱讀內(nèi)容保持相互之間的共鳴,可以讓學生融入角色中去感受大自然。文章并非無情之物,優(yōu)秀的作品能夠容納作者的真善美。語文教材為學生的情感體驗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形象因素,而這一些因素就是作者意愿與情感的最真實體驗,如這一篇課文就將大自然的美與活力展現(xiàn)出來了。當大自然成為學生體驗的對象時,大自然就不會再是單一的靜止物象,它能夠成為讓學生內(nèi)心顫動的傳遞物。
“情感只能夠為情感所了解”,如果鑒賞者只是一味地站在遠處觀望著,那么他永遠都不可能懂得主人翁的情感,也不會受到感染。知識的傳遞并非要冷冰冰地進行,因為冷冰冰的一切是無法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的,就算是強行灌輸,學生也會很快的遺忘,畢竟這只是暫時的。情感就好比肥沃的土壤,只有在這一片土壤中撒播知識的種子,才能夠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愉悅型高效課堂的打造,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素質(zhì)教育提出的要求。在愉悅的氛圍下,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也可以培養(yǎng)各種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將愉悅型課堂的構(gòu)建水平提高,幫助學生在知識掌握的同時提高學習能力。所以打造初中語文愉悅型高效課堂就成為當前值得語文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相信在未來的研究中,愉悅型高效課堂也必定會成為研究的焦點。
參考文獻:
[1]陳萍.試論初中語文高效愉悅型課堂的構(gòu)建[J].新課程學習(下),2015(2):168.
[2]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科學教育出版社,1980(10).
[3]謝達飛.新形勢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再探[J].新課程(中),2015(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