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怡
11月29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向公眾道歉了。
道歉的緣由,是支付寶于11月24日新上線的功能:圈子。支付寶通過用戶的支付、消費記錄等記錄,向用戶推薦不同的“圈子”。這個東西有點類似一個社交群。引起爭議的“校園日記”、“白領(lǐng)日記”這兩個圈子,只允許女性用戶發(fā)布動態(tài)。其他用戶可以打賞和點贊。但只有女性用戶和芝麻信用分大于等于750分的用戶才可以評論。
制定這樣的規(guī)則,不管最初用意怎樣,結(jié)果都不難預測。這些圈子上線不久,即充斥了各種大尺度照片。此景一出,群眾們皆捂著眼睛表示太污。連王思聰都跳出來噴支付寶是“支付鴇”。
這個事情,支付寶內(nèi)部一些人大概覺得有點冤。輿論持續(xù)發(fā)酵后,彭蕾的道歉文,倒也算是誠懇。有意思的是,文中語氣強烈地反駁了幾種大概是體現(xiàn)支付寶內(nèi)部人員心理的說法。比如“那么多圈子,為什么獨獨這事被不依不饒放大”及“幕后推手”等語。支付寶內(nèi)部有這樣的猜想其實也不奇怪。各種直播平臺上擦邊球的內(nèi)容夠多吧,怎么輪到支付寶頭上,還沒怎么冒頭呢,就被各路人輪番蹬鼻子上臉的說教?大家為什么突然都道貌岸然了呢?
這個其實挺好理解。不管是直播平臺、快播,還是江湖地位更高的草榴,用戶很明白在這些平臺上到底要找哪些內(nèi)容,也當然會用更匹配的上線方式:匿名。畢竟食色雖然是人性,還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但支付寶一直高舉實名制大旗。支付寶支付功能強大,捆綁了不少用戶的銀行卡,被用戶用于信用卡還款、家庭消費、理財?shù)裙δ?。不少家庭是夫妻共用一個支付寶賬戶的。支付寶的賬單功能,也被很多人用來管理家庭支出。用于支付管理的應用,在人們眼里,優(yōu)先的當然是安全、可靠與隱私。這樣的應用里冒出來一個充斥各種大尺度照片的圈子,確實讓人不適應。比如在自己的臥室看“不可描述”,無非個人興趣問題。在小區(qū)的公共廣場上放“不可描述”,則被人圍著罵都是輕的。
再者說,以支付寶現(xiàn)在的地位,用這樣的招式招攬人氣,也屬落了下乘了。難怪吃瓜群眾紛紛表示難以理解。
自然,支付寶出此下策,大概也是心里太急。支付寶一直有心增強自己的社交功能,這已經(jīng)是眾人皆知的事了。猴年春節(jié)期間,支付寶豪砸2.15億元的集福字活動,可謂聲勢浩大。年三十晚上,麻將顧不上打,電視顧不上看,全國人民絞盡腦汁齊求“敬業(yè)福”的場面(雖然很多人是通過微信發(fā)布的這個需求),仍然令人記憶猶新。然而可惜的是,雷聲大雨點小。熱鬧過去后,人民群眾仍然用微信發(fā)紅包搶紅包,仍然在各種微信群里溝通自己的各種工作、生活事宜。支付寶的2.15億,真的只是買了個熱鬧。
微信起于熟人社交,熟人社交本來就需要講信用。繼而連接支付功能和實名制,乃至拓展微商,可謂順理成章。但支付寶本來就是個支付應用,反過來發(fā)展社交功能,并不容易。人們可以因為熟人的推薦辦信用卡,買產(chǎn)品。但反過來,辦卡的或商家要和用戶交朋友,大概就比較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