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明
父親喜歡讀書,喜歡讀唐詩宋詞,喜歡讀毛主席詩詞,喜歡讀魯迅先生的文章。
小時侯,父親教我讀書,說有兩種讀法:一默讀,看著書上的字,心里默讀,這種讀易記,也易理解文章意思;二看著書上的字,高聲朗讀,以文句意思,讀得有聲有色,抑揚頓挫。父親說,這樣讀的多,優(yōu)美文句就能順口背誦出來。
那時我七八歲,正讀小學,父親先教我讀唐詩,到四年級,父親教我讀毛主席詩詞。我人小,根本不理解毛主席詩詞里的內(nèi)容。
父親說:“你年紀小,不理解不要緊,只要讀得多,背誦出來,就滿意,以后你長大,讀了許多書,就能深刻理解毛主席的詩詞內(nèi)容?!?p>
父親沒事時,拿著毛主席詩詞書,在客廳里一邊讀,一邊來回走著。當他讀著毛主席那首《沁園春?雪》時,他眉飛色舞,手舞足蹈,仿佛在我眼前一下展現(xiàn)出祖國千里冰封,萬里河山大雪紛飛的景觀。此時,父親的讀書聲,隨著詩句意境,發(fā)生變化。一會兒雄渾,一會兒厚重,一會兒豪邁;一會兒高亢,似飛流直下三千尺之勢;一會兒沉吟,似山澗涓流低語。我陶醉于父親的讀書聲里,感覺父親的讀書聲悅耳動聽,似美妙歌聲。我從父親的讀書聲里能理解到一點書里的意思。
當父親帶我讀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時,父樣的平淡聲音里顯著閑靜,那種田園式生活意境,一下從他聲音里盡顯出來,五字一句的詩句,在父親口里讀得簡潔而不拖音,我模仿著他的讀書聲讀著,很快背誦出這首田園詩。
當父親讀著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時,父親聲情并茂,仿佛把我?guī)У紧斞感r侯讀書、玩耍的百草園里。
父親的讀書聲,常常遭到母親嘲笑,說他,哪是讀書,是在唱書,像和尚念經(jīng)書。
父親說,真正讀書的人,聲音里不僅飽含感情,也能從聲音里展現(xiàn)出文章里的意境。
父親對我說,他這樣聚精會神地讀著,聲情并茂、抑揚頓挫,就很容易理解文章里的意思,更能讀熟,甚至背誦出來。若年紀尚小,這文章就是到老,都還能背誦出來。他要求我不管理不理解文章、詩詞里的意思,先把它讀熟或背誦出來,隨著年紀增長和閱讀的多,以后會理解。
父親的讀書聲,在我腦海里印象極深,每當我讀書時,父親的讀書聲音仿佛在我耳邊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