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翟福生
小學班集體是一個高度組織起來的兒童集體,班級里面的組成人員都是心智尚不成熟、自制能力比較差但可塑性較強的孩子。所以,我每接任一個新班級,剛開始的幾周都來校特別早,有時甚至不吃早餐就來到班級,目的就是要觀察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尤其是早自習老師沒到時,看看他們是否遵守紀律,是否認真學習。于是,我總是輕手輕腳地躲到暗處、不易被學生發(fā)現(xiàn)的地方,看誰在大聲喧嘩,看誰在東走西串,看誰在做小動作,看誰在認真做晨題。抓準正反兩方面的典型,及時總結(jié)。學生心里就會不自覺地想:“老師可真神啊,一說一個準。以后,我可得好好表現(xiàn),千萬別犯錯誤?!比缓?,針對正面典型進行表揚,同時獎勵小紅花;針對反面典型進行說服教育,并幫助指導改正。就這樣持續(xù)兩周以后,便可初見成效,早自習亂走亂串的人少了,大聲喧嘩的人少了,做小動作的人也少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從第三周開始,我改變思路,每隔兩三天不定期進行抽查。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避免頑皮學生抓住老師的規(guī)律,在老師的視線范圍內(nèi)表現(xiàn)好,離開老師又不遵守紀律,給老師以假象,讓學生牽著老師的鼻子走,老師就會變主動為被動了。所以,我抓住兒童的心理動機,不定期抽查,情況日趨好轉(zhuǎn)。接下來要在抽查的基礎上寫每日觀察日記,日記的內(nèi)容多少沒關(guān)系,慢慢來培養(yǎng)興趣。最重要的是,寫日記完全是為班級紀律服務的。
就拿我上一屆送走的畢業(yè)班來說吧。我接任后的第四周,班級紀律已經(jīng)開始好轉(zhuǎn)了,我就開始布置學生寫日記,題目是“我心中的榜樣”。寫一寫班級哪位同學最令你敬佩,他或她哪些地方最值得你敬佩。然后四個人一個小組,把自己心中的榜樣選出來,當眾宣讀大家推選出的優(yōu)秀日記,當眾表揚日記中提到的人物,當眾發(fā)放小紅花,激發(fā)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的興趣。
第二篇日記的題目是“我”,說說自己學習、生活、為人、紀律各方面的表現(xiàn),讓大家都聽一聽,自己所說的是否屬實,同時提出寶貴的意見。
第三篇日記的題目是“他(她)要是能改正該多好啊!”,說說你心目中的一位同學,他(她)有很多優(yōu)點, 只有一個缺點,如果能改正該多好啊!提出你對他(她)的希望、意見和建議。然后,利用一個早自習的時間,針對日記中涉及的人和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jié),大家平等地商討,提出中肯的意見,最后由本人表態(tài),說說你是不是這樣做的,這樣做好不好,如果不好,錯在哪里,你今后打算怎樣做。
這樣,從系列日記中,學生都能重新認識自我,找到了學習的樣板,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班級管理的局面更是大有改觀。
這時一切走上了正軌,但還不能掉以輕心,應繼續(xù)開展評選優(yōu)秀小組活動。要求學生做到老師不在班級時不說話、不亂串、不做小動作,對老師和班干部布置的學習任務能認真完成,人與人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互相監(jiān)督,展開競賽,評選優(yōu)秀小組。周末評選時,哪個小組表現(xiàn)最好,該小組的每一位成員都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你們可別小看我們班的小紅花,它的作用可大了。月累計時,可以用在小干部輪換選舉中,一朵小紅花能代表兩票;年末評選時,誰的小紅花多,誰就是本班的“三好學生”“優(yōu)秀干部”。學生們當然是想方設法地表現(xiàn)自己,爭先恐后地去贏得小紅花了。此時,班級的不良習氣蕩然無存,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良好風氣基本形成。
同時,要放手讓班干部去工作, 相信他們,讓他們大膽地去工作,對他們的工作多給予指導、鼓勵和支持,讓學生們懂得,他們就是“副班主任”。如果有哪個調(diào)皮學生不服從班干部的管理,我就對他們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假如班干部工作方法不當,老師絕不會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他們,而是找到他們,個別講解,維護班干部的尊嚴。這樣,他們工作起來無后顧之憂,學生也特別尊重他們,服從他們的管理,做到老師在和不在一個樣,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班級管理工作基本穩(wěn)定,一個團結(jié)、奮發(fā)向上、充滿正能量的班集體正在形成。幾個月以后,學生們個個思想積極要求進步,“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熱潮空前高漲,學習成績一躍跨入了先進行列,而且學生在思想品德、文明禮貌、尊老愛幼、熱愛勞動等各方面的素質(zhì)普遍得到提升,受到學校領導、老師和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最終,我們班被評為“長春市優(yōu)秀班集體”,我也因此獲得了“長春市優(yōu)秀班集體指導教師”的光榮稱號。這真是:一分辛苦,一分收獲。
在多年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班主任要從領導的位置走下來,應本著服務的精神,建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正如魏書生老師所說的,我們應為學生服務,滿足學生的積極需要。
因此, 班主任老師應從本質(zhì)上變學生服務老師為老師服務學生,時刻牢記班主任不應是園丁,因為園丁主要是剪剪、裁裁,而老師卻要遵循學生自身特質(zhì),促其健康成長;班主任也不應是工程師,因為工程師生產(chǎn)的是規(guī)范、整齊的產(chǎn)品,而班主任培養(yǎng)的學生,理應千姿百態(tài)、百花爭艷。因此班主任應是編劇,學生是導演、演員,讓學生沿著老師設計的目標不斷前進;班主任應是服務員,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什么,則給予什么,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qū)雙營子回族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