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雪莉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4-0058-01
學好地理不能滿足于傳統(tǒng)的課堂和書本,要讓學生走出去,到現(xiàn)場去觀察,到自然中去體驗,到實踐中去發(fā)現(xiàn)。而我們現(xiàn)階段能做的就是將地理課堂教學變得“活”起來,多開展地理活動課,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鞏固課本知識,延伸、積累課外知識,達到擴展學生視野、拓寬學生知識面的教學效果,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一、開展初中地理活動課的理論依據(jù)
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客體”,積極主動地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國外的一些中小學流行“動手做”、“做中學”——強調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制作、探索和研究,進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獲得新知識,這使得學生實踐能力強,而我們大多數(shù)學生只懂理論,不會具體操作。
學生是地理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地理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地理學習必須改變過分重機械記憶而輕理解記憶、過分重學習結論而輕學習過程、過分重知識“再現(xiàn)”訓練而輕知識“遷移”能力培養(yǎng)的傾向,把實地觀察與調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作為學習地理的重要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形成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科學態(tài)度、信息素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這與當前國際地理課程改革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在初中地理課的教學中,應努力促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從“靜態(tài)”變?yōu)椤皠討B(tài)”,促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被動的接受”變?yōu)椤爸鲃拥奶骄俊?,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
二、設計初中地理活動課
1.活動課的三要素
設計初中地理活動課要充分考慮“活動主體”、“活動條件”、“活動對象”三要素,使學生樂于投入到活動課中去學習。
(1)活動課主體
由于學生是參加活動課的主體,應注意初中學生年齡特征和認識水平來設計活動。
(2)活動課對象
所設計的活動應具有可操作性,必須從地理教學難點的突破出發(fā),從學生的自身學習需要出發(fā)。
(3)活動課條件
在設計時,應注意活動所需要的場地、設備、環(huán)境等條件,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
2.開展初中地理活動課的原則
(1)具有趣味性
趣味是學習的先導,它給學生以全新的感觀刺激,吸引學生?;顒诱n通過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能克服傳統(tǒng)教學的單調乏味感,使內容豐富多彩,增加趣味性,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氣氛中開展活動,獲得新知識,發(fā)展能力,從而獲得學習成果。
(2)立足于課本
地理活動課設計應以教材的知識為根基,適當拓寬延伸,注意知識的縱向和橫向聯(lián)系。由此,有時可以是單獨地理學科的,有時也可以是多學科集中在一起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3)倡導實踐
地理活動課的設計要提倡多實踐,不僅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活動,而且要倡導每一名學生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認知能力,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動手設計,有利于學生的組織能力、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提高。
三、地理活動課的實踐
1.地理教學現(xiàn)狀
我校初中部每周開設兩節(jié)地理課。初中學生情感豐富、求知欲強,教師努力發(fā)掘初中地理教材的“新奇趣”,設計豐富多彩的地理活動課,注意師生的雙向交流”,從而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在觀察、綜合分析、概括總結、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
2.地理活動課的具體操作
(1)結合教材設計活動課
《地球的自轉》一節(jié)的活動課,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轉,讓學生在自己參與演示的過程中,獲得對地球自轉方向、周期,以及晝夜更替和時差產(chǎn)生的認識,既克服了學生能夠借助身邊的物品,像鋼筆、書本等,使用簡單方法,并通過個人演示來感悟“北逆”“南順”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建立起思維的空間影像。
A活動準備:分成數(shù)個學習小組,備好地球儀、手電筒、鐵絲圈。
B活動1各小組成員合作演示從正面平視、北極俯視、南極俯視它的旋轉方向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旋轉中心是什么,轉動一周需要的實際時間。
C活動2利用光源、地球儀,小組成員合作演示當前晨昏圈的位置,要求學生找到北京和倫敦;要求學生轉動地球儀,并說明地球儀的轉動方向如何?轉動的角度是多少?讓學生總結模擬演示活動的體驗與收獲。
(2)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課
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的內容,主要包括資料搜集整理,分析研究自然現(xiàn)象、社會問題等。例如,八年級《國土與居民》這一章,布置學生搜集資料和應用地圖進行交流學習,讓學生通過對比,討論評價中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認識中國國土遼闊的基本國情。
(3)設計多媒體活動課
通過多媒體開展地理活動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例如用計算機展示地理謎語、地理漫畫,讓學生在計算機中拼中國省區(qū)輪廓圖……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在教學中,從本班的教學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最優(yōu)教學方案。在地理活動課中,教師不能把自己的思維模式與結論強加給學生,而應該啟發(fā)學生主動去思考,去尋找結論。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不同意見和觀點,有意識地表揚那些有獨特見解的學生,不斷激發(fā)創(chuàng)新的沖動和欲望,激活學生思維的靈感和靈氣,形成有利于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氛圍,讓學生快樂地學習,主動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