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芳
【摘 要】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由于種種原因,每個班級都有弱勢群體。弱勢群體是家長的一塊心病、是學校的一份困擾、是社會的一絲不穩(wěn)定、是民族的一縷憂患,可見他們的轉化工作是一個重大的社會課題,更是我們遠效教學工作者必須認真面對的現(xiàn)實。本文擬從如何發(fā)揮弱勢群體的優(yōu)勢、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入手,闡述班級管理中如何使 “弱勢群體”成為一支有“生氣”的力量。
【關鍵詞】弱勢群體;健康;正確;競爭意識
陶行知先生一貫認為,師生應該是平等的,教學也是相互的;教師最重要的是“以人教人”“以人化人”。他強調現(xiàn)代教師必須“愛滿天下”的情懷,關愛每一個學生。在我們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由于種種原因,每個班級都不可能沒有弱勢群體,現(xiàn)在雖然新課改大力提倡“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每一位學生素質”,但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的底氣似乎稍嫌不足。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經常把目光落到“好生”身上,把更多的陽光灑向“好生”;對弱勢群體則關注甚少,我們的許多做法常常觸傷了處于“負角處”的他們的心靈。其實這類學生大都是智商水平屬于正常,在智力、能力上甚至情感上與他人并無差別,只是由于家庭、學校、社會中種種因素的影響而形成了個體的差異。
一、發(fā)揮弱勢學生的智能優(yōu)勢
美國發(fā)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認為每個個體都存在九種智能,這九種相對獨立的智力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組合在一起,使每一個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在以多元智能為基礎的課程設計中,教師應注意教材切入的多元化。教材的設計沒有固定的模式,在一節(jié)短短四十分鐘的課里把九種智能全部整合進去顯然不可能,所以教師在教學每篇新課文時,應找準教材的切入點,通過三四種智能的切入,使弱勢學生的智能得到開發(fā)。例如第十二冊《月光曲》的故事性比較強,又充分涉及音樂,所以設計了在欣賞《月光曲》的音樂背景中,讓學生以故事形式合作表演的教學過程,在合作中,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使他們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快樂,同時,也使他們的表演能力得到提高。
學生的智能優(yōu)勢可以幫助他學習語文、理解語文和掌握語文。在語文課上如何把學生的智能優(yōu)勢、學習興趣和語文學習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呢?教師可以結合學習內容,創(chuàng)設有利于發(fā)揮每一個學生智能優(yōu)勢的情境,鼓勵學生用各種方式來學習。如教學《將相和》時,我改變了傳統(tǒng)的座位坐法,通過對課桌不同形狀的擺放,劃分自然空間,同時考慮學生各方面的差異合理安排組員,在小組活動中引導弱勢群體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使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得到鍛煉機會,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精神,發(fā)展人際交往智能,達到交流與提高的目的。
教師還可通過用畫圖或圖象等智力圖像方式來幫助思考和解決問題,將其空間與視覺智能優(yōu)勢作為一種重要手段去解決問題。例如,在《開國大典》一文教學時,我先請學生細讀有關會場的布置和前來參加典禮的群眾隊伍“丁”字形廣場情景的句段,畫出“丁”字形廣場,并要求按書上講的方位標上相應位置的名稱,以此訓練學生將外在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內在認知水平;然后,讓生有次序地用自己的語言介紹會場的布置情況。這樣降低了教學的難度,縮短了弱勢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且教給他們良好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了一定的自學能力。
教學中關注、呵護弱勢學生的認知水平,盡可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弱勢學生的智能優(yōu)勢,是一種不可量化的“長效”,會收獲一種難以言說的豐厚回報。
二、樹立健康、正確的競爭意識
弱勢群體健康競爭意識培養(yǎng)面臨的第一障礙一是學習的基本技能存在缺陷,不能在一定時間內有效掌握知識,二是學習態(tài)度消極,對自己的能力喪失信心,對學習失去興趣,不再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也易和教師同學發(fā)生沖突。如果老師或者家長總是用偏激的語言“恨鐵不成鋼”,學生可能對學習感到畏懼,在指責中變得無能。語文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它比其它學科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進行教育滲透,以求有益于弱勢群體的轉化。
1.靈活運用教材,滲透思想教育
文道統(tǒng)一,是語文學科的一個顯著特點,它把語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教學過程中寓道于文,動之以情,是開啟后進生健康心理的一把金鑰匙。例如,《掌聲》中,課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同學門給予她鼓勵的掌聲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tài)度,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弊鳛闅埣才⒌挠⒆佣寄茉趧e人鼓勵的掌聲中重拾信心,那么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又何嘗不能以自己的才能和踏實的行動,勇敢參與,努力拼搏,為自己爭氣呢?在語文教學中,我借助課文的分析講解,借題發(fā)揮,很好地引導弱勢群體樹立信心,戰(zhàn)勝自卑,走出陰影,取得進步。
2.創(chuàng)造競爭環(huán)境,強化參與意識
在教學活動中適當引入適合學生心理特征及教育規(guī)律的競爭機制,創(chuàng)造競爭環(huán)境,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弱勢群體要考慮他們的自身特點,針對他們造成后進的原因,適當降低要求,給其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例如,我針對學生的在班表現(xiàn)和學習情緒觀察,結合課文搞些與之有關的難易適中的語文活動,選不同層次的學生登臺表演,讓他們在競爭中獲得成功,克服自卑,增強參與意識,充分認識自己所具有的實力,并對前景充滿信心。
在教學《中國石拱橋》時,我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好了小組,要求設計一座橋,看哪組設計的橋即堅固又美觀。我班的一個后進生劉某學習成績雖不好,可動手能力超強,只見他在小組里儼然成了總指揮,他先進行了一番實驗,哪種橋最堅固?之間他把紙板平放在兩個橋墩上放上文具盒,“橋”塌了,他又想辦法把紙板彎成弧形,放上文具盒,橋竟然沒塌。實驗過后,他們組內的同學齊心協(xié)力地開始做石拱橋,在一番剪、拼、粘、畫之后,一座美觀又堅固的石拱橋建好了并奪得了第一。良性的競爭氛圍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了對抽象知識的感知和體驗,讓學生親自領略了發(fā)現(xiàn)真理的樂趣,又在競賽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并培養(yǎng)了合作能力。
3.豐富第二課堂,提高競爭素質
第二課堂為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大舞臺,即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余得到調節(jié)、放松,同時又可以增加他們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某種興趣。例如舉辦主題演講會、故事會、手抄報比賽等豐富多樣的語文教學形式,都能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和競爭意識,在追求中競爭,在競爭中追求,從而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養(yǎng)成和競爭素質的提高。
語文學習中的“弱勢群體”是一支有“生氣”的力量,只要處理得當,發(fā)揮其效,肯定是班級中那強而有力的后援軍,因為我們的學生都是一個個有創(chuàng)造力的生命。作為教師,我們應自信:我們就是那魔法師,手中的教鞭就是一支魔法棒,定能“點頑石成真金,化腐朽為神奇”。
參考文獻:
[1]秦訓剛、晏渝生,《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2][美]霍華德·加德納著,沈致隆譯,《多元智能》,新華出版社,2004年4月
[3]陳愛苾,《課程改革與問題解決教學——借鑒多元智能理論實踐研究叢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4]高峰.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與幸福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 2010(03)
[5]孟建偉.教育與幸?!P于幸福教育的哲學思考[J].教育研究. 2010(02)
[6]張勖.幸福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