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生
摘 要:現(xiàn)如今,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正在全面改革,向著更高、更新、更全的方向發(fā)展,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此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根基,它對于學生日后的工作與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咏虒W是一種高效、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能極大程度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本文將對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究,探討其在教學中的意義。
關(guān)鍵詞:互動教學;小學數(shù)學;應用研究
1.互動教學模式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性格與意志力還沒有定型,無法像成年人一樣嚴于律己。這就會造成他們在課堂上出現(xiàn)東張西望、交頭接耳的問題,導致課堂的學習效率變低。互動教學模式能使大家更好地在一起交流,互動。由于學生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下一個與大家交流的人,所以他要高度集中并且時刻保持思考。同時,互動的方式滿足孩子活潑的天性,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2)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我國一直延用著“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就造成了學生對于學習內(nèi)容掌握不到位的問題?!皩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課堂上學生沒有思考所學知識,就很難能真正理解學習的內(nèi)容,且很容易遺忘。課堂學習效率偏低,導致補習班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學生沒有了休息時間。學生在互動教學中能夠邊學邊練習,同時能與同學、老師交流自己的思路,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能更好地使大家投入到課堂中來,使得課堂效率進一步提高。
(3)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咏虒W模式能增進老師、同學之間的聯(lián)系。大家在互動的教學模式下,能充分了解到其他同學的想法,同時能和同學表達自己的觀點。這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單一枯燥的數(shù)學教學變成了一篇生動的樂章,讓學生能深入其中地去享受“學習過程”。
2.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1)廣開言路、小組學習。以往課堂的教學氛圍比較嚴肅,許多學生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導致問題得不到解決,阻礙了他們對于知識的掌握。同時大家不懂交流,無法吸取他人的優(yōu)勢與長處。在互動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課堂討論建立小組等方式,使得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這樣,學生會積極地提出自己的問題,使當堂的問題得到及時處理,改善學生的“拖延癥”問題。同時,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團隊協(xié)作、表達不同的解題思路,學會舉一反三的對待難題,這對于他們的后續(xù)學習、生活會有很大幫助。
(2)全民參與、實踐與學習結(jié)合。老師要改變以往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將學生全部融入課堂。在前面的小組學習中,每次都要選出代表陳述本組的觀點,確保學生能最大程度地參與課堂。同時,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使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并學會應用。這樣,在練習中回顧,在解決問題中發(fā)現(xiàn)問題。
(3)老師扮演好引導角色。在互動教學模式下,老師要轉(zhuǎn)變以往的身份,要做一個學習的引導者。在同學不懂的時候,老師簡要地表達自己的心得與體會,為學生創(chuàng)建有利于他們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使他們能真正地學會自己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得到很大提高,又能增進老師與學生的友誼,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3.互動教學模式的引申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是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就“萬事大吉”,這不利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提高。在互動教學模式下,老師引導學生對于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能將知識與生活更好地結(jié)合,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求解面積”時,老師可以讓同學去測量自己家某件物體的面積并記錄下自己認為應該記錄的數(shù)據(jù),而不再是單一的書面作業(yè)。在此基礎上,老師可以問問學生對自己家中某種圓形物件面積的求法,最終學生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方法。這樣能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探討而不會顯得枯燥乏味,又鍛煉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教師要深入理解并運用這一教學模式。鍛煉學生、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侯紅靜.淺析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課堂游戲教學[J].華章,2014(27).
[2]袁孝成.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J].才智,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