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麗
山西金融職業(yè)學院
以Q幣為例談網絡虛擬貨幣的風險防范
王桂麗
山西金融職業(yè)學院
近年來,網絡虛擬貨幣在網絡虛擬世界彌補現實法幣不能直接兌換的缺點,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不斷發(fā)展,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網絡虛擬貨幣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產物,是時代進步的產物,更是貨幣發(fā)展的產物,但網絡虛擬貨幣的存在也具有局限性和支付風險,本文建議從三個方面加強網絡虛擬貨幣的風險防范。
互聯網;虛擬貨幣;Q幣;風險總收入、個人偏好、日均上網時間、網絡虛擬商品服務的價格。網絡虛擬貨幣已經引起各國政府和消費者的普遍關注,無論是充值型網絡虛擬貨幣(以 Q 幣為代表),還是儲值型網絡虛擬貨幣(以比特幣為代表),都是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代表著新一輪金融創(chuàng)新,具有強大生命力,對人們生活方式產生影響。然而,網絡虛擬貨幣并不具備無限法償,不由任何國家和政府保障發(fā)行,具有一定風險。對此,建議從以下方面來加強風險防范:
互聯網的興起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更促進了經濟變革,各種新興事物應運而生,網絡虛擬貨幣便是互聯網的創(chuàng)新之一。網絡虛擬貨幣除了對實體經濟有促進作用外,對現實法定貨幣有巨大沖擊、也存在著潛在的支付風險。
一、網絡虛擬貨幣的產生
網絡虛擬貨幣是互聯網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彌補了現實法幣交易成本高、受時間空間約束、不能在虛擬網絡中直接兌換的缺點,在降低交易成本時方便消費者交易,滿足消費者多樣性要求,并協助互聯網公司企業(yè)鎖定用戶,在網絡虛擬世界中執(zhí)行了交易媒介的功能,使網絡交易變得簡單直接。
二、網絡虛擬貨幣的本質
網絡虛擬貨幣本身不具有價值,是互聯網公司發(fā)行的用于在網絡虛擬世界代替現實法幣廣泛流通的一種價值符號。網絡虛擬貨幣具備貨幣性和商品性雙重屬性。網絡虛擬貨幣在網絡虛擬世界執(zhí)行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三項貨幣職能,可定義為準貨幣。在現實世界,網絡虛擬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需要通過現實法幣進行兌換購買。
三、網絡虛擬貨幣特性
網絡虛擬貨幣與現實法幣相比,貨幣地位不同,現實法幣由國家認可并發(fā)行,具備無限法償;網絡虛擬貨幣由互聯網公司自主發(fā)行,不具備無限法償。其次,現實法幣僅在現實世界流通,而網絡虛擬貨幣是連接現實世界和網絡虛擬世界的紐帶,可同時在現實世界和網絡虛擬世界流通。再次,對消費者而言,二者分別屬于貨幣性資產和網絡虛擬貨幣資產,二者持有收益、持有成本和持有風險不同,消費者需要綜合權衡做出資產配置。同時,消費者對于持有兩種不同貨幣資產的心理動機也不盡相同:消費者持有二者的交易性貨幣需求動機相似,預防性貨幣需求動機和投機性貨幣需求動機則不相同。最后,二者需求的影響因素不同。現實世界貨幣需求影響因素共有9 點,核心影響因素為總收入、物價水平、利率和貨幣流通速度。網絡虛擬貨幣需求影響因素也有9 點,核心影響因素為
貨幣的發(fā)展,實質是社會經濟水平的發(fā)展。貨幣先后經歷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信用貨幣三個階段,貨幣從一階段進入下一階段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被消費者普遍認可,貨幣當局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完善相應的貨幣制度。貨幣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本質原因是現階段貨幣體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fā)展。網絡虛擬商品和服務的發(fā)展對網絡虛擬支付方式提出了要求,網絡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連接對現實法幣支付領域提出了要求。同時,金融危機的爆發(fā)、通貨膨脹的惡化使得以信用為基礎的紙幣制度受到沖擊。在此背景下,網絡虛擬貨幣應運而生,在網絡虛擬世界中擔當交易媒介。
從科學研究理論角度而言,網絡虛擬貨幣的產生說明現有貨幣體系出現漏洞,現有貨幣制度無法滿足經濟發(fā)展的要求,需要新的貨幣理論和新的貨幣形式。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們可以預測未來屬于互聯網電子信息時代。經濟學家可從貨幣發(fā)展入手,進一步完善貨幣內涵,從理論角度解決現實法幣在網絡虛擬世界的局限性,使網絡虛擬交易更加便捷;完善現實法幣需求、供給理論,減少網絡虛擬貨幣對現實法幣的沖擊,保證中央銀行宏觀調控力。 網絡虛擬貨幣可能不完全滿足貨幣定義,也可能隨著經濟進一步發(fā)展被相似的更具有綜合性和代表性的“貨幣”所替代,但這次“嘗試”具有偉大的意義,它使大家認識到網絡虛擬世界的發(fā)展?jié)摿桶l(fā)展力量,為貨幣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可能的方向。
(一)進行消費者細分,提高中高階層消費者比率
Q 幣 90%的使用者收入低于2500元/月,屬于中低階層收入者;Q 幣使用者年齡偏低,75%的使用者年齡低于 24 歲,除學生外,只有 15%的使用者擁有專科及以上學歷。Q 幣使用者大多為休閑性消費,并無獲取資料或特色化服務的高端消費。Q 幣使用者以學生、低學歷、低收入者為主,消費能力有限,主要消費品為游戲,消費者總體層次偏低。建議騰訊公司進行消費者細分,對不同階層的消費者進行差異化服務,開通中高端差異化服務,吸引中高收入消費者。
(二)擴大 Q 幣使用范圍,提高使用便捷度
Q 幣使用便捷度越高、使用范圍越廣,消費者越傾向于使用Q幣。建議騰訊公司將旗下所有商品和服務均與Q幣關聯,用 Q 幣直接支付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優(yōu)惠。同時,增加 Q 幣充值渠道和消費渠道,對大客戶和老客戶進行一定折扣優(yōu)惠。
(三)完善 Q 幣體系,實現跨企業(yè)合作
騰訊公司Q 幣體系還未完全建立,不同消費者間的Q 幣不可轉賬,Q 幣在公司內部還不能做到隨意流通。建議騰訊公司進一步完善Q 幣體系,使 Q 幣成為公司內部流通的唯一憑證。建立專職部門用于收集 Q 幣發(fā)行、使用數據,通過一系列計算方式,找到最佳Q 幣發(fā)行數量以實現利潤最大化。同時加大跨企業(yè)合作,使 Q 幣成為一種跨企業(yè)支付工具,全面提高消費者信心。
網絡虛擬貨幣產生是社會經濟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國家作為宏觀調控的核心機構,對新興事物尤其是伴隨經濟發(fā)展而產生的新興事物不可通過阻攔方式控制,而是通過設立相應的機構、法律予以引導,使之正確、健康發(fā)展。建立網絡虛擬經濟調控中心,分別設立網絡虛擬貨幣發(fā)行機構和網絡虛擬貨幣匯率機構,并完善相應法律,進行宏觀調控和監(jiān)管。
(一)建立網絡虛擬貨幣發(fā)行機構
國家金融得以健康發(fā)展,首先要歸功于貨幣發(fā)行機構和貨幣運營機構分離,也就是中央銀行和商業(yè)銀行的職責分離。各國中央銀行壟斷貨幣發(fā)行權,根據一系列理論方法預測維持國家經濟發(fā)展的貨幣需求量,通過控制貨幣供給量維持金融穩(wěn)定。商業(yè)銀行按照法律設立,向中央銀行交付一定比率的保證金,通過存貸款完成貨幣的流通。
網絡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相類似。國家建立類似于中央銀行的網絡虛擬貨幣發(fā)行機構(以下簡稱發(fā)行機構),執(zhí)行網絡虛擬世界中央銀行的職責,壟斷網絡虛擬貨幣發(fā)行權?;ヂ摼W公司在法律的約束下,向發(fā)行機構繳納一定的保證金用以防范支付風險,發(fā)行機構則在網絡虛擬世界發(fā)行標有該互聯網公司標志的網絡虛擬貨幣。消費者通過發(fā)行機構直接進行交易,可買入或賣出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網絡虛擬貨幣,實現網絡虛擬貨幣自由流通。當某一互聯網公司經營不善,消費者可通過賣出該公司的網絡虛擬貨幣降低持有量,發(fā)行機構降低該公司的網絡虛擬貨幣發(fā)行最大量,并增加保證金以保證該公司在網絡虛擬世界的償付能力。發(fā)行機構建立一個消費者、互聯網公司、政府三方溝通平臺,保證自由平等公平交易,維持發(fā)行市場和流通市場的穩(wěn)定。
(二)建立網絡虛擬貨幣匯率機構
在外匯管理的基礎上,不同的主權國家發(fā)行不同的貨幣實現流通。各國通過一定的方式確定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企業(yè)和消費者按照該比率進行世界貿易。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多采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以市場為基礎進行匯率調節(jié),通過市場決定某國貨幣升值還是貶值。
現實法幣對網絡虛擬貨幣的兌換比率以及不同網絡虛擬貨幣之間兌換比率與現實世界的匯率相類似。國家建立類似于外匯管理局的網絡虛擬貨幣匯率機構(以下簡稱匯率機構),該匯率機構可設定一個官方匯率,如 1 人民幣=1網絡虛擬貨幣,此基礎上允許小范圍的浮動。當互聯網公司發(fā)展良好時,其發(fā)行的網絡虛擬貨幣升值,企業(yè)發(fā)行收益增大,反之亦然。當網絡虛擬經濟繼續(xù)發(fā)展,也許會出現不同網絡虛擬貨幣之間的兌換。匯率機構可以通過市場找到企業(yè)所發(fā)行的網絡虛擬貨幣的真正市場價值,確定網絡虛擬世界貨幣和現實世界貨幣的兌換比率,完成網絡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對接。
(三)制定網絡虛擬貨幣法律
目前國際上尚無一國制定完整的網絡虛擬貨幣相關法律,對于網絡虛擬貨幣的發(fā)行和流通也沒有相應的法律文件。如果監(jiān)管不力,便有可能導致私下黑市交易,詐騙行為增多;黑客、病毒等方式盜騙行為增多,形成網絡安全隱患;網絡賭博等犯罪行為增多;可能會沖擊現有貨幣體系,引發(fā)支付風險,甚至可能擾亂金融秩序,引起金融動蕩,產生金融危機。
網絡虛擬貨幣是把雙刃劍,如果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的約定,可能引發(fā)一系列風險,國家應制定相應的網絡虛擬貨幣法律,加強對流通過程的管控,完善網絡虛擬貨幣發(fā)行企業(yè)和交易平臺的責任,嚴格規(guī)范網絡虛擬貨幣發(fā)行、使用及回兌制度,嚴格控制其使用范圍,嚴厲打擊利用網絡虛擬貨幣從事違法犯罪的活動。
[1]陳昊,羅騫,王璞.網絡虛擬貨幣研究的兩個基本問題[J].甘肅金融.2012(5).
[2]李濱.論網絡虛擬貨幣的本質[J].中國證券期貨.2010(4).
[3]郭帝.虛擬貨幣是貨幣發(fā)展規(guī)律的必然結果的研究[J].時代經貿.2013(7).
[4]何鳳蓮.網絡虛擬貨幣的演進趨勢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0.
[5]李程.基于網絡游戲的虛擬金融研究[J].經濟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