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旆瑤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70)
究年歲而不敢忘
——《長門賦并序》賞析
李旆瑤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70)
世皆傳是司馬相如為陳皇后所做《長門賦》,但《漢書》并無此記載,故歷來有人懷疑它并非司馬相如所做。那么,到底是誰寫的《長門賦》呢?他又是為誰而寫呢?
首先,賦序寫到,“孝武皇后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上,陳皇后復得親幸?!睆倪@里我們看到,《長門賦》好似是司馬相如為陳皇后做的,但是歷史多有偏差,這是一個既定的事實,所以我們不能光靠文字片面的蓋棺定論。
又有人認為,持此觀點者認為《長門賦序》言陳皇后因此賦而復得幸,與《漢書》記載不符,所以這篇可能是偽作。而且在藝術風格上這篇長門賦比較凄涼悲傷,但是司馬相如的《上林賦》的風格卻有一種巨麗之美,兩者風格迥然不同,因此不可能是相如所作,而是后人所擬。而且史記司馬相如傳記里收錄了司馬相如的幾乎所有賦作,唯有這篇沒有收錄其中。更為重要的是,漢武帝死于公元前87年,司馬相如死于公元前118年,所以司馬相如是不可能知道漢武帝的謚號“孝武皇帝”的,但是《長門賦》的序第一句卻說,“孝武皇后陳皇后時得幸?!彼赃@是一個有力的證據證明《長門賦》并非司馬相如所做。
就個人而言,我覺得這里面被拋棄的宮妃可能就是陳皇后,但是《長門賦》也許并非是司馬相如所做,一個人本身的寫作風格相對比較穩(wěn)定,并不會有較大的文風波動,除非受到極大的人生變故。人們都喜歡一些美麗的傳說,也許是后人的期望也不一定。
可以這樣說,《長門賦》是可看做是兩漢騷體賦中最具有情境的一篇。它的遣詞用句,與《山鬼》很像,但相形之下,情感的抒發(fā)則呈現出淡化的趨勢,使此篇具有了漢賦的品格,《長門賦》中所用的香草等意象,承繼《離騷》;而采香草香木建房的意象則是模仿的《湘夫人》。此篇開駢體宮怨題材之先河,是受到歷代文學稱贊的成功之作。因為句式結構整齊,所以我覺得它還有一種音樂美,一篇好的佳作,是需要吟誦的。而長門賦就符合吟誦的特點,讀起來順暢哀怨,深入人心。所以這可能是《長門賦》取得成功的一大重要原因,因為感人心,才會為后世流傳,長門不死,因為有情。
在這篇佳作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優(yōu)美動人的語句,讀起來,觸動人心。比如說,“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暧庳环促?,形枯槁而獨居。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這句話是《長門賦》的開頭,意思是什么地方的美麗女子,玉步輕輕來臨。芳魂飄散不再聚,憔悴獨自一身。曾許我常來看望,卻為新歡而忘故人。從此絕跡不再見,跟別的美女相愛相親。這篇賦一開頭就寫陳皇后獨自一人在深宮徘徊,從中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這篇文章描寫的是一個冷宮棄婦的故事,魂逾佚,形枯槁,一個棄婦的憔悴就這么赤裸裸的展現在了我們面前。寥寥幾句,卻是一個深刻的失魂落魄的古代婦女的形象。讓我們未讀全文,卻已經起了憐憫之心。如果說這篇文章真的是司馬相如寫的話,那么作為一個男子,能把一個婦人的心思寫的如此細膩,的確難得。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作者著力刻畫了陳皇后一個人凄凄涼涼的形容,“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廓獨潛而專精兮,天漂漂而疾風。登蘭臺而遙望兮,神怳怳而外淫?!边@幾句的意思是,一個深宮女子,每天都把床鋪整理好,郎君卻不肯幸臨。走廊寂寞而冷靜,風聲凜凜而晨寒相侵。登上蘭臺遙望郎君啊,精神恍惚如夢如魂。如今,妾已知錯,君卻不肯再看我一眼,如果是平常家的女子,也許還可以獲得家人的安慰,可是一個深宮妃子,失去了君王的寵愛,縱然身份尊貴如陳皇后,也只能落得如此可憐的下場。有時候,“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是一個人的幸運卻也是另一個人的悲哀。畢竟,每一個女人,在最初的時候,都曾幻想過“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美好。陳皇后太執(zhí)著,太傻,太天真,所以,她只能,“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毕襁@類句子,文中還有很多,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一顆淚珠,破碎在重重的深宮里,哀悼陳皇后以及眾多失寵嬪妃的短促年華。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寫道“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焙翢o疑問,陳后在漫漫長夜是孤獨寂寞,在迷蒙的夢中仿若君王在側,醒來后才發(fā)覺只是南柯一夢,只好在清醒的悲傷中獨自熬過長夜?!跋嗨剂钊死希瑲q月忽已晚。”一天一天,在寂寞里,老去,死去。
關于陳皇后最后的結局《漢書/外戚傳/卷六十七》上記載為:后數年,廢后乃薨,葬霸陵郎官亭東。所以說陳皇后最后的幾十年里,只能獨自一人在長門,輕輕嘆,悠悠想。不住呢喃,“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弊员袀?,年年歲歲,永不相忘。
佳人一生,如此涼薄。
《長門賦》的主人公如此不幸,我們只能遺憾和同情,把情感從字里行間的內容轉移到每一個字上,細細咀嚼,會發(fā)現《長門賦》的有些字詞也用的非常精妙,值得我們一窺。
比如說,“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殃?!痹谶@兩句話里,幾個動詞運用的特別好,舒,蹝,揄,翳,數,嘆息著,趿著鞋子,在夜里徘徊,揭起袖子輕拭眼淚,想著以往。恰如其分的動詞,使陳皇后的形象躍然紙上,不由讓人心聲嘆息。
一篇《長門賦》,一段悲傷的傳奇故事,后人紛紛評論唏噓。歸來子曰,“此諷也,非《高唐》,《洛神》之比?!毙翖壖惨矊懙?,“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可見《長門賦》無論是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還是創(chuàng)作情感上都算得上是佳品。我不常讀古人的作品,因為有些意蘊多了歷史的沉淀后會失去它本身的色彩,我們所看到的歷史已經不是真的歷史,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文學作品,它們的靈魂也停駐在了歷史的那一刻。但是《長門賦》我是極愿意去讀的,因為我從中不止讀到了可以被稱之為“歷史”的傳奇,也讀到了,從古至今凡是女子皆有的深情及絕望,女人,從古至今,都是脆弱的,我們不同于男性,有太多的欲望和負擔,我們耽于愛情,為愛所困,為愛而生?!堕L門賦》是陳嬌的綿綿心思,是從古至今每一個受傷女子的綿綿心思,也是愛情的綿綿心思。
李旆瑤(1994.04-),性別:女,籍貫:甘肅,學歷:本科,單位: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古代文學。
G239
A
1672-5832(2016)06-0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