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王大山+戴敏宏
【摘要】會計電算化是會計發(fā)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它不僅僅是會計發(fā)展的需要,而且是經濟和信息科技對會計工作者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來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的課程,需要進一步的進行資源整合,課程的設計服務于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兌現(xiàn),如何進一步提高會計專業(yè)學生的課堂教學質量成為會計教師需要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然而微課平臺的產生和移動互聯(lián)網的跨界融合,使得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能夠在未來實現(xiàn)移動學習和跨時空、跨地點的學習,更好的提高學生本課程的學習效率和興趣。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微課 互聯(lián)網+
一、傳統(tǒng)的《會計電算化》課程開發(fā)現(xiàn)狀
在傳統(tǒng)的《會計電算化》課程的設計中,我們常常以章節(jié)和小節(jié)為單位,章節(jié)的劃分例如從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的初始化、賬務處理系統(tǒng)模塊,報表管理系統(tǒng)模塊、工資管理系統(tǒng)模塊。我們將各章節(jié)在細分成個小節(jié)。以從主干到分支、每個知識點從了解,然后到應用的方式構建和完善課程知識點。傳統(tǒng)的會計電算化課程以“面”為單位,圍繞某一個課題和線索進行講解,涉及面比較廣,在課程的時間上往往需要較長時間。而會計電算化微課程,將知識點進行細化,去結構化,一次將清楚一個知識點。
二、基于“互聯(lián)網+”背景下《會計電算化》微課設計與構建思路
目前主流的微課時間一般分為3分到5分鐘,5到10分鐘,而15到30分鐘的課程則可以作為小型專題進行學習。以點為單位,用較短的時間將某一個問問題和概念講述清楚即可。所以在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構建中,每個分項知識點,能夠獨立的進行課程知識點的講述,然后整合起來又有一個邏輯體系。會計電算化的學習者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學習者在任何地點利用移動終端就可以學習指定內容。
(一)利用章節(jié)知識點以及實際操作來進行微課程的開發(fā)
在系統(tǒng)初始化模塊里面的賬套的設置和數據備份知識點,我們進行微課的開發(fā)模擬了兩個案例進行講解,在講解知識點的時候快速的進行實務操作來進行課程的開發(fā)。將整塊的知識點進行碎片化。微課可以抽取大家比較關注的,比較難的點,比如賬務處理(總賬)賬套期初數據錄入等。
(二)我們利用動漫短片等形式進行微課程的設計和開發(fā)
微課的講課時間是有限的,我們需要把握好知識點,在一定的時間里完成知識點的構架,這個是比較關鍵的。在傳統(tǒng)的課程一般是課程導入,知識點講解,課堂聯(lián)系和課程小節(jié)等。而利用動漫短片等多媒體手段,我們可以進行故事的繪制來進行知識點的灌輸,形成若干個微課動漫系列小短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趣味性。
(三)《會計電算化》微課制作設計構建思路以及案例分析
例如我們以會計電算化中的創(chuàng)建賬套為微課制作的微課名稱,在知識點的描述上,我們主要以講述和指導創(chuàng)建賬套為主。知識點的來源,我們選取的是《初級會計電算化》第一張第一節(jié)。在基礎知識的準備上,我們會講述學習本微課之前,已經完成系統(tǒng)管理的學習,掌握系統(tǒng)注冊、增加操作員權限設置,初步認識見賬的基本步驟。
在教學類型上,我們采用操作演示型。我們以動畫情景導入創(chuàng)建賬套的任務,提出如何創(chuàng)建賬套的問題,通過視頻展現(xiàn)操作過程。最后回顧操作過程的要點和注意事項以加深印象。
在時間的分配上,片頭設計,微課主題,主講教師的名字,背景音樂等設計為10秒。在正文講解的時候,我們會花4-8分鐘,其中30秒的時間引入情景,提出任務,比如模擬新公司成立,需要建立賬套的動畫效果呈現(xiàn)(寫字樓、辦公室、公司招牌、電腦、會計員)對白為:新公司成立,我們如何運用財務軟件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賬套。然后1分鐘的時候時間進行任務內容展示,如何錄入新公司的各項信息,公司名稱,所屬行業(yè),法人,稅號等主要業(yè)務范圍信息。3分鐘的時間進行操作視頻,逐步演示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賬套。1-2分鐘時間進行操作要點回顧以及注意事項,最后進行片尾小結。
三、會計電算化微課程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fā)展的思考
在會計電算化微課的構建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我們將會計電算化課程進行切割、碎片化后,容易形成信息孤島,有些知識點整合不夠或者缺乏融會貫通。因此我們在課程的分解上,需要圍繞核心知識點創(chuàng)建一些專題,比如在工資管理系統(tǒng)專題中,將工資管理系統(tǒng)的工作流程、初始設計、日常處理、期末處理等知識點都放到這個專題中,形成連貫性的系列微課。這樣孤立的微課就能被關聯(lián)化和體系化。
互聯(lián)網+”時代的微課為未來移動學習成為有效的模式。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終端未來的微課進行行為分析和軌跡學習管理,真正的做到隨學,隨測。未來的技術將實現(xiàn)學習、測試、評價、行為分析、軌跡管理、績效驗證等更加完善的系統(tǒng)構架和平臺,為微課提供更加廣闊的前景。
四、結語
利用互聯(lián)網+的背景,我們建設使用高效的《會計電算化》微課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高職會計電算化人才“工學結合”的難題,滿足會計工作崗位會計電算化的能力需求。未來我們將更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討和分析會計電算化微課資源,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教師教學新思路和新技術,為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馬紅梅.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2:59-60.
[2]王飛.基于微課的基礎會計教學構想[J].財會月刊,2015,03:126-128.
[3]邵艷.會計微課教學模式探析[J].綠色財會,2015,03:45-49.
[4]趙榮敏.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教育(下旬刊),2015,03:72-73.
[5]龍菊梅.會計專業(yè)微課導學的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1:26-30.
[6]謝春苗.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高職《基礎會計》實訓課為例[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05:60-62.
[7]章惠敏.高職會計微課設計模式探討[J].電子制作,2014,08:211-212.
[8]王寧.高職財務會計課程微課資源建設探討[J].江蘇教育,2015,08:61-63.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6年海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教育管理與教學改革研究類院級科研項目“基于“互聯(lián)網+”的移動微課課堂應用研究——以《會計電算化》課程為例”科研成果(編號:Hr201605).
作者簡介:文翠(1987-),女,海南瓊海人,供職于海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管理系,學歷:本科,職稱:助教,研究方向:會計學; 王大山,男,漢族,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生,供職于海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審計學,納稅籌劃;戴敏宏(1985-),男,海南瓊海人,供職于海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數碼設計系,學歷:碩士,職稱:助教,研究方向:二維動畫、三維動畫、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