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付明,王博,謝超
(安徽省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 安徽合肥 230001)
安徽省地質災害隱患點現狀分析與研究
趙付明,王博,謝超
(安徽省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 安徽合肥 230001)
基于2015年安徽省地質災害統(tǒng)計數據,對全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類型、數量、規(guī)模等進行了匯總與分析;總結了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初步探討了災害形成的原因;根據地質災害隱患點評價指標體系,劃分了安徽省地質災害隱患點等級;提出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向與措施建議。
地質災害隱患點;現狀評價;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性等級;防治措施;安徽省
安徽省地形復雜,地質災害多發(fā)、易發(fā),且點多、面廣,常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因此查明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布情況己是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安徽省國土資源廳為及時更新全省地質災害隱患點數據庫,摸清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準確提供地質災害防治科學依據,每年組織開展安徽省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核查,本文即在項目《2015年安徽省地質災害隱患點核查》基礎上編寫。
1.1 隱患點現狀
安徽省位于中國東南部,地處長江中下游。分布有皖西和皖南兩大中低山區(qū),山高坡陡,巖石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風化較強烈。我省地質環(huán)境脆弱,地質災害頻發(fā),2001年-2015年共發(fā)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發(fā)性地質災害14797起,直接經濟損失158950萬元,死亡69人,
經統(tǒng)計,安徽省現有(截止2015年12月31日)地質災害隱患點4682個。按災害類型分:滑坡1386個,崩塌1691個,泥石流140個,地面塌陷136個,地面沉降3個,不穩(wěn)定斜坡1326個(圖1);按穩(wěn)定程度分:不穩(wěn)定3466處、基本穩(wěn)定1216處。共威脅19556戶78119人,威脅財產306959.2萬元。1.2 隱患點時空分布規(guī)律
1.2.1 時間分布規(guī)律
從發(fā)生的時間上看,6、7、8月份為安徽省的主汛期,地質災害隱患點發(fā)生數量最多,約占全年災害總數的81.22%,其次是2、3、10月份,約占全年災害總數的10.60%,其它幾個月較少,僅占全年災害總數的8.18%。
1.2.2 空間分布規(guī)律安徽省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區(qū),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2444處,受威脅財產118480.1萬元,其次是大別山區(qū),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850處,受威脅財產61329.8萬元;沿江丘陵平原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245處,受威脅財產28681萬元;江淮丘陵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98處,受威脅財產6799.3萬元;淮北平原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45處,受威脅財產91669萬元(圖2)。
1.3 隱患點成因分析
圖2 各地貌單元受威脅財產統(tǒng)計圖(2015年)Fig2 Statistic map of properties at risk in each topographic unit(2015)
(1)地層巖性與構造:2015年所統(tǒng)計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大多發(fā)生在砂巖、頁巖、泥巖、千枚巖、板巖和片麻巖等巖石易風化地區(qū),規(guī)模小于1000 m3占92.26%,主要巖性是風化殘坡積物。銅陵、安慶的月山鎮(zhèn)以及池州東至縣是碳酸鹽巖分布區(qū),埋藏淺,巖溶發(fā)育,在強降雨和礦山開采抽(排)地下水時,負壓強度和土體自重壓力超過土體抗剪強度或者負壓強度和土體自重壓力及振動力大于土體的抗剪強度,就會使地面發(fā)生開裂與塌陷,產生巖溶塌陷。
(2)地形地貌:降水形成的坡面流的速度直接受地形坡度的控制,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大,也最易于引發(fā)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產生。從隱患點發(fā)生情況看,安徽省災害主要發(fā)生在中低山區(qū)(標高200~900m)地區(qū)。泥石流主要發(fā)生在地形坡度在25°~50°,流域形態(tài)多為瓢形的地區(qū)?;乱装l(fā)生在地形坡度大于40°的地區(qū),崩塌易發(fā)生在地形坡度大于60°以上的地區(qū)。
(3)大氣降水降:水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重要誘發(fā)因素,它可以降使巖土體含水量增加,軟化巖土,降低巖土的抗剪強度并產生動水壓力和潛蝕巖土,增大巖土容重,從而導致滑坡、崩坡、泥石流發(fā)生。在4682起災害中有4239起主要是強降水引發(fā),占災害總數的90.53%。災害發(fā)生數量、危險性與降水量大小和持續(xù)時間關系十分明顯。降雨越大,時間越長,災害發(fā)生越多。
(4)人類工程活動:切坡建房、道路修建、水利工程以及礦產開采等類活動,導致災害頻發(fā)。特別是近年山區(qū)農民切坡建房和縣、鄉(xiāng)、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由于缺乏總體規(guī)劃設計、投入資金不足,防治措施不到位,留下不少地質災害隱患點。
通過地質災害隱患點危害程度評價,對已經發(fā)生的地質災害所造成的人員傷亡,房屋、農田、公路、通訊等設施的破壞程度采用“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統(tǒng)一口徑進行量化評價分析[18]。
2.1 地質災害隱患點評價指標體系
表1 安徽省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性等級分類表[3~4]Table1 Grading of hidden geological hazard risk in Anhui Province[3~4]
(1)人員傷亡指標:是地質災害隱患點評價中最總要的指標,主要包括人員的死亡、受傷和失蹤。
(2)居民家庭財產損失:由當地調查人員報送。
(3)基礎設施系統(tǒng)指標:主要包括教育設施、公路交通設施、鐵路交通設施、工業(yè)設施、社會公共設施、水利水電設施、礦山、其他行業(yè)設備等,災害發(fā)生后應對這些設施的損害進行調查,并由專業(yè)人員統(tǒng)計、上報。
列出調查項目進行直接損失調查,其主要內容包括人員傷亡、居民家庭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損失等,每一要素逐項調查統(tǒng)計,然后將各項資料匯總,即得到災害的總直接損失:
∑災害總直接損失=∑人員傷亡數量+∑家庭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損失。
通過地質災害隱患點危害程度評價,可以對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規(guī)模等級分類(表1),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潛在的危害程度評價[2]。
2.2 評價結果
安徽省2015年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4682個。按危險性等級分:特大型5個、大型5個,中型108個,小型4564個;共威脅19556戶78119人,威脅財產306959.2萬元(表2)。
安徽省地質災害點多面廣,地形復雜,應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來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防治工作。
(1)對于潛在威脅的隱患點,須進行日常監(jiān)測,建立預警預報制度,設立警示牌,標明險區(qū)范圍、工程建設注意事項和轉移路線等。當災害出現異常情況時,監(jiān)測人員要及時疏散受威脅群眾,并及時上報。避免突發(fā)性地質災害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表2 安徽省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性等級分布表(2015年)Table2 Grading of hidden geological hazard risk in Anhui Province (2015)
(2)實施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根據安徽省現狀,滑崩災害的治理工程應視具體情況采用削方減載、排水、支擋和錨固等方案;泥石流宜采用溝道疏通、坡面生物工程和在溝道口、溝谷交匯處修筑攔擋工程等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措施;地面塌陷則應采用清除填堵法、灌注法等措施進行治理。
(3)工程建設中應減少切坡,避免因地質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而誘發(fā)地質災害。同時,對人類活動強度大的丘陵區(qū),要通過水土保持、植被恢復、退耕還林等措施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少地質災害發(fā)生概率[5]。
(4)群測群防網絡建設,安徽省現有4682個地質災害隱患點,作為監(jiān)測點,均發(fā)放了“兩卡”(避險明白卡和防災明白卡),落實了監(jiān)測人和防災責任人,并進行日常監(jiān)測。本省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了監(jiān)測網絡的管理制度,實行崗位責任制,省、市、縣、鄉(xiāng)鎮(zhèn)、村應逐級簽訂責任書,將監(jiān)測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加強對監(jiān)測責任人、監(jiān)測人員和群眾進行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地宣傳和培訓,提高了監(jiān)測的效果。
安徽省地質災害隱患點隱蔽性和易發(fā)性強,地質災害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fā)生,并會造成人類生命財產損失,為應對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相關部門不但要加強地質災害調查、勘查、監(jiān)測與巡查,還要積極推進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同時,在開發(fā)利用地質資源時,要做到合理、科學、有序開發(fā),保護好地質環(huán)境,嚴守地質生態(tài)紅線,實現國民經濟健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1] 向輯熙,地質災害經濟評估含義及理論和方法[J].中國地質礦產經濟.1996,(2).
[2] 于慶東,等.災害經濟損失評估理論與方法探討[J].災害學,1996,11(2)∶10~1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防治條例[Z].國務院第394號國務院令,2003.
[4] 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安徽省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讀本[Z].2012.
[5] 葉松源.蒼南縣地質災害調查和防治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7∶55~57.
ANALYSIS AND STUDY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SPOTS OF HIDDEN GEOLOGICAL HAZARDS IN ANHUI PROVINCE
ZHAO Fu-ming, WANG Bo, XIE Chao
(Geo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of Anhui Province, Hefei, Anhui 230001, China)
∶ Based on statistics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Anhui Province in 2015, this paper put together and analyzed the type, number and size of hidden geological hazard spots in the whole province, summariz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spots and roughly discussed the causes for the hazards to form,according to relevant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graded the hidden trouble spots and gave suggestion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hazards.
∶ hidden geological hazard trouble spot; current situation assessment; geological hazard risk grade;countermeasures
P694
A
2016-02-25
趙付明(1980-),男,山東聊城人,水工環(huán)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工環(huán)、地質災害研究。
1005-6157(2016)0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