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靜
秘密先于感情而存在張悅?cè)弧独O》
項靜
一
《繭》的開頭,是典型的召喚“我”的合法性:“我等待著那一刻降臨,等待著一個不存在的聲音向我宣布,一切都結(jié)束了。”假設(shè)自己的時間,使自己與它處于一種特別的關(guān)系中,尋找一個客體的存在,一個暫時處于秘密狀態(tài)的歷史事件。這種時間很難說是獨立不羈的,它是一個具有神話色彩的結(jié)尾的奴隸。《繭》中的李佳棲面對另一種時間的即將結(jié)束和另一個時代遺產(chǎn)的爺爺,給出了它們的“結(jié)尾”——“承認和指出所犯下的罪,靈魂就能得到結(jié)晶,哪怕有一線希望,爺爺也不應(yīng)該放棄這種努力。那是他一個人的事,沒有人能逼迫,或者代替他做什么。所以我回到這里,只是作為一個見證者。除了等待,我什么都不能做。”等待就是把一切交給時間的自行結(jié)束,作為一個見證者,她要開啟自己的時間,去迎接自己時間的結(jié)尾。李佳棲借著爺爺?shù)乃ダ虾蜑l臨死亡而獲得了歷史的敘事權(quán),盡管這個起點看似客觀公正,看似是用封鎖起來的方式終結(jié)了一段歷史,但其實所有旁觀者都明白,觀看和敘述本身就是一種選擇,從圍困與逃離到重新走進去之間的張力和情感,正是這部小說的真誠和堅持。
談?wù)撐C感是最有利的敘事起點,一代人成長的危機、文化的危機、時代的危機甚至技術(shù)、軍事的危機等,所以張悅?cè)粚憽独O》這樣的小說在我們的期待視野之內(nèi),就像一個預(yù)言的實現(xiàn)。部分前輩們、同齡人都希望一個年輕的作家可以脫離開個人的青春小世界,走向他人和更廣闊的生活,向那些公共話題邁進。近百年來的中國歷史或者1949年以來的當代史,已經(jīng)有多少文字層層覆蓋,僅僅穿透這些既有的敘事和意識已是困難重重,還有合法性的問題:為什么要講述這樣的故事,以及如何講述。張悅?cè)徽f這一代人身上依然有文革的痕跡,判斷是容易的,它不必承擔(dān)細致邏輯和形象的后果,這個文革可以置換成其他的詞匯比如封建、民族劣根性、專制等。它不是唯一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大廈是搖晃和不安的,這始終是一部長篇小說隱傷,好在它也不是無可挽回。講述一個有關(guān)“文革”的故事也不是很難尋找到外部的邏輯,尤其是用一種宣言式的方式宣告“我們”是歷史之子之后。在世界還有“遠方”的時候,講述一個什么故事從來不是難題?!拔摇痹跀⑹轮凶兊弥匾饋碇?,一個有“我”的故事需要解決為什么敘事的問題,以至于一個故事講述的起點就是講清楚“我”的存在。
《繭》讓第三代中的李佳棲和程恭同時承擔(dān)了敘事者的角色,他們跟作家是幾乎可以同構(gòu)的“我們”,尤其在一種代際命名和想象的前提下,這是一個容易讓人對號入座的想象空間。跟這些宏大主題攀援起來,沒有一種風(fēng)格是輕逸的,所以敘述者們提前就被分配了悲情的基調(diào)和使命感,讓他們像偵探一樣去想象和重新敘述,是一次對歷史后遺癥的病史追溯和重新想象。我們怎么樣了,我們?yōu)槭裁匆タ袣v史的硬骨頭。我們在一個死亡關(guān)頭相遇,一個秘密橫亙在兩個人之間,這個秘密是如此重要,它滲入生命的肌理,已經(jīng)不再是歷史,而是變換成自己身體和心靈的傷疤,無法對它視而不見。這是為了克服自我的危機和自我完成,于是作家使用了兩個人“談一談”的敘事方式,每一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向?qū)Ψ絻A訴,“把關(guān)于這個秘密的一切,都留在今晚”。這個談話,就像“上帝在傾倒世人寫給他的信”。這里有一個既定的無法懷疑的前提,一個秘密的存在,這是作家有意識的策略,她拒絕此地的盤桓,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也是虛弱之地,她提前給定了一個言語之子的境界。
李佳棲和程恭分屬于兩個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階級,有著不同的來源和各自的歷史,在文革中,兩個家庭的命運糾纏在一起,制造了影響幾代人的仇恨,也扭曲桎梏著幾代人的心靈不得自由。兩個第三代,有相似的經(jīng)歷,殘缺的家庭,因為對權(quán)威、正統(tǒng)天然的反抗意識而親近起來,組成了自己的小團體,團體的另外三位是子鋒、大斌、陳莎莎,他們屬于這個學(xué)院里的工人階級子弟。這個小團體看起來像一個法外之地,李佳棲和程恭是逃避歷史的重負和家庭精神的繼承,他們是逃逸出自己歷史軌跡的人,其他三位同盟者因為出身和學(xué)習(xí)成績,外在于醫(yī)學(xué)院子弟學(xué)校的主流價值生活。兩個人分道揚鑣的節(jié)點是程恭首先發(fā)現(xiàn)了家族和歷史的秘密,“秘密先于我們的感情而存在”。“多年以后我們長大了,好像終于走出了那場大霧,看清了眼前的世界。其實沒有。我們不過是把霧穿在了身上,結(jié)成了一個個繭。”同盟的破裂在于共享的感情結(jié)構(gòu)的消失,李佳棲獲了爸爸的寵愛,并且以此傷害了程恭,讓他將一個無人疼愛的痛與兩個家族的恩怨聯(lián)系到一起,“難道我們家的人永遠都要被你們一家人凌辱嗎?”兒童同盟被區(qū)別和高下傷害,跟成人世界一樣,跟革命意識形態(tài)下的世界一樣。
李佳棲的敘述是追隨父親的旅程,對她來說,最直接的是父親的缺席、冷漠和死亡,這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她必須要靠想象和尋找拼貼起一個完整的父親的生活歷史,才能自我完整。李佳棲的爺爺李冀生是技術(shù)派,他篤信技術(shù)和個人能力,與程恭爺爺程守義這種革命家和實權(quán)派產(chǎn)生分歧,兩人的交鋒以程守義成為植物人而結(jié)束。謀殺的釘子是另一個醫(yī)生汪良成的,他無辜卷入,畏罪自殺,由此導(dǎo)致了另一個家庭的悲劇。作為把釘子鍥進程守義大腦的主謀,李冀生卻一直坦然生活,名利兼收。這成為李佳棲父親的原罪,他是一個自覺宿命般的贖罪者,為此他反抗、蔑視作為“罪犯”而不認罪的爺爺,愛上爺爺共犯的女兒汪露寒,違抗爺爺?shù)囊庠赶锣l(xiāng),跟家庭不搭配的女人結(jié)婚,愛情婚姻都成為他對抗爺爺?shù)墓ぞ摺kx婚后重新與汪露寒走在一起,但是他始終沒有獲得快樂,而是一起在黑暗中下墜。父親是受害者,罪惡感讓他無法擁有正常的愛的能力,讓他與周遭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也沒有獲得事業(yè)上的成功,他看透了一切,死亡終結(jié)了他的悲劇。
李佳棲在尋找父親歷史的過程中,所獲寥寥。那些父親的同學(xué)、同代人們,除了“故事”、“細節(jié)”,并沒有帶來什么期望中的崇高和啟示,他們的個人恩怨反而讓父親越來越模糊。李佳棲偏執(zhí)地追隨、尋找父親,直到回到爺爺身邊,完成那個弒父者不能完成的最后動作。李佳棲的潛意識里“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莫名的負罪感”,相信自己“參與過他們大人所犯的錯,所以記憶慢慢被篡改,讓自己覺得看到了那個所謂的‘孽種’,并且處置了它”。她需要通過清理爺爺、父親的歷史來自我釋放和完成。
程恭的敘述主要是對準祖父一代,程守義這個“活死人”及其失蹤是程家巨大的傷疤,每個人都像沾染了毒素一樣不能自拔,想掙脫而不能,奶奶、姑姑和我無論從空間還是精神上都被囚禁了。奶奶曾經(jīng)是一家人的桎梏,她死后姑姑繼續(xù)她的生活,仇恨的習(xí)慣在代際傳遞。程恭跟整個世界都疏離,龐大的秘密將他隔絕起來,他作為復(fù)仇者的家族成員而存在,肩負著重振家族的使命。這個落魄的、破敗的家族正等待著他去拯救,等待他找出兇手,“雖然究竟怎么報仇,我也不知道,可是想到報仇兩個字,就感到一陣快意”。
奶奶和姑姑本來都有機會結(jié)束那種桎梏,但又被強大的慣性拉回到原來的軌道,程恭本來也已經(jīng)到了走出秘密的出口,但兒童同盟的破裂把他推回到黑暗的軌道。由此我們會發(fā)現(xiàn),秘密具有的強大吸附力,可以把人性的貪婪、恐懼、怯懦、借口、黑暗都吸附進去,給它罩上自己的色彩。而其實這都是與秘密無關(guān)的個人生活和人性秘密。對“文革”這個秘密或者原罪的開解,基本是通過程恭的敘述完成的,他一直在制造自己的“靈魂對話機”,想以自己的力量去理解那個死去的靈魂,并最終通過他人的善和自我的敘述完成靈魂的和解。
李佳棲和程恭一開始就是宿命論者,他們選擇逃離,但又被家族的牢籠牽絆住,不自覺地回到漩渦中去,他們都是在歷史中解放自己,從漩渦中擺脫漩渦。這個開始和結(jié)果都是設(shè)計好的,也是小說最沒有懸念的部分,只要從第三代的視角出發(fā),和解和自我解放是必然會走的一條路。
二
李佳棲和程恭兩個視角互相補充,從各自的角度去靠近一個秘密,像是那段歷史的孿生兄妹,他們一唱一和自我沉浸,而李佳棲的男友唐暉像個局外人,他只是一個愛著李佳棲的男人,他是一個解構(gòu)者。他認為李佳棲對父親的生活的講述,是一種想象和幻覺,虛假的記憶一旦在頭腦里扎根,一定會和其他記憶盤根錯節(jié)地纏繞在一起,也會像真實的記憶那樣,衍生出各種習(xí)慣和禁忌。比如他對李佳棲把父親的情緒變化與蘇聯(lián)解體聯(lián)系在一起時說,“你總是要把你爸爸的人生軌跡和宏大的歷史捆綁在一起,好像覺得只有這樣,他生命才是有意義的,中國歷史里找不到了,就到世界歷史里去找。你就不能把他從歷史上解下來一會兒?給他一點自由不好嗎?”他一直提醒李佳棲擠進一段不屬于自己的歷史中去,是在虛構(gòu)和幻想,“只是為了逃避,為了掩飾你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怯懦和無能為力。你找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就躲進你爸爸的時代,寄生在他們那代人潰爛的瘡疤上,像啄食腐肉的禿鷲”。
唐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相對于程恭和李佳棲“顯赫”的家族故事,他的歷史是模糊不清的,作家?guī)缀跷粗靡晦o,其實他才是大部分普通人的代表。他對那種濡染著家族恩怨、背叛和欺騙的故事是懷疑的,歷史對他來說就是廢墟和遠處的風(fēng)景。他只是一個愛著李佳棲的人,相對于李佳棲和程恭這種歷史的后遺癥患者來說,他是一個有真實情感的人,是唯一一個愿意教李佳棲去愛的人,但是他放開了手,李佳棲說:“也許那是我一生之中最接近懂得愛是什么的時刻?!薄叭邸笨赡芫褪侨崒嵲谠诘厣?,逃出對于歷史的虛幻和代入感,擺脫前輩們的歷史,轉(zhuǎn)而重視自己的生活和歷史。
程恭和李佳棲都是借著重述歷史來一場漫長的告別,動身離開家庭和舊夢,開始一種新生活。李佳棲的告別是通過唐暉來完成的,她在祖父、父親的歷史中穿越過來,遭遇唐暉的離開,在悲傷中懂得了愛,這才是她的自我完成。程恭的告別要困難得多,他不像李佳棲那樣選擇遠游,而是畫地為牢固守著,所以他的生活在狹小的空間中基因一樣傳遞,仇恨的習(xí)慣、逃離的沖動和妥協(xié)、黑暗的力量逐級傳遞,在奶奶、姑姑和他之間。祖父一輩的邏輯和程恭祖父的悲劇來源,其實是一些生命高于另外一些生命,一些人掌握著另外一些人的命運。而程恭在對待自己小團體里的大斌、陳莎莎的時候,延續(xù)了這種對他家族造成毀滅的生命邏輯。直到程恭目睹了對他無怨無悔、任其踐踏的陳莎莎哮喘爆發(fā)幾乎死掉的過程,以及對他無比信任的好友大斌的背叛后,他才擺脫了謀殺和背叛的魔咒。擺脫的原因是他在現(xiàn)實中模擬了李佳棲爺爺對祖父的謀殺和李佳棲對友誼的背叛。陳莎莎和大斌的善意及時拉住了他,程恭說,“希望陳莎莎開始新生活,要是我能開始一種新生活,也都要感謝她。是她使我沒有徹底崩壞,完全毀滅”。
三
對《繭》這部小說,我最感興趣的是第三代。前面兩代人的故事,即使換上第三代的視角去整理和觀看,也很難脫離那些第一、二代作家們的視界。清理和審視前輩的歷史是自我完成的需要,而自己這一代的成長和歷史才是真正的生活,比如李沛萱這個角色。小團體與她之間的關(guān)系,其實是受到了青春文學(xué)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多少年來,青春文學(xué)一直在塑造著完全正確的“精英”形象,憂郁善感、飛蛾撲火的新生代,他們逃學(xué),蔑視權(quán)威,戲謔老師、嘲諷世俗,對生活天然地擁有一種精神優(yōu)越感,就像大斌對程恭和李佳棲的贊美,“都有點怪,和別的小孩不一樣,你們身上有一種邪氣,很神秘。雖然你們喜歡標榜自己有多壞,但其實你們很善良”。
從整個小說來看,兩人性資源都很豐富,他們?nèi)菀撰@得別人無私的諒解和愛,甚至總有一個人任他們?nèi)绾握垓v踐踏都守候他們,而李沛萱就要帶著難看的傷疤孤獨一人。這種優(yōu)越感和一分為二的世界,不是也應(yīng)該有一個考古學(xué)的發(fā)掘和整理嗎?凡爾納對二分法有一個反省,“我常常描寫那個體系與我之間的沖突并不一定意味著那個世界比我糟糕。我要說的是,這個二分法,即我在一邊,那個世界在另一邊,吸引著不僅作家而且我們所有的人來看待問題”。在文學(xué)中自然而然的二分法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敘述者很容易獲得一種自由任性的語氣。李沛萱的世界對他們來說不也是留下了黑匣子一樣的秘密嗎,她是這一代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那個難以理解的爺爺?shù)闹苯永^承者,她就像爺爺堅強的內(nèi)心一樣始終是個謎。但凡習(xí)慣性的套路解不開的地方,都有可能是文學(xué)應(yīng)該的著力點。小說的最后,程恭像口號一樣喊出來的新生活是什么?他們不能虛構(gòu)歷史,更不能輕擲豪情地拋給未來,未來不是似乎勉為其難可以跟前輩匹敵的歷史,更是生活的后續(xù),包括像子鋒的生命黯然結(jié)束,大斌友誼的破裂,蒙在鼓里的陳莎莎,他們是那個新生活的主角,而不是永遠的配角。
布魯姆說,在某些方面,讀一部長篇小說與讀莎士比亞或讀一首抒情詩不應(yīng)有太大差別。但由于我們大多數(shù)人還懷著一些明確的期待,因此在閱讀長篇小說時會出現(xiàn)一種差別,“我們想在小說中遇見如果不是我們的朋友和我們自己,也是某種可辨識的社會現(xiàn)實,不管是當代的還是歷史的社會現(xiàn)實”。可辨識的社會現(xiàn)實在現(xiàn)實主義小說中自不待言,而遇見“我們的朋友和我們自己”可能是一個潛在的期許。從這個角度來說,張悅?cè)皇且粋€責(zé)任感特別強的作家,她在小說中大刀闊斧地坐實了兩個方面,不僅能遇到“我們的朋友和我們自己”,還有我們沉重的當代歷史以及其中幾個硬骨頭,而夾雜其中的則是三代人的生活、成長史以及每一代人的那些公共性事件,她不耽于別人可能的誤解和懷疑,一定要這樣向歷史和自己索要一顆智慧之心。這就是文學(xué)的宿命,歷史有時就是上帝的角色,注視著我們,卻對我們的所做所為不予回應(yīng)。堅守著自己的矜持,不介入我們的生活,阿蘭·芬基爾克勞說,“不管我們?nèi)绾闻?,如何想象著他將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并且說服自己相信他會積極作為,他卻任由我們自生自滅。若要令這一祈求有實現(xiàn)的可能,我們所要做的既不是直接訴諸上帝,也不是訴之于歷史這一神正論的現(xiàn)代化身,而是訴之于文學(xué)”。作為一種介質(zhì)的文學(xué)并不能為我們提供任何保證,但若沒有它,我們便永遠無法獲得一顆智慧的心這樣的恩賜。
把作家以年齡劃分在許多向度上都是無效的,但重述歷史的確是年輕作家的試金石??扑_爾說,想用故事本身以外的東西去干預(yù)一篇故事是一種虛榮,但虛榮里的愛和疼是作家應(yīng)該付出的代價。張悅?cè)皇悄贻p作家中較早隆重地碰觸這個主題的,帶著青春文學(xué)痕跡(罪與罰的執(zhí)迷,對偏執(zhí)的熱愛,對無力感的沉醉以及那種像鉛筆一樣尖的詞語,時時準備給人致命一擊,冷酷的語氣),但又超越于此,她為能像繭一樣縛住一個龐然大物做了各種準備。祖父一輩的歷史和生活主導(dǎo)者是文革,父親一代可能就是20世紀80、90年代之交的經(jīng)歷,如果說程恭主要在清理文革給予整個家族的毒素,李佳棲則是在審視父親的歷史。張悅?cè)粸檫@個歷史的回望和清理設(shè)計了非常嚴密的邏輯,既有走進去的合理路徑(李佳棲和程恭),也有對這條寬敞暢達路徑的反?。ㄌ茣煛⒗钆孑?、陳莎莎、大斌,每一個人都有解讀歷史的不同方式),似乎已經(jīng)為所有我們可能的疑問設(shè)置好了基本的答案。這不是張悅?cè)坏膯栴},而是所有今天試圖回到大歷史的小說之通病——卷帙浩繁的歷史敘述留下太多冗余和看似新鮮的情調(diào),卻難掩其單調(diào)。無論是對文革的原罪式追溯,還是小說中邏輯清晰、各司其職的人物設(shè)計,以及文藝腔調(diào)的人物結(jié)局,都像是一場預(yù)設(shè)清楚的演練,人物和事件都像被嚴肅的聲勢給湮滅了一些生氣。
《繭》這部小說相比張悅?cè)黄渌男≌f,無論風(fēng)格還是主題都是一次轉(zhuǎn)變,她試著從各種角度來理解中國的當代歷史,給出了出入歷史的各種路徑,甚至已經(jīng)堵死了一部分人再次涉獵這個主題的方式。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又何嘗不是一個“繭”的形狀,每一個作家的經(jīng)驗、思想資源和寫作方式,終會包裹出屬于這個時代也屬于自己的形狀,盡管作繭自縛是一個貶義詞,但總歸有一個化蝶而出的未來愿景。我們?nèi)绾蜗胂髿v史,不過是想象自己的另一種方式,在對歷史的想象中,“我們”的智力和能力原形畢現(xiàn),無處躲藏,畢竟敘事的起點是“秘密先于感情而存在”。小說最后是一次和解,程恭和陳莎莎、李佳棲,李沛萱,他們在一場大雪中變得平等,在一切都結(jié)束了的歷史交接點上,每一個人都要走出自己的痕跡和形狀,而屬于他們的歷史才剛剛開始,感情和解后,那是一個沒有秘密的世界。
編輯/吳亮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