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見
“從身份到契約”,是亨利·梅因爵士在其《古代法》中所提出的經典公式。這一公式所回答的問題是,現代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和義務究竟來自于對先驗世界的抽象演繹,還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累積?顯然,從歷史到今天,這種“身份的人”與“契約的人”之間的頡頏往復一直都不曾停歇。
無論從何種角度而言,《學生王子》都堪稱經典。電影的情節(jié)其實并不復雜,甚至有些老套:古老的卡爾斯堡王國陷入財政危機,亟需通過一場聯姻紓解國庫空虛。在老國王的安排下,卡爾王子和公主在舞會上相見,但王子那種卡爾斯堡式“精確而訓練有素”的行事風格卻并不令公主滿意,公主渴望的是一個充滿“熱情與魅力”的男子。于是,老國王命令王子的隨身教授尤特納博士教授王子“生活的藝術”。但教授認為,“真正的教育來自人群”,想要擁有“熱情與魅力”,王子應當離開王宮到海德堡大學去。老國王不解,大學有那么多,為什么一定是海德堡?教授的回答驕傲而直率:“因為對我而言,只有一所大學。”
于是,王子以一個學生的身份,在海德堡的熱烈夏日里開始了他關于青春與愛情的美妙旅程。他與酒館的女侍凱茜墜入愛河,甚至打定主意一同私奔去巴黎。然而,老國王病重的消息恰時地傳來,王子只好離開愛人返回卡爾斯堡。如同片名所喻示的一樣,學生與王子的雙重身份集于同一個人身上。于后者而言,他的權利義務都約束于身份;而于前者而言,他的行為舉止都得以僅基于契約。從卡爾斯堡到海德堡,王子經歷了一個從身份社會到契約社會的迅疾轉變。在這里,身份與契約的歷史矛盾被戲劇化地集中于個人命運之上。無論福斯特是否意識到了這二者之間的暗合,它們都正回應著同樣一個叩問:我們,以及我們的社會,將如何完成從身份到契約的蛻變?
《學生王子》可能恰好提供了一種解釋。故事的結局并不離奇,當王子宣稱他愿意為了愛情放棄王位時,老國王一如既往地扮演了愛情美夢“終結者”的角色,然而,卻是以全然不同以往的理由——這個理由并不是為國為民的家族責任或國家傳統,而是一種無可選擇且無可逃避的宿命——“要么成為國王,要么什么也不是”。在一個“同心圓”般的身份格局中,無論國王還是平民,失掉自己的身份就意味著失掉自己本身。類似于“不為凱撒,即為庸人”的羅馬諺語,王子并非是選擇離開愛人,而是連選擇的權利都不曾存在。故事因之迅速從古希臘英雄式的崇高情緒中脫出,轉而進入一種世俗的、理性的悲情之中。因為根本上,這本就不是個人命運的選擇,而只不過是發(fā)生于當下的歷史沖突。
然而,這種理性同樣也建基于身份與契約間轉換的可能。使這位學生王子得以以“契約”的方式進入日常生活的,是因為他以一個獨立的人的形象出現,而非從屬于某個王國的王子。得以成為獨立的人,或許恰恰是完成這一轉折的根本。當然,熱烈甜蜜的愛情,日漸沒落的貴族,新興的富庶階級,洶涌而來的文化思潮,甚至那一朵誘人的啤酒花對德意志民族獨特的生理與精神的導引,都催化著這一轉變。但對于塑造人而言,影片所著意強調的,卻是以尤特納教授作為象征的“教育”。
我們可能還要回到影片最開始的問題,為什么一定是海德堡?無疑,這個由河流與城堡、啤酒與社團、教授與年輕人交織而成的意象集群,成就了一個絕佳的發(fā)現——同時也是教育——之所。在尤特納教授那里,真正的教育不是基于身份的訓練,而是關于“人”的發(fā)現。如果我們將這種發(fā)現視為一種“啟蒙”的話,那么從身份到契約的轉捩點可能正在于此。
某種程度上,影片甚至在暗示著一種關于根本的人的哲學:王子并不是獨立的人,只有在脫離了身份階級,在剝落所有頭銜之后,真正的、作為契約之一方的人之存在才可能被發(fā)現。而這一切可能都必須歸因于某種教育,或曰“啟蒙”。對于現代法律而言,如果它所能賦予的一切并不來自它啟蒙的發(fā)端的話,那么又能來自于哪里呢?
影片對結局的處理似乎渲染了一種介乎悲劇和喜劇之間的情緒。接替王位,迎娶公主,海德堡的學生王子在身份和契約之間無可選擇地回歸了它最應當的結局。女主角的清醒和男主角的坦然都向觀眾展示了一種驚人的理智,以及蘊藏在這理智背后的絕望。至于海德堡,可能只是某種屬于青春與愛情的記戀罷。每個人的青春都必然是一曲無以懷念的戀曲。但海德堡并非如此,她永遠古老,更永遠年輕。城堡下的內卡河水蜿蜒向西,河右岸的山腰上,是走過黑格爾的哲學家小道。在路的盡頭,落滿栗子的密林里立著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詩人荷爾德林對海德堡的贊頌:“我愛你已久”。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