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潮
這是一個不算明朗的小說,能肯定的是,“我”是個失敗者。這個人的來路和去向并不重要,反正主人公在這段“失蹤”的日子里傳遞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也許并不是“我”一個人的存在性問題,包括最后少年的失蹤。無論小說或散文,信息是留給讀者的最后印象。這個印象也是作者榮光或羞恥之所在。
小時候,我媽很辛苦,每天忙里忙外沒有半點尊嚴。她養(yǎng)過雞,目的是為這個家提供必要的營養(yǎng)。每天從雞窩里捧出雞蛋時,是她一天中難得的虔誠時光。我記不清那時養(yǎng)了幾只雞,倒是記得有只母雞很特別,好幾天也下不了一個蛋,即使下了,也不像別的母雞叫喚著走了,不在乎雞蛋被主人拿去吃了還是賣了。這只母雞好不容易下完蛋,總會守在雞窩里不肯離去。我媽去取蛋它會用行動抗議,甚至用嘴啄那只伸進雞窩的手。我媽對這只母雞很不滿意,它不光很少生蛋,還嬌情,生下來的蛋個兒還特小。
我跟那母雞差不多。
不知道小說為何物時,我已經(jīng)很虛榮地產(chǎn)下了幾十萬字;現(xiàn)在依然不知它為何物,只是極少生產(chǎn)了。對于我來說,寫小說跟朝拜者的十里長叩是相類的。今年下半年我就四十五周歲了,正式步入中年。這個年齡的體會是,活著和寫著,體面和干凈最重要。
這個小說是六年前寫長篇的間隙寫下的,當時就住在朋友曲梵的毛坯新樓房里,已接近身無分文。那陣子我每天只敢吃一頓飯。小飯館的老板娘很同情我,以為是附近工地的小工,以半施舍的價格供給我盡可能最好的食物。老板娘總是說:“小伙子你要多吃點,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呢!”
我的身體和智商同時具有欺騙性。比如早年一篇叫《消滅一個人需要多久》的散文,連朋友也理解成我和另一個男人的危險關系,其實我寫的是物質(zhì)的我和精神的我。好吧,寫作其實很狹隘,起碼在你進入公眾視野前是這樣;只有處在同一精神波段的讀者那里,你才能獲得應有的尊嚴。比如南昌的魏小英女士,在我無欲無求地蟄居六七年后,她讓我寫專欄,并很霸道地說:“誰規(guī)定隨筆不能放在頭題了!”然后把我的專欄放在每期雜志的最前面。那年我成了一只相對勤奮的母雞,每月會準時產(chǎn)下一篇三四千字的文章。我的第二本隨筆集《自習課》也是在她的操心之下出版的。最困難之時,海飛和魏小英幫我渡過了難關。
寫完《客廳》后,那個長篇并沒有繼續(xù)下去,我跟主人公一樣重新回到現(xiàn)實,掙錢解決生存問題。之后有一位大刊的熟人托好朋友來要小說,看完《客廳》后說,小說沒有重點,太淡。去年另一大刊的朋友也來要小說,可能礙于面子沒有談起小說的好不好,我很理解地告訴他,小說不要用了。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價值取向不同而已。我很尊重他們及他們的創(chuàng)作。自己也覺得《客廳》是一枚個頭很小的蛋,它可有可無。如果有同波段的人接收到它的一點兒信息,那便是我的福氣。
一只不擅于下蛋的母雞是可恥的,再怎么信仰體面、干凈地活著也是它個體的事。抗議和失蹤同樣無關緊要。表面可能披頭散發(fā),內(nèi)心卻是容光煥發(fā),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