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說“鍋”
——兼談?wù)Z素搭配對漢語詞匯研究的重要性

2016-11-18 05:14
關(guān)鍵詞:炊具語素方言

楚 艷 芳

(浙江傳媒學(xué)院 文學(xué)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

說“鍋”
——兼談?wù)Z素搭配對漢語詞匯研究的重要性

楚 艷 芳

(浙江傳媒學(xué)院 文學(xué)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在翻閱大量文獻的基礎(chǔ)上,考查了“鼎”“鑊”“釜”“鍋”的用例和語素搭配,認(rèn)為:“鍋”的前身是“釜”;元明以后,“鍋”逐漸取代“釜”成為普通炊具的稱謂;“鍋”與“釜”在形制、功用,以及隱喻繁衍等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但二者同中又有異,絕非簡單的替換關(guān)系。

鍋; 語素搭配; 漢語詞匯

關(guān)于“鍋”的來源及演變,學(xué)者們曾做過一些研究。如梁冬青從方言地理學(xué)的角度考察了“鼎”“鑊”“鍋”的歷史演變。她認(rèn)為:作為炊具,“鼎”“鑊”“鍋”具有歷時演變關(guān)系。在唐代,“鼎”已被“鑊”取代。宋以后,在中原地區(qū),“鍋”逐漸取代了“鼎”“鑊”,成了炊具的主要名稱[1]。徐時儀指出:“鼎、鬲、釜、鑊、鍋等詞皆為漢語中的烹飪工具,古時讀音相近,但并非皆為同源詞,而是既有聲轉(zhuǎn)相通的同詞關(guān)系,又有古今詞語的更替關(guān)系?!盵2]王紹峰認(rèn)為:漢語中“鍋”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隋朝翻譯的佛經(jīng)中,起初只是一個方言詞,后來漸漸進入全民詞匯,并認(rèn)為“鍋”的前身是“鼎”[3]。李福唐通過對近代漢語“鍋”“鑊”使用情況的考察,認(rèn)為“鍋”基本替換“鑊”等詞的具體時期應(yīng)為元代,并指出“鍋”的歷史演變軌跡大致有三個階段:萌芽期(唐以前)→發(fā)展期(唐宋)→成熟期(元以后)[4]。

要之,學(xué)者們對“鍋”的考察,一般是對其前身及取代“鼎”或“鑊”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時間的探討,大多認(rèn)為“鍋”的前身是“鼎”或“鑊”,“鍋”取代“鼎”或“鑊”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的時間則眾說紛紜。本文從語言學(xué)角度就“鍋”的前身,以及“鍋”與“釜”的關(guān)系等問題展開論述。

一、 從文獻記載看“鍋”的前身

有學(xué)者認(rèn)為“鍋”的前身是“鼎”或“鑊”。然而,“鼎”“鑊”一般形制較大,且為烹飪?nèi)馐乘玫钠骶?只有“釜”與“鍋”的形制、功能相似,是普通炊具的稱謂。因此,筆者認(rèn)為,“鍋”的前身應(yīng)當(dāng)是“釜”,這可以在相關(guān)的文獻記載中找到證據(jù)。

1. “鼎”與“鑊”

《說文·鼎部》云:“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痹缙谟刑斩?商周時期,青銅器出現(xiàn),又有了青銅鼎。鼎(尤其是青銅鼎)并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使用的食器,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體現(xiàn)封建等級制度的器物之一。周海鷗指出:“鼎最初被作為煮肉的食器,后來逐漸演變成為祭祀專屬的禮器,用以祭天祀祖,并作為貴族死后的隨葬品之一?!σ惨蝮w積龐大、材質(zhì)厚重、不易移動等特點,逐漸演化為象征國家政權(quán)的傳國重器?!盵5]

“鑊”是“無足鼎”,是古時煮肉及魚、臘之器①。如《呂氏春秋·察今》中有:“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diào)?!薄拌Z”在產(chǎn)生之初是配合“鼎”使用的,即先在鑊中把肉煮熟,然后放入鼎中。王學(xué)泰認(rèn)為:“因為銅鼎足大底厚,烈火燒時容易受熱不均,這樣作為合金的青銅中的錫就不免會首先熔化了流出來,損壞鼎足,甚至使之折斷。如果在隆重的宴享中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是被視為不祥的預(yù)兆的,必須盡力避免。因此在講究排場的祭祀或宴享活動中,如必須要有‘鼎食’這個環(huán)節(jié),那么往往是在鑊中把肉煮熟,然后再盛入鼎中。鼎只起了容器作用,而非炊器了?!盵6]22“鑊”與“鼎”的功能大體一致,只是“鼎”有三足,而“鑊”無足。

要之,“鼎”“鑊”最初并非老百姓平常所使用的炊具,它們多用來煮肉,且一般來說體積較大。當(dāng)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鼎”“鑊”有時也可以泛指“鍋”,但從本質(zhì)上來講,“鼎”“鑊”與現(xiàn)在普通稱謂的“鍋”有著很大的區(qū)別。

2. “釜”與“鍋”

“釜”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所用之物。《詩經(jīng)·召南·采蘋》有:“于以湘之?維锜及釜?!泵珎髟?“湘,亨也。锜,釜屬,有足曰锜,無足曰釜?!薄案睘楣糯镀?也作“鬴”?!墩f文·鬲部》云:“鬴,鍑屬。從鬲,甫聲。釜,鬴或從金,父聲?!薄案睘閿靠趫A底,或有二耳。其用如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王學(xué)泰指出:“‘釜’‘鼎’‘鬲’‘甑’是最早出現(xiàn)的陶制炊具。前三種都是煮食用的鍋子,區(qū)別是釜底部無足,鼎有三個實心足,而鬲有三個空心足?!迪竦撞坑性S多小孔的陶盆,其作用相當(dāng)現(xiàn)在用以蒸飯的籠屜,可置于釜上或鬲上配合使用?!盵6]12可見,“釜”為人們?nèi)粘I钪械某R娕腼兤骶?可以烹煮各種食物?!瓣怠鳖愃片F(xiàn)在的蒸籠,它配合“釜”使用?!案痹谛率鲿r代為陶質(zhì)。王仁湘指出:“陶釜的發(fā)明在烹飪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后來的釜不論質(zhì)料和造型產(chǎn)生過多少次變化,它們煮食的原理卻沒有改變。更重要的是,許多其他類型的炊器幾乎都是在釜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改進而成的?!盵7]商周以后,隨著青銅器的發(fā)明及冶鐵技術(shù)的成熟,又有了銅釜、鐵釜等金屬制作而成的釜。當(dāng)鐵器被廣泛使用之時,由于鐵釜制作成本低,而且堅固實用,逐漸成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用具。

《方言》卷九記載:“盛膏者乃謂之鍋?!薄板仭钡脑缙谝饬x應(yīng)該是盛膏器,“膏”即為油脂。如《禮記·內(nèi)則》:“沃之以膏曰淳煞?!弊鲃釉~則有“注油脂使其潤滑”義。如唐韓愈《送李愿歸盤古序》中有:“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于盤兮,終吾生以徜徉。”可見,“膏”經(jīng)常用來潤滑車,以至于車施膏之處“車釭”也被稱為“鍋”了?!斗窖浴肪砭胚€有:“車釭,燕、齊、海、岱之間謂之鍋。”清錢繹《方言箋疏》云:“膏施于車釭,故釭亦得鍋名?!鼻逋跄顚O《廣雅疏證·釋器》云:“凡鐵之中空而受枘者謂之釭?!薄案唷辈粌H用于車,還常常在燒飯時放在鍋里作為傳熱介質(zhì)或調(diào)味料。車釭需要“膏”來潤滑,故車釭可以被稱作“鍋”,而炊具需要“膏”作中介傳熱,故炊具亦被稱作“鍋”,二者異曲同工。此外,由《方言》的“燕、齊、海、岱”(冀魯一帶)可以推測,炊具被稱作“鍋”最初應(yīng)當(dāng)也是北方方言的用法,此時普通炊具的通語應(yīng)當(dāng)還是“釜”。“鍋”作炊具的較早用例是在東晉時期,如《說郛》引徐廣《孝子傳》云:“吳人陳遺為郡吏,母好食鍋底焦飯?!敝档米⒁獾氖?徐廣是東莞姑幕人,即今山東省莒縣一帶。毋庸諱言,北方方言自古以來使用范圍較廣,使用人口較多,可以說是強勢方言。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到人口遷移、語言接觸等影響,北方方言表示炊具的“鍋”逐漸擴展,進而進入通語當(dāng)中,成為普通炊具的稱謂。

3. “釜”“鍋”的典型用法是普通炊具

從“鼎”“鑊”“釜”“鍋”的歷代文獻用例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們的典型用法,具體用例情況如表1。

表1 “鼎”“鑊”“釜”“鍋”歷代文獻用例表

續(xù)表1

朝代文獻鼎用例總計普通炊具鑊用例總計普通炊具釜用例總計普通炊具鍋用例總計普通炊具元全元雜劇2060310339797全元南戲200112177明三國演義310202255西游記12000009898清兒女英雄傳21000853217紅樓夢25000111212

由表1可知,從先秦到明清,“鼎”“鑊”(尤其是“鼎”)的文獻用例都不少見,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炊具卻一般既不用“鼎”也不用“鑊”,而是用“釜”或“鍋”。從先秦開始,“釜”就用來表示普通炊具。到了唐朝,“鍋”開始有了普通炊具的用法,但在唐宋時期,“釜”仍是普通炊具的典型用法。到了元朝,“鍋”基本取代了“釜”,占據(jù)了優(yōu)勢地位。從元朝到明清,一直到現(xiàn)代,“鍋”依然保持其優(yōu)勢地位。面對現(xiàn)代琳瑯滿目的炊煮用具,“鍋”又成為炊煮用具的統(tǒng)稱。從老百姓日常炊具這一用法來看,“釜”與“鍋”用法基本一致,“鍋”的前身應(yīng)當(dāng)是“釜”。大概從元朝開始,“鍋”逐漸取代“釜”,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

總之,關(guān)于“鍋”的前身,有“鼎”說,有“鑊”說。然而,“釜”與“鍋”在形制及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鍋”的前身既非“鼎”也非“鑊”,而是“釜”。此外,還有“釜鍋”一詞可以用來泛指炊具。如《明史·韃靼傳》有:“蕃以金、銀、牛馬、皮張、馬尾等物,商販以緞、布匹、釜鍋等物?!鼻遴嵺啤兑舨肌酚?“昨遇老兵劇窮餓,頗以賣字溫釜鍋。談及音生舊時事,頓足嘆恨雙涕沱?!边@些也都可以說明“釜”與“鍋”關(guān)系之密切。

二、 從語素搭配看“鍋”的前身

因為漢語“語素清晰,詞不清晰”,所以語素研究對漢語研究意義重大,可以從語素搭配的角度入手來看“鍋”的前身。

先來看“鼎”?!岸Α钡纳鐣δ芤部梢栽谝浴岸Α睘檎Z素構(gòu)成的語詞中體現(xiàn)出來,如“鐘鳴鼎食”謂擊鐘列鼎而食,形容富貴豪華。“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奢排場?!叭宥Α敝甘偧央?也可以指豐厚的祭品。“鐘鼎之家”謂富貴宦達之家。以上詞語均可說明“鼎食”之奢華。又如“鼎業(yè)”指帝王之大業(yè)?!岸住笨梢杂脕碇负雷宕笮?也可以用作科舉制度中狀元、榜眼、探花之總稱(以鼎有三足,一甲共三名,故稱)。此外,還有“鼎力推薦”“鼎鼎大名”“人聲鼎沸”“一言九鼎”等耳熟能詳?shù)某烧Z,均可證明“鼎”具有“大”與“重”的核心義。

再來看“鑊”?!拌Z”的形制及功能在由它作為語素構(gòu)成的詞語中也可窺其一斑,如“牲鑊”指古代烹祭牲用的大鍋。如《周禮·春官·大宗伯》有:“視滌濯,蒞玉鬯,省牲鑊,奉玉粢”*鄭玄注:“鑊,烹牲器也?!辟Z公彥疏:“省牲鑊者,當(dāng)省視烹牲之鑊云?!?“湯鑊”指煮著滾水的大鍋。古代常作刑具,用來烹煮罪人。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有:“臣知欺大王之罪當(dāng)誅,臣請就湯鑊”?!拌Z釜”指“大鍋”。如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笨麹并酒》有:“用小麥不蟲者,于大鑊釜中炒之。”*石聲漢注:“鑊釜,大鍋?!贝死拌Z釜”前亦有“大”修飾。

由此可見,由“鼎”“鑊”作為構(gòu)詞語素構(gòu)成的詞語與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關(guān)系并不密切,這也可以間接說明“鼎”“鑊”的基本功能與“鍋”可能不太接近。通過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鍋”的功能與“釜”基本一致?!案迸c“鍋”的隱喻繁衍情況也具有很大的一致性,這同樣也可以說明“釜”與“鍋”的密切關(guān)系:

(1) 由于“釜”“鍋”是典型炊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jù)著不可或缺的地位,以它們作為構(gòu)詞語素的詞語中很多都與“生計、生活”有密切的關(guān)系,這也是二者隱喻繁衍的重要方面。由“釜”作為構(gòu)詞語素的詞語,如“釜中生塵”“釜中生魚”謂生活貧困,斷炊已久?!稗]釜待炊”謂刮鍋有聲,等待燒火做飯,形容生活艱難。由“鍋”作為構(gòu)詞語素的詞語,如“等米下鍋”形容境況很窘迫,“拔鍋卷席”比喻帶走全部家當(dāng),“掃鍋刮灶”謂傾其所有,“砸鍋賣鐵”比喻竭盡所有,“揭不開鍋”謂斷炊??傊?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飲食,飲食又離不開炊具,人們提到生計、生活之時常常會想到飲食,想到飲食之時就會很自然地想到炊具,而炊具的典型成員“釜”“鍋”更容易出現(xiàn)在人們的頭腦中。因此,與“釜”“鍋”等炊具相關(guān)的詞語可以用來喻指“生計、生活”。這是“釜”“鍋”最重要的隱喻繁衍模式。

(2) 鍋的功能是烹飪。提到鍋,也會使人聯(lián)想到其功能——加火烹煮,因此一些以“釜”或“鍋”為構(gòu)詞語素的語詞具有“情況緊急、危險”之義。由“釜”作為構(gòu)詞語素的詞語,如“魚游釜中”謂魚在鍋里游,比喻處境十分危險,有行將滅亡之虞;“釜中之魚”比喻不能久活;“釜魚幕燕”謂生活在鍋里的魚、筑巢在帷幕上的燕,比喻處境極不安全;“釜底游魂”比喻行將滅亡、茍延殘喘的人。由“鍋”作為構(gòu)詞語素的詞語,如“油鍋”常喻險境;“熱鍋上的螞蟻”喻處境艱困、惶急不安的人;“油鍋上的螞蟻”形容心里焦躁、坐立不安的樣子?!案薄板仭钡墓δ苁桥腼?如果有生命之物(如魚、螞蟻等)進入炊具當(dāng)中,則意味著失去生命,意味著被烹煮,它們陷于緊急、危險的境地。

(3) 由于“釜”“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所以它們也經(jīng)常被用于俗語當(dāng)中,形象生動地傳達某種抽象概念。如“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戳鍋漏”指暗中搗鬼的人;“揭鍋”謂掀開鍋蓋,喻揭示結(jié)果或秘密;“連鍋端”喻指全部除掉,徹底解決;“一鍋煮”謂對不同事物不加區(qū)別,一般對待和處理;“一鍋粥”猶一團糟,形容極其混亂。

可見,與“鼎”“鑊”通行于上層社會不同,“釜”與“鍋”則與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筆者認(rèn)為:“鍋”的前身是“釜”,二者形制相似,且使用的人群、社會功用及由“釜”“鍋”的隱喻繁衍(說明二者有著相似的深層隱含義)等都具有一致性。從古至今,炊具典型成員的材質(zhì)特點(普通、經(jīng)濟實惠)及功能特點(一般炊煮)并未發(fā)生過實質(zhì)性的變化,而其稱謂卻發(fā)生了變化。近代前期及以前,炊具的典型成員稱“釜”;從近代后期開始,“釜”逐漸被“鍋”取代。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鍋”已經(jīng)完全取代了“釜”成為炊具的典型成員。

綜上所述,分析詞語的語素搭配關(guān)系不僅可以知道該詞的早期意義,還能夠深入了解語素的意義及其歷時演變情況。語素搭配研究對漢語研究(尤其是詞匯研究)而言,意義重大。以往的研究對語素搭配的關(guān)注遠(yuǎn)遠(yuǎn)不夠,以后應(yīng)當(dāng)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三、 “鍋”與“釜”的同中之異

元明以后,“鍋”逐漸取代了“釜”,成為人們對普通炊具的稱呼?!板仭迸c“釜”在形制、功用,以及隱喻繁衍等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但二者同中又有異,絕非簡單的替換關(guān)系。下面從“釜”和“鍋”的繁衍情況來看二者的不同之處。

1.“釜”“鍋”的繁衍

“釜”和“鍋”除了具有上文提到的相似的繁衍情況外,它們還有著各自不同的繁衍情況。

首先看“釜”。作為炊具典型成員的“釜”,它必然是千家萬戶都在使用的普通炊具,其材質(zhì)必然是最經(jīng)濟實惠的。由于“釜”的材質(zhì)普通又經(jīng)濟實惠,“釜”可以喻指“粗俗、低下”。如“瓦釜”本謂陶制的炊器,在古代可以用作簡單的樂器,后以指粗俗的音樂或平庸的事物;“瓦釜雷鳴”喻庸才顯赫。“釜礫”指瓦釜與砂礫,又可泛指廉賤之物;“戛釜撞甕”謂刮磨鍋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之音。

其次看“鍋”。由于“鍋”是廚房中的重要物品,故以“鍋”作為構(gòu)詞語素所構(gòu)成的一些詞語可以用來代指“烹煮食物”或代指“廚房”。如“熬鍋”指做菜;“燒鍋”可以泛指燒菜做飯;“上鍋”謂烹煮食物,把食物放入鍋內(nèi)燒熟;“當(dāng)鍋”可以指“燒飯、料理炊事”;“開鍋”指起火做飯;“鍋房”“鍋屋”指“廚房”等。

鍋或者鍋底呈黑色,如“鍋灰”是鍋底的煙灰。左齊《喚醒了的山城》中有:“墻壁、門板、竹片也成了我們的標(biāo)語牌,鍋灰、木炭成了墨汁的代用品?!薄板仧煛敝^鍋底上的煙灰。耿簡《爬在旗桿上的人》中有:“石灰刷個白地子,用鍋煙子寫標(biāo)語。”還有“鍋底”謂鍋的底部與煙火直接接觸的一面,顏色漆黑。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中有:“滿天烏云,陰得如鍋底一般?!庇纱艘伯a(chǎn)生了一些隱喻。如“鍋鐵臉”謂青黑臉皮;“黑鍋”比喻不白之冤,“背黑鍋”比喻蒙受冤屈或代人受過。

由“鍋”作為構(gòu)詞語素,還可以構(gòu)成像鍋一樣的東西的詞語,分為兩種情況:第一,外形與鍋具有相似性。人駝背,其形狀猶如鍋一般,因此駝背也可稱為“羅鍋”或“背鍋”。第二,功能與鍋具有相似性。如“煙袋鍋”(也作“煙鍋”)謂裝在旱煙袋一頭的金屬的碗狀物;“旱煙鍋”謂旱煙袋。

2. 差異的原因

筆者在另一篇文章中認(rèn)為:“語言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即使是同一種現(xiàn)象在古今漢語中的表現(xiàn)也可能不盡相同?!盵8]造成“釜”和“鍋”的這些不同,是由于古時“釜”雖然是日常生活必需的普通炊具,但它一般不用作炊具的泛稱。“釜”的材質(zhì)較普通,因此可以喻指“粗俗、低下”。而“鍋”卻逐漸成為炊具的泛稱,比如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煮食工具都可以叫“鍋”,或者在“鍋”的前面加上修飾語,構(gòu)成“蒸鍋”“炒鍋”“高壓鍋”“平底鍋”“電飯鍋”等。作為泛稱的“鍋”,其材質(zhì)可好可壞,就無法引申出“粗俗、低下”義了。另外,泛稱的“鍋”也大大增強了其使用范圍,在人們的認(rèn)知中也更加根深蒂固,從而產(chǎn)生了諸如“烹煮食物”“廚房”“黑鍋”“像鍋之物”等“釜”所沒有的隱喻繁衍。

所以,“鍋”作“炊具”其前身為“釜”,元明以后,“鍋”逐漸取代“釜”成為普通炊具的稱謂。然而“鍋”并非是對“釜”的完全替換,二者同中有異。

四、 余 論

由表1可見,雖然歷代“鼎”“鑊”(尤其是“鼎”)的用例都不少見,但幾乎沒有用作普通炊具者(尤其是“鼎”)。然而現(xiàn)代閩方言(如福州、雷州、???、建甌、廈門話等地)有將普通炊具稱為“鼎”者[9],吳方言(如寧波話等)、客家方言(如梅縣話等)、粵方言(如東莞話等)有將普通炊具稱為“鑊”者[10]。方言是語言的活化石,由此讓人感覺“鍋”的前身也可能是“鼎”或“鑊”。通過調(diào)查和分析,筆者認(rèn)為:用作普通炊具的“鼎”或“鑊”應(yīng)該一直都是方言用法,從始至終都并未進入通語當(dāng)中。炊具是基本詞匯中的成員,具有極大的穩(wěn)定性,因此“鼎”或“鑊”在這些方言當(dāng)中一直沿用至今。隨著現(xiàn)代物質(zhì)文明的發(fā)展,炊具的種類越來越多,共同語中也產(chǎn)生了很多新生的炊具名稱。對于這些新生的名稱,閩方言、吳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等也是用“鍋”作為中心詞,如“電燉鍋”“高壓鍋”等,這是共同語對方言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鍋”可能也會慢慢取代方言用法。此外,方言調(diào)查及翻檢各類方言詞典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方言有“鼎”“鑊”作普通炊具的用法,而“釜”卻基本沒有作普通炊具的用法*僅揚州部分地區(qū)方言稱覆盆形的鍋蓋為“釜冠”,似乎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普通炊具亦不稱“釜”。,這也間接說明了“鍋”是在共同語的層面對“釜”的替換,“鍋”的前身應(yīng)當(dāng)是“釜”。

[ 1 ] 梁冬青. “鼎”“鑊”“鍋”的歷時演變及其在現(xiàn)代方言中的地理分布[J]. 古籍整理研究學(xué)刊, 2000(4):23-26.

[ 2 ] 徐時儀. 鼎、鬲、釜、鑊、鍋的演變遞嬗考察[J]. 湖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02(2):1-4.

[ 3 ] 王紹峰. 說“鍋”及其他[J]. 阜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02(5):4-5.

[ 4 ] 李福唐. 近代漢語常用詞鍋、鑊考[J]. 理論界, 2009(2):148-149.

[ 5 ] 周海鷗. 食文化[M]. 北京: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 2011:9.

[ 6 ] 王學(xué)泰. 中國飲食文化簡史[M]. 北京、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 7 ] 王仁湘. 飲食與中國文化[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0.

[ 8 ] 楚艷芳. 試論漢語外來詞音節(jié)語素化現(xiàn)象[J]. 沈陽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4(2):230-233.

[ 9 ] 李榮. 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第五卷[Z].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4309.

[10] 李榮. 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第六卷[Z].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6282.

【責(zé)任編輯 劉曉鷗】

Study on “Guo(鍋)”: Also on Importance of Study on Morpheme Collocation of Chinese Vocabulary

ChuYanfa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Hangzhou 310018, China)

The cases and morpheme collocation of “Ding(鼎)”, “Huo(鑊)”, “Fu(釜)”,“Guo(鍋)” are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literatures. It considers that, the predecessor of “Guo(鍋)” is “Fu(釜)”. After Yuan and Ming dynasty, “Guo(鍋)” has been took the place of “Fu(釜)” gradually. On conformation, function and metaphor multiply, “Guo(鍋)” and “Fu(釜)” is consistent. But there are stil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not a simple substitution.

“Guo(鍋)”; morpheme collocation; Chinese vocabulary

2016-07-03

201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重大項目(14ZDB093)。

楚艷芳(1982-)女,河北陽原人,浙江傳媒學(xué)院講師,博士。

2095-5464(2016)05-0617-05

H 139

A

① 《周禮·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鑊以給水火之齊?!睂O詒讓《周禮正義》:“注云‘鑊所以煮肉及魚、臘之器’者,《說文·金部》云:‘鑊,鑴也。’《淮南子·說山訓(xùn)》高注云:‘無足曰鑊。’《士冠禮》鄭注云:‘煮于鑊曰亨?!帧短厣伿扯Y》‘亨于門外東方,西面北上’。鄭彼注云:‘亨,煮也。煮豕、魚、臘以鑊,各一爨?!渡倮勿伿扯Y》有羊鑊、豕鑊。是鑊為煮肉及魚、臘之器也?!?/p>

猜你喜歡
炊具語素方言
方嚴(yán)的方言
方言
炊具市場的新玩法與新賽道
論炊具的質(zhì)量檢測與市場環(huán)境的關(guān)聯(lián)性
《最低入門等級音節(jié)、漢字、詞匯表》語素和語素義分析
多義語素識別及教學(xué)探討
——針對對外漢語語素教學(xué)構(gòu)想
說說方言
留住方言
化學(xué)知識在廚房中的運用
語素的判定、分類及語法單位關(guān)系研究述評
西安市| 洞头县| 沛县| 勃利县| 大化| 贡觉县| 萝北县| 阿图什市| 德庆县| 泊头市| 乐昌市| 游戏| 磴口县| 桐庐县| 黄冈市| 潢川县| 永定县| 平原县| 凤凰县| 绵阳市| 靖安县| 赞皇县| 云南省| 南丰县| 西乌| 清涧县| 犍为县| 龙井市| 施甸县| 安徽省| 平乐县| 承德县| 稻城县| 通化市| 浦北县| 清河县| 旌德县| 饶平县| 临桂县| 栖霞市| 新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