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瑞彬
摘 要: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但書法的觀察仍帶有不精確性和模糊性。入門的第一口奶是非常關健的!提升書法入門的策略是讓學生學會觀察。
關鍵詞:書法入門;觀察指導;技術指導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當中國文化開始以書面的形式積累傳承時,也便有了書法藝術的萌芽和發(fā)展。作為一個中國人,繼承和發(fā)揚這一民族文化遺產(chǎn)有當仁不讓之責,而這又必須從小做起。
中小學學生的心智發(fā)育大部分不是太成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但沒有智能開發(fā)和指導培養(yǎng),很大程度上仍帶有不精確性和模糊性。因此在書法教學中,學生觀察字形時往往只看到字的粗略輪廓,或只看到字中比較突出的部分,很少能注意隱蔽的地方和細節(jié)的地方,寫字起步時常出現(xiàn)減筆、增筆,不注意筆順,忽視字的寬窄、大小、比例及筆畫的連接,筆畫搭配的位置,因而寫出來的字往往是比例失當,筆畫失所。
面對初學書法的學生,如何吃好入門的第一口奶是非常關健的!我通過調(diào)查分析研究,書法老師若一開始就對學生講逆鋒起筆、中鋒行筆、藏頭護尾等等技法,結(jié)果是學生先入為主、不動腦筋、懶惰的、概念的書法思想,認為書法就是藏頭護尾、中鋒行筆、筆筆中鋒、什么順起逆收……在以后的學習中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養(yǎng)成慣性寫字,按老師講的套路概念化模式化的寫字。寫字前從不做細致的觀察、分析;不看字、也不會看字;寫不好字;感覺書法好難;技法好神秘!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fā)展、影響了書法的傳承發(fā)揚和光大……
綜上所述的問題,我對學生書法入門指導實踐中的經(jīng)驗,是針對性進行了的教學改革,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現(xiàn)提出幾點和同仁商榷。
首先,低年級的書法教學入門的第一課不應是教學生某個字怎么寫,某一筆怎么寫,而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指導學生如何有效的觀察,讓學生學會觀察。寫字之前觀察什么、怎么觀察、觀察那些點,養(yǎng)成先觀察再根據(jù)看到的結(jié)果寫字的良好習慣??炊紱]看清楚,那你在寫什么?怎么寫?結(jié)果呢?你也知道是不會寫準確的!
至于觀察方法,因人而異。我的作法是:
(一)分階段學習,分階段、給任務的“區(qū)部一點”觀察法
1.我給學生教書法藝術的觀察方法是分書體、分階段、給任務的“區(qū)部一點”觀察法。因為大家知道,書法從字體上分為真、草、隸、篆。書法的學習繞不過筆法、字法、墨法、章法四大塊。歷代的碑帖浩如煙海,里面的知識點多如牛毛,提起某碑、某帖、某人都夠我們一輩子去鉆、去研。
2.不同學習階段,給學生要有明確的觀察任務和重點。圍繞重點,引導并指導學生,認真細致的觀察??茨睦??看啥?咋看?看到什么?每次任務小一點,一個點足矣。這樣學生易弄懂、弄通。切忌貪大求多,囫圇吞棗,走馬觀花,一知半解的走過了!
例一,行書入門的筆法是學習的重點,筆鋒是學習的關鍵。起、行、收的完成又是筆法學習中繞不開的點。觀察的重點是筆鋒在某一橫畫的起筆中是怎樣行走的,筆鋒的方向發(fā)生了那些改變,有幾個動作才能完成這個橫畫的起筆。行筆時又有那些提按動作,收筆時筆鋒方向有何改變,用了哪幾個動作?出鋒還是回鋒?出到上、中、下那個方位?回到什么位置?古人臨帖之前要“審帖”,審:象追問犯人一樣追問。一個點一個點的追問。
例二,空間是字法的學習的關鍵也是核心。處理結(jié)體的辦法因人而異,不管長的方的扁的,核心是空間,都是圍繞著空間展開的。王羲之《蘭亭序》中有十五個“之”字,看什么——看空間??醋值臋M線與橫線的空間關系、疏密關系、長短關系、粗細關系……橫畫與豎畫的分割關系、分割點的位置、撇捺的斜度、分割點……左右結(jié)構中左部和右部的關系、上下結(jié)構中上部與下部的關系……總之,都是空間關系。
所以,觀察的時候一定要有重點,要細,找準古人精髓。觀察不細不精準,臨寫時就更無法接近原作。理解上也要細,要與古人神會。
(二)比較觀察階段
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有一定基礎和方法,就可用比較觀察法。
1.橫向比較法。在同一個字中或同一個帖中,比較典型的橫、豎、撇、捺筆畫有幾種,每種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差異點在什么地方?加強理解,幫助更好的記憶、操作!
2.縱向比較法:
學生掌握了某個碑帖,學其他碑帖時就可運用縱向比較觀察法。如學了《曹全碑》后,就可比較學習《禮器碑》、《史晨碑》。同是“蠶頭雁尾”、差異點在哪?動作變化在何處?比較結(jié)體上的長扁方圓?!独畋谀怪尽贰对瑯E墓志》比用筆上細節(jié)變化,王羲之、虞世南、歐陽詢、米芾等比筆法變化等。
(三)發(fā)展觀察法
學習逐漸深入,教師由“扶”轉(zhuǎn)到“放”,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經(jīng)驗主動尋找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我的經(jīng)驗是:在給高年級、有基礎的學生新帖時,先從點畫開始,讓學生先找點觀察,一邊記錄。然后,每個同學發(fā)言,交流看到的點和觀察后的理解心得。記在筆記上,或標在帖上。這樣彌補和刺激個別粗心和觀察不到位的同學。
觀察是為了操作,正確精準的操作。避免“任筆由體,聚墨成形,心昏擬效之方,手迷揮運之理”。觀察到位之后,雙鉤、填墨、體會用筆,再單鉤,體會結(jié)體的規(guī)律,墨法變化,然后對臨,背臨,最后意臨,接軌創(chuàng)作,走向成功!
其次,書法入門除指導觀察還要注意實際操作和理論的指導。還要注意:
1.技術上的支持。對某些筆畫,在找到觀察點但寫不出來,這時教師要提供技術支持,進行示范,解決技術上的困難。
2.理論上的支持。隨著學習的深入開展,同學們就有了這樣、那樣的疑惑?;蛎鎸糯鷥?yōu)秀的書論等不能理解的疑問時,教師要耐心細致的解釋,讓學生如受提醐灌頂,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