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聯(lián)理論觀照下的語言符號隱喻象似性*

2016-11-15 02:46劉瑾華先發(fā)
江淮論壇 2016年2期
關鍵詞:相似性隱喻關聯(lián)

劉瑾 華先發(fā)

(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武漢433000)

關聯(lián)理論觀照下的語言符號隱喻象似性*

劉瑾華先發(fā)

(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武漢433000)

本文以Sperber&Wilson在認知語言學中提出的關聯(lián)理論為基礎,從隱喻象似性的概念、特征、關聯(lián)闡釋及當代價值四個方面,對關聯(lián)語境下交際話語中產(chǎn)生的語言符號隱喻象似性進行解碼,認為所指與符號語言之間的認知關聯(lián)能提高話語經(jīng)濟效度,創(chuàng)造語言交際中的最佳關聯(lián),闡釋交際話語中的煩瑣問題。這對我們深刻認識未來人文學科的發(fā)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關聯(lián)理論;隱喻象似性;符號特征;最佳關聯(lián);當代價值

引言

語言符號象似性問題近年來備受國內(nèi)外學者關注,但基于關聯(lián)理論背景下的語言符號隱喻象似性研究較少。其中象似性的研究對認知語言學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Bolinger,1977[1];Lakoff &Johnson,1980[2];Haiman,1985[3];Taylor,2002[4]; Ungerer&Schmid,2003[5];許國璋,1988[6];沈家煊,1993[7];杜文禮,1996[8];林書武,1995[9];王寅,1999[10]等)。象似性的研究范圍分為兩類,一類是對語言內(nèi)部的象似性研究,一類是對語言外部拓展的象似性研究。[11]本文屬于第一類的研究范疇,將認知語用學中的隱喻、關聯(lián)理論與象似性結合,挖掘認知語言學視角下隱喻象似性的內(nèi)部機制,建立經(jīng)濟化認知模式。國內(nèi)關于隱喻象似性專門的研究不多,張鳳與高航首次在國內(nèi)闡釋了隱喻象似性的概念[12];李鑫華對隱喻象似性的概念進行了初探性研究,并認為隱喻象似性的認知基礎是來源于對實踐的體驗。[13]本文認為語言符號和人的認知體驗有關聯(lián)性,除了語言符號表征的關聯(lián),還包含語境下的關聯(lián)。關聯(lián)理論對語言符號的推理假設過程和對語言符號相似性認知的過程是一個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話題。本文優(yōu)先考慮隱喻象似性在交際話語中的體現(xiàn),探討隱喻象似性語言內(nèi)部機制與外部表現(xiàn)形式之間的關聯(lián),揭示隱喻語言深層結構的意義與其所指的關聯(lián),進一步闡述隱喻象似性對話語語境、文化及說話人認知能力的影響。

一、何謂隱喻象似性

(一)象似性

查理.皮爾斯(Charles S.Peirce,1932)[14],美國哲學家、符號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最早提出了象似性問題。許國璋在國內(nèi)首先將“iconicity”譯為“象似性”,學者們對這個詞語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定義。大部分都是將象似性與傳統(tǒng)語言學界語言的任意性進行比較區(qū)分,從而推出大致意義,強調(diào)語言符號與意義之間是非任意的、有理據(jù)的。本文擬采用王寅對象似性的定義,王寅從狹義和廣義分析了象似性,狹義的理解是“臨摹現(xiàn)實世界的客體,僅相當于皮爾斯所說的映像符號(Image Icon)”,廣義的理解是象似性所指范圍較廣,等于我們常說的“理據(jù)性”、”非任意性”,象似性主要研究語言符號的內(nèi)容與形式之間的關系,而不僅僅只是象形文字般的臨摹這個客觀世界,象似性從認知語言學角度進一步提出語言形式映射出了人的心智、經(jīng)驗方式及認知規(guī)律。[15]對上述象似性的定義可作如下圖解:

圖一:狹義定義:

如圖一所示:狹義的象似性定義即語言對客觀世界的所指事物直接通過表征形式轉化為語言符號,而語言符號和所指之間具有很直接的相似性。

圖二:廣義定義:

如圖二所示:語言所指的事物由于主體的復雜性,主體對事物進行認知加工后,映照出需要根據(jù)相關背景進行剖析的語言符號。而語言符號所指和最終的深層語言符號結構之間的關系是非任意性的,而是有理據(jù)性存在的,這就是廣義的象似性。廣義的象似性中,所指、語言符號、認知能力與人的關系密切。

(二)隱喻象似性

本文主要從認知角度探討隱喻象似性的定義,Lakoff和Johnson(1980:4)從認知角度提出了概念隱喻,并認為隱喻不單是傳統(tǒng)的一種修辭手法。Lakoff和Johnson從以下五個方面指出隱喻概念的內(nèi)涵:(1)隱喻是一個概念,不是具體的詞;(2)隱喻的功能不僅是為了尋求一種語言的藝術美,更是為了理解一些概念;(3)隱喻不僅僅建立在相似性基礎之上;(4)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處處使用隱喻,而不僅被一些特定的學者使用;(5)隱喻是人類不可避免的思維和推理過程,遠遠超過其僅作為修辭語言的功能。[16]Lakoff和Johnson(1980:5)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隱喻的定義:“隱喻的本質即用事物A去理解和體驗事物B?!盳oltan?Kovecses進一步將隱喻定義為“用概念領域A去理解概念領域B,即是尋找兩個概念領域對應的相似性映射過程,這2個概念領域分別是源領域和目標領域。人們通過理解目標領域的方式來理解源領域”。[16]由此可看出,隱喻象似性是建立在相似性基礎之上又可創(chuàng)造相似性的過程。隱喻象似是指在概念映射系統(tǒng)下的某概念與另一概念的映射過程,也包括這兩種概念下的認知映射過程。縱觀目前為止的隱喻象似性定義大都與認知語言學家Lakoff和Johnson的定義略同。綜上所述,本文用簡圖描述隱喻象似性的定義(如下圖):

如圖所示:隱喻象似性即從概念領域B通過系統(tǒng)性的認知映射尋找或者建立相似性而傳遞給概念領域A的認知推理過程。概念領域A經(jīng)過概念領域B映射其自身的內(nèi)涵元素而具有與概念領域B的相似性元素,從概念領域B到概念領域A的認知過程也是隱喻象似性強調(diào)的認知隱喻過程。

二、隱喻象似性語言符號之特征

隱喻象似性的語言符號特征具有創(chuàng)造性、相似性與抽象性等特點。

(一)語言相似性

隱喻象似性的基礎是兩個概念領域的相似性,源概念領域映射其部分或者全部特征到目標概念,這些映射即兩個概念領域的相似性,也即兩個領域的認知過程。

“沉默是金”,金子作為表征物,一般詞典的義項之一為“比喻寶貴”,人的認知經(jīng)驗提到金子也會聯(lián)想到“寶貴的、貴重的”,“沉默”的深層次含義通過金子表達出來。

隱喻的象似性通過認識客觀世界而形成的語言符號,經(jīng)認知尋找源域和目標域之間的相似性,對源域和目標域進行加工認知,達到認識語言深層符號的文化和意義,找到隱喻與思維之間的聯(lián)系,而不指隱喻詞匯上單層次的相似性。隱喻作為連接源域和目標域的橋梁,也即尋找源域和目標域相似性的過程。[17]隱喻象似性通過各種符號之間的表征體現(xiàn),有些相似性是顯性的,有些是比較抽象的,需要通過認知來推理。

(二)概念創(chuàng)造性

Lakoff和Johnson提出兩個不同的概念領域有可能本質上就有相似性,有些需要通過推理認知去創(chuàng)造相似性,有助于目標領域內(nèi)涵的理解。通過一系列的例子說明了解隱喻即要了解目標域和源域的系列映射,而這些映射的出現(xiàn)是非任意性的,是需要人類通過認知創(chuàng)造兩個領域之間的關聯(lián),為了達到一定的意圖而去創(chuàng)造一定映射,比如“時間就像是一頭野驢啊,跑起來就不?!薄r間和野驢之間本沒有相似性,野驢就是語言符號的映射及表征,通過后面的一句解釋“跑起來就不?!?,是通過作者創(chuàng)造“時間”和“野驢”的隱喻象似性關系展現(xiàn)出來的。

(三)抽象性

所指與語言符號之間的相似性創(chuàng)造了語言符號的象似性,為認知語言學的發(fā)展掀開了新的一頁。皮爾斯根據(jù)符號和它們的對象之間的關系,把符號分為三類:象似符(icon)、指標符(index)和標志符(symbol)。皮爾斯將象似符分成三類:影像符(image)、圖表符(diagram)和隱喻符(metaphor)。在以上三類象似符中,影像象似符和圖表象似符都有對應的表征物,前兩者都可以直觀地找到表征物,而隱喻象似性的抽象程度最高。象似符分類中,隱喻象似符比前兩類復雜,而皮爾斯也是較少提及。隱喻和影像及圖表不同,隱喻的意義主要通過表征物和符號對象之間的相似性來表達。表征物(即隱喻)的代表性特征,不是在其本身中明顯可見的,而是從隱喻指向的相似關系來理解,隱喻象似性是一個人類認知的思維過程,并從隱喻象似性的具象思維、意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三個角度進行闡釋。[18]隱喻象似性是通過第三方的具有相似性對象(隱喻)的介入,讓人們更好地對語言符號和思維模式進行解讀。

三、隱喻象似性的關聯(lián)闡釋

(一)關聯(lián)理論與隱喻象似性的關系

法國認知心理學家Dan Sperber和英國語用學家Wilson在1986年合著的《關聯(lián)性:交流和認知》一書中提出了關聯(lián)理論。他們認為關聯(lián)理論屬于“會話者內(nèi)心的心理語言符號解碼機制”[19],隨后有學者在國內(nèi)對“關聯(lián)理論”中的推理假設、最佳關聯(lián)性原則和關聯(lián)理論對交際會話的影響程度進行了述評。[20]關聯(lián)理論中的推理假設和語境對話語隱喻的交際效果產(chǎn)生影響,說話人發(fā)出語言的隱喻象似性越強,越需要聽者尋找話語最佳關聯(lián)性,“Sperber和Wilson用關聯(lián)理論解釋了會話語言中的隱喻象似性現(xiàn)象,指出隱喻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和運用過程即是尋求最佳關聯(lián)獲得最佳語境的途徑?!盵21]

例(1):菊花到死猶堪惜,秋葉雖紅不耐觀。——戴復古《懷徐淵子》

如下圖所示,詩人借菊花與秋葉的概念認知,抒發(fā)自己對節(jié)氣高尚之人的贊美,菊花顏色素雅,但經(jīng)得起寒霜,凋謝之時亦令人更加珍惜;秋葉顏色紅火,卻經(jīng)不起人們的欣賞。詩人借助對兩種不同概念的認知,將自己想要表達之意通過概念B映射出來,在兩者中建立了認知的關聯(lián)。如下圖顯示的其中一組隱喻象似性的深層結構關系:

如圖所示的是兩個概念領域對應的一系列的映射,“菊花”中的概念元素是一直存在于人們的認知中的,兩個概念領域的元素具備相似性,詩人通過源領域“菊花”的概念進行隱喻映射。同理“秋葉”中的“顏色艷麗、凋謝快”等概念元素映射到目標領域“名噪一時之人”的概念里,形成了兩個概念之間的隱喻象似關聯(lián)。

例(2):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縷衣》

上圖中從關聯(lián)理論的深層結構可以看出,本體、源域和喻體“金縷衣、花開”被人類認知的相似性關聯(lián)的概念領域A創(chuàng)建了相同的概念元素,人們認知理解此詩歌主題的過程來源于概念領域B所含的元素,通過對兩個概念領域的關聯(lián)性解讀,用藝術的手法勸導少年應該“珍惜時光,積極進取”。

由此可見,隱喻象似性通過語言符號之間的相似性映射出語言的思維方式,不具有任意性,人們可以通過對外在客觀世界的認識而推理聯(lián)想到語言符號的深層含義。

(二)最佳關聯(lián)在隱喻象似性的書面表征及其映射

關聯(lián)理論認為人類的交際行為是有意圖的認知活動,是一個遵循關聯(lián)原則,對交際話語和交際活動進行推理的過程。人們之間的交際活動建立在共有的語境背景下,其實質是獲取最佳的關聯(lián)性。人類的認知交流是用最小的努力來獲得最佳的語境效果(Sperber&Wilson)。隱喻象似性通過尋找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相似性而進行交際,對話語進行認知的過程就是揭示話語的真正意圖,隱喻不是字面上理解的意思,而是需要交際雙方通過推理聯(lián)想而進行。

例(1):母親,是一本讀不完的書。父親是一坐永不倒的山。母愛是文學和音樂的永恒主題,樂師以母愛為題,彈奏的曲調(diào)清柔幽美,余韻綿綿。父愛如石,堅定地站在我身邊保護我,使我不在人生路上一再跌倒。

主體:母親,父親,母愛,父愛

最佳關聯(lián):“讀不完”,“永不倒”,“清柔幽美”,“余韻綿綿”,“堅定”

喻體:書,山,主題,石

映射:對父母深厚的愛意及對父母崇高偉大的形象的贊揚,通過人們對喻體的認知,更加形象地展現(xiàn)了母愛的無比溫馨和父愛的偉大。

例子中的最佳關聯(lián),即銜接主體和喻體相似性的語言符號元素,其映射表征明示在語句中。隱喻象似性通過主體與喻體間的相似性及人們對喻體客觀世界的認知,通過映射語言符號形象的表征讓讀者能夠輕松地聯(lián)想推理出作者的深層表達含義。

例(2):詩歌是人類思想的風帆和思維的馬達。思想源于腦而發(fā)于心,心勁是世界上馬力最大的動力。

主體:詩歌,思想,思維

最佳關聯(lián):保護航船前行的重要力量,帶動運轉的核心

喻體:風帆,馬達

映射:詩歌,思想,思維通過對“風帆”和“馬達”的形象性描述,將詩歌對人類思想和思維的作用表達得非常形象。

從深層結構看,兩種概念領域中的最佳關聯(lián)是指以上主體和喻體之間的共有認知元素,通過推理隱喻象似性的最佳關聯(lián)性中的“相似性認知元素”橋梁,進一步闡述詩歌對人類思想和思維的重要性。

因此,在書面表達中通過人們對已有的經(jīng)驗的認知與聯(lián)想,兩種具有相同認知元素的最佳關聯(lián)能夠有利于語言符號的深層含義的直接表達。

(三)關聯(lián)語境下的隱喻象似性交際話語映射

Sperber和Wilson從認知語境視角重新闡釋語境是更為動態(tài)的,是一個心理結構體(psychological construct),是一個認知思維的變化過程,是人們在交際中由于個體經(jīng)驗和經(jīng)歷的不同而產(chǎn)生的對客觀世界的不同認識。這種動態(tài)的語境不是事先給定的,而是在交際對話中根據(jù)當時的情景而變化產(chǎn)生的,這些變化都是為了滿足最佳關聯(lián)的需要,用最經(jīng)濟的語言形式形成最佳關聯(lián)信息。

人類新的認知建立在對已有認知的基礎上,通過已知信息闡釋未知信息。[22]共有的認知語境是儲存在大腦中的概念表征,是人們對世界假設的集合,在對語符作初始性理解后,結合認知語境通過演繹邏輯規(guī)則可產(chǎn)生交際意義。[16]Sperber和Wilson從認知語境視角闡釋隱喻,隱喻依賴其交際話語的認知語境,根據(jù)他們提出的關聯(lián)原則,隱喻是自由談話中的隨意交際話語形式(Sperber&Wilson)。[23]

例如:看見阿多站在那里笑嘻嘻地望著外邊的女人吵架,老通寶的臉色就板起來了。他這“多多”頭的小兒子不老成,他知道。尤其使他不高興的,是多多也和緊鄰的荷花說說笑笑。“那母狗是白虎星,惹上了她就得敗家”——老寶通時常這樣警戒他的小兒子?!堋洞盒Q》

此文中老寶通用“母狗”暗指“荷花”這位女性,由于聽話人和說話人有共同的語境背景,對“母狗”的寓意有相同的認識,加之文中說話人和聽話人所生長的環(huán)境相同,對”白虎星”的心理認識一致,因此關聯(lián)語境下的認知為雙方的理解創(chuàng)造了認知背景。這樣的認知語境是建立在說話人與聽話人共有的認知語境下,用最經(jīng)濟的語言創(chuàng)造了最佳關聯(lián)。

由上可看出,交際話語中的最佳關聯(lián)對于說話人來說,說話人為了達到交際的意圖,避免非語境內(nèi)的人聽到說話內(nèi)容,體現(xiàn)了說話的藝術。在推理最佳關聯(lián)過程中的話語語境是一個動態(tài)的系統(tǒng),推理過程要根據(jù)語境的變化而改變,必須借助語境要素進行顯性的推理。[24]

因此,認知語境在關聯(lián)理論中起到?jīng)Q定作用,交際雙方對認知語境越熟悉,推理就越容易,話語交際就越簡單,也越容易獲取最佳關聯(lián)信息。

四、關聯(lián)理論下隱喻象似性的當代價值

(一)翻譯的認知途徑

“關聯(lián)理論”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研究,大致分為:關聯(lián)理論與語用學、教學、翻譯、認知心理學等研究。隱喻象似性與翻譯都是一種思維認知過程,兩者有相似又有區(qū)別。張美芳用圖型模式描繪譯者在隱喻翻譯中的思維過程,探討了如何解碼譯者思維認知過程的圖型模式。[25]將隱喻象似性思維模式運用并指導翻譯實踐,有利于分析譯者在兩種語言翻譯中的隱喻概念領域的認知模式,通過隱喻象似性的相似性和抽象性特征,將原文的概念領域全面系統(tǒng)地映射到譯文,以期能為譯者提供新的翻譯認知途徑。除了對翻譯實踐有指導作用,對翻譯教學同樣起到一定的引導,翻譯不僅是對兩種語言符號的轉換,同時是對兩種思維模式的轉換,因此在翻譯教學中著重學生對語言符號思維過程的認知能力培養(yǎng),多角度思考作者、譯本、譯入語與目的語之間的關系。

(二)開創(chuàng)思維的方法論

隱喻象似性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特征,對于不同概念領域可以創(chuàng)造相似性,尤其是創(chuàng)造跨領域的概念相似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創(chuàng)新,為人類的研究開創(chuàng)思路,豐富認知語言學的內(nèi)容。

關聯(lián)理論下隱喻性象似性研究的不斷深入,已經(jīng)從單一的語言符號研究深入到語言符號所代表的認知語境及語言符號心理過程變化的研究。隱喻象似性通過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這個媒介來體現(xiàn)語言符號與人類思維之間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是非任意性的,建立在主體思維與客觀世界認識的基礎之上。隱喻象似性的方法論為人類文明社會發(fā)展提供便捷,為問題解決提供一條新思路。

五、結語

本文從隱喻的語言符號的深層結構出發(fā),多維度地探尋兩個不同概念領域之間的認知相似點,建立語言符號下的隱喻象似性的最佳關聯(lián),為語言符號與所指之間創(chuàng)建認知模式。本文從關聯(lián)理論的書面語言符號和交際話語語言符號解釋了隱喻象似形成的原因,通過分析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性以及對語言符號進行的認知加工,探索隱喻象似性的內(nèi)在結構與關聯(lián)性理論之間的關系。此外,隱喻象似性與語言符號之間的最佳關聯(lián)促進了其他學科的發(fā)展,比如對翻譯中的“對等翻譯”的實現(xiàn),可以運用隱喻象似性的關聯(lián)理論探尋原文與譯文之間的認知相似性,原文的文化和意義通過譯文相似的語言或文化映射,讓翻譯更加貼近原文等。因此,關聯(lián)理論下的隱喻象似性研究是未來的人文學科研究和社會發(fā)展的新航標。

[1]Bolinger,D.Meaning and Form[M].London:Longman Company,1977.

[2]Lakof,f 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4

[3]Haiman,J.Iconicity in Syntax TSL6[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85.

[4]Taylor,J.Cognitive Grammar[M].Oxford:OUP, 2002.

[5]Ungerer,F.&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6]許國璋.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問題——語言哲學探索之一[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8,(3):2-10.

[7]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問題[J].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3,(1):2-8.

[8]杜文禮.語言的象似性探微[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1996,(1):60-65.

[9]林書武.隱喻與象似性簡介[J].國外語言學,1995,(3):40-42

[10]王寅.論語言符號象似性[J].外語與外語教學, 1999:4-8.

[11]盧衛(wèi)中.語言象似性研究綜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1,(6):840-849

[12]張鳳,高航.語言符號的圖表象似性與隱喻象似性[J].山東外語教學,2003,(3):17-23

[13]李鑫華.隱喻象似初探[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2):70-73

[14]Peirce,C.S.Philosophical Writings[M].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2.

[15]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6]Zoltan?Kovecses.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3-7

[17]王文斌,再論隱喻中的相似性[J].四川外語學報,2006,(3):125-130.

[18]孫影,成曉光.隱喻象似性的三維闡釋[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114-117

[19]張亞非.關聯(lián)理論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03):9-16

[20]曲衛(wèi)國.也評“關聯(lián)理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02):9-13.

[21]于飛,張紹杰.語言符號“任意性”與“象似性”辨證[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133-138

[22]孫毅,周婧.漢英友誼認知隱喻啟悟詮索[J].江淮論壇,2015,(5):166.

[23]Sperber 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Cogni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4]曠戰(zhàn).跨文化交際意圖與語境要素的認知激活[J].江淮論壇,2014,(2):186-189.

[25]張美芳.圖式分析隱喻翻譯中的認知過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5,(5):43-46

(責任編輯黃勝江)

H0

A

1001-862X(2016)02-0174-006

本刊網(wǎng)址·在線雜志:www.jhlt.net.cn

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2015]3022號)

劉瑾(1986—),女,湖北仙桃人,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華先發(fā)(1953—),湖北新洲人,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

猜你喜歡
相似性隱喻關聯(lián)
一類上三角算子矩陣的相似性與酉相似性
不懼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數(shù)“關聯(lián)”題的剖析與拓展
淺析當代中西方繪畫的相似性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活的隱喻》
“一帶一路”遞進,關聯(lián)民生更緊
奇趣搭配
智趣
低滲透黏土中氯離子彌散作用離心模擬相似性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