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的顏寧就是傳說中“別人的老師”:眉清目秀,課講得極好,寫論文堪稱神速,團隊科研水平世界一流。她進入大眾視野,是因為一項出色的科研成果:2014年,顏寧帶領團隊在世界頂級科學雜志《自然》上發(fā)表成果,在全球范圍內首次描繪出GLUT1葡萄糖轉運蛋白的三維結構。這項研究被描述為“餓死癌細胞”。
她從小成績優(yōu)異,1996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大三暑假,她進入饒子和教授的實驗室接受了初步的結構生物學訓練,并申請出國留學。
顏寧給施一公寫了一封英文信,言簡意賅地列舉出自己的成績,結尾說:“我在各方面都很出色……申請出國很浪費時間,如果普林斯頓大學錄取我,我就不再花精力申請別的學?!笨赡苁沁@封牛氣沖天的信“震”住了施一公,他從普林斯頓打電話面試了顏寧,顏寧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的錄取通知。
2007年初,清華大學醫(yī)學院邀請她回母校任教。她欣然答應,成為清華大學當時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
聚
焦
顏寧曾表示,成功的背后是正確的選擇和艱辛的努力:“第一是因為我數學不好,第二是我性子很急不太適合做發(fā)育方面的研究,第三我覺的我的分析能力很強?!痹诔浞址治隽俗约旱膬?yōu)缺點之后,顏寧選擇了結構生物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教授。剛進實驗室的時候,面對繁重的科研壓力,她積極努力,沒有退縮,每天只睡6個小時,做夢的時候想到的都是實驗,與別人談話的內容也是關于實驗的,幾乎要到了著魔的地步。唯有這樣,才能取得現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