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平
在華夏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人名垂青史,受人敬仰,也有許多人像流星一樣一閃而過,雖燦爛一時,卻沒有留下痕跡。我不知道世人對她的評價,但在我眼中,她便是永恒。
陽春三月,桃紅柳綠,無不散發(fā)著春的氣息,令人陶醉其中不能自拔。我想古時這會兒應有無數(shù)文人墨客共聚一堂,吟詩作賦,談古論今吧。其中肯定不乏優(yōu)秀的詩人,留下一首又一首千古傳誦的佳作。那些經(jīng)歲月沉淀仍舊屹立不倒的作品,是需要用心去讀的,古人的生活、經(jīng)歷、情感等通過寥寥幾字便表達得一清二楚,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呈現(xiàn)其中。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會了我“仁”;李賀的“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教會了我“忠”;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會了我“探索”;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教會了我“灑脫”……
然而,我最崇拜的還是李清照。她的風格是多變的,她的詩句可如男子的詩一樣豪邁:“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币部奢p訴女子對心上人的掛念:“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蹦蔷洹凹压?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字字都透露出離愁之苦,讓人感同身受。
要論李清照哪句詞最傳神,在我看來,莫過那句“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句詞所表達的思念之情,是時間所不能掩蓋的,每讀一遍,只覺得更妙。我們可以透過這區(qū)區(qū)幾個字,想象出李清照當年的模樣,竟比黃菊還要消瘦,可見李清照的思念之情有多濃厚。
因為李清照與丈夫常年分居兩地,所以她的詞大多表達出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按饲闊o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句話把相思之苦在短暫的時間里的變化起伏,表現(xiàn)得真實形象。
李清照的一生是悲慘的,但她的詞是無與倫比的,她稱得上偉大兩字,可她又是平凡的,是古代女性的代表。其實仔細讀她的詞能體會到她對丈夫深深的思念及愛戀,說到底,她不過是一個“以夫為天”的弱女子罷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文采,怎一個妙字了得!
(指導教師:宋圣君 評委: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