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月
一、理論意義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生演講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學會演講,做到觀點鮮明,材料充分、生動,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個性和風度?!倍覐娬{(diào)“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在口語交際中樹立自信,尊重他人,說話文明,儀態(tài)大方,善于傾聽,敏捷應對。能根據(jù)不同的交際場合和交際目的,恰當?shù)剡M行表達,借助語調(diào)、語氣和表情、手勢,提高口語交際的效果。應重視指導學生在各種交際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交際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口語交際教學?!彼裕芯砍鲆环N有效的演講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演講水平,借以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是語文教學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85%是靠他的人際溝通和演說能力,只有15%跟他的專業(yè)技能相關。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表達符號,人們需要借助語言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良好的演講能力與口才,能夠幫助我們減少不必要的麻煩,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發(fā)展生活與事業(yè)。
在美國,從幼兒園到大學設置了不同級別的演講練習課;而在中國,從小學到初高中幾乎沒有設置演講課。雖然課本中設置了演講單元,新課標對演講也提出了明確要求,但僅僅一個單元的課程很難將提高學生的演講水平落到實處。為了提高學生演講水平,老師們大多采取了“課前三分鐘演講”的模式。但多年以來,這種寄予了語文老師莫大希望的教學模式收效卻不盡如人意。有的課前演講表面熱鬧,卻流于嘩眾取寵;有的上面的同學面無表情,下面的同學昏昏欲睡;有的演講時間過長,影響了主要課程的進行……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一是時間的安排隨意無定。演講的設置往往成為某個老師的個人行為,如果中途換了老師,原來的內(nèi)容很難進行下去,會讓學生難以適從。
二是內(nèi)容的安排沒有層進性。不同老師內(nèi)容差別很大,或是內(nèi)容相同但前后缺乏一個由淺入深的層進性,不符合學生的接受規(guī)律。
三是演講的要求不夠明確。既缺乏對每個階段的具體要求,也沒有演講技巧的點撥,沒有必要的檢驗環(huán)節(jié)。這樣結(jié)果就是演講的同學難以操作,應付了事,最終沒有提高,做聽眾的同學則事不關己,索然無味。
四是目標的設定孤立單一?!罢n前演講”沒有很好地與作文、閱讀等教學相聯(lián)系、相結(jié)合。
二、研究現(xiàn)狀
目前,有關高中語文演講的研究成果不多,見諸期刊雜志上的論文不過十幾篇,主要集中在對語文課前演講的作用、開展原則、活動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如:房玉清《課前演講的整體效應》,葛成石《課前演講――奏響在語文課堂上的一段序曲》,王進《課前演講――聽說訓練的有效途徑》,周寶玲、沈道成《課前演講:作文教學與口語訓練的雙贏模式》等文討論的都是語文課前演講的作用;張洪的《課前演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和安光祥的《語文課前演講中的循序漸進原則》重點闡述了課前演講要遵循的原則;彭偉的《課前演講――提高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重要方式》,桂啟升的《雕蟲也要有好技――課前演講談片》,王作云、劉淑萍的《課前演講的“分級訓練”法》討論了課前演講活動的形式。 由此可見,在以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已經(jīng)開始意識到語文課前演講對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作用,都提及了語文課前演講對擴大學生視野、提高寫作水平、加強思想教育的積極影響。找到一套切實可行、循序漸進、要求明確的教學模式是我們的研究任務。針對演講教學目標不夠明確、要求不夠具體、落實難以到位的現(xiàn)狀,本課題主要想通過行動研究法,分層訓練,對每步教學提出具體要求,注重檢測結(jié)果,階段性鞏固升華,從而切實提高學生演講能力。
三、研究目標
(1)使學生學會演講,做到觀點鮮明,材料充分、生動,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個性和風度。
(2)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組織材料能力,閱讀寫作能力。
(3)提高評價、分析能力,增強競爭與合作意識。
(4)鍛煉發(fā)表個人見解的膽魄,培養(yǎng)完善的人格。
(5)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國家發(fā)展的意識。
四、研究方法
(1)問卷調(diào)查法:研究初期,調(diào)查學生演講存在的問題,選擇、確定課題;個別訪談與問卷調(diào)查相結(jié)合,了解中學生心理表現(xiàn)及演講的現(xiàn)狀及成因。
(2)文獻研究法:明確本課題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價值等。
(3)行動研究法:研究培養(yǎng)高中生演講教學的有效模式。
(4)個案研究法:對不同個性心理特征、不同層次學生的課前三分鐘演講進行長期的成長記錄,及時調(diào)整課題研究的思路、方法等。
(5)經(jīng)驗總結(jié)法:不斷將調(diào)查研究得到的數(shù)據(jù)及信息進行定性分析,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五、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2015年8月-9月):申報準備階段。
一方面,認真選題,制定研究方案,學習新課程改革與實驗的相關理論。
另一方面,通過開學初年級組織的演講比賽,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中除了少數(shù)班干部,其他同學很少有當眾演講經(jīng)歷。再通過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同學們對演講充滿期待,但卻因為沒有經(jīng)驗和技巧而感到難以操作。
第二階段(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實施階段。
第一步:(2015年10月—2016年1月,高一第一學期)初步掌握,大膽表達。
學習內(nèi)容:語文必修二演講單元,看中外名家演講視頻。
演講主題:“我喜歡的一本書”或“我崇拜的一個人”。
技巧要求:準備時間定為一周;演講時間固定三分鐘;大聲表達,保證在場每個人清楚地聽到演講者的聲音;身體站直,目視前方,衣著得體;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
點評主體:以老師點評為主,老師點評以鼓勵為主。
鞏固提升:學期末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我要當……”的競選演講比賽。
第一步效果:讓每個學生擁有一到兩次當眾演講的經(jīng)歷,能夠清楚自信地表達自己;同時鍛煉了學生閱讀的能力、搜索信息的能力、積累素材的能力。
第二步:(2016年3月—2016年7月,高一第二學期)熟練掌握,生動表達。
學習內(nèi)容:給學生放《超級演說家》等視頻,激發(fā)學生對演講的熱愛。
演講主題:“時事評論”。
技巧要求:除了第一步的基本要求,還要在某些方面提高學生演講的標準。準備時間改為三天;生動表達,講究聲音的抑揚頓挫,通過聲音增強演講的感染力;眼睛注視觀眾,調(diào)動觀眾的注意力和熱情,必要時通過得體的身勢語幫助自己表達;表達觀點有一定深度。
點評主體:老師點評,增加學生打分,評出周冠軍、月冠軍、班級冠軍,代表本班參加學期末演講比賽。
鞏固提升:舉行一次全年級大型演講比賽,同高一入學時的演講水平進行比較。
第二步效果:讓每個學生能夠放松、自信、熱情地表達自己,基本掌握常見演講技能;同時培養(yǎng)學生關注時事、關注生活、關注國家命運的熱情。
第三步:(2016年9月—2016年11月,高二第一學期)熟練掌握,個性表達。
學習內(nèi)容:豐富學生的演講技巧,教會他們?nèi)绾伍_場,如何幽默表達,如何在特定的場景下展現(xiàn)自己。
演講主題:抽取素材庫材料,素材可以是高考作文材料,可以是高校面試演講,也可以是求職競聘演講。因為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演講的基本技能,本環(huán)節(jié)重點在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
技巧要求:除了第二步要求,本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嘗試個性化表達,以便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
點評主體:老師學生共同打分,評出周冠軍,參加學期末即興演講比賽。
鞏固提升:各班舉行即興演講比賽,選手提前二十分鐘抽取比賽題目。
第三步效果:讓每個學生能夠放松、自信、熱情地表達自己,展示自己的個性才華,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和應變能力,使學生都能成為演講達人。
第三階段(2016年11月—2017年1月):總結(jié)階段。
參考文獻:
[1]高正保.語文教學中學生演講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12).
[2]胡冬玲.精彩五分鐘——課前五分鐘演講的實踐與收獲[J].陜西教育,2014,(21).
[3]王遠征.語文課前演講的問題及對策[J].文學教育,2011,(8).
[4]陳麗娟.高中語文老師怎樣利用課前五分鐘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J].吉林畫報,2013,(9).
[5]曹幼林.中學生即興演講快速組材的技巧[J].江西教育,2009,(36).
[6]潘莉.高中語文課前演講提升學生評判能力的可行性論證[J].課程教育研究,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