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征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學生怕寫作文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應引導學生學會積累寫作素材,厚積才能薄發(fā)。語文教學的宗旨是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但提到寫作,學生則是一籌莫展,即使搜腸刮肚,牽強成篇,不是拾人牙慧,就是缺乏新意。僅靠教師平時的“導讀、練筆”訓練,學生很難寫出立意鮮明、情感真摯的文章?!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形象道出了素材積累與寫作的密切關系,缺乏寫作素材,寫作便成了無源之水。當今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接觸面是寬廣的,這為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但學生身在米倉卻找不到下鍋米??梢?,教會學生積累素材是寫作的基礎。
一、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學會從周圍熟悉的人和事、景和物中去積累素材
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然而生活中的素材是為有心人準備的。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得眼睛,留意周圍的人和事、景和物,仔細觀察生活,了解生活,品味生活,并找到足以體現(xiàn)生活本質的材料。每個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不同,性格特點不同,處事能力不同,品德志趣不同,他們本身就是一個材料寶庫。只要引導得法,讓學生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景和物進行細心觀察,并用自己的心靈去體會,漸漸地學生就會明白生活就是作文,作文就是抒寫生活中的人和事、景和物。這樣就能積累到大量各具特色、富有生活氣息的材料,還可潛移默化地從所讀書中學到寫作技巧,使寫作得心應手,達到“胸中有丘壑,筆下生輝”的境界。
二、重視閱讀,學會從名著閱讀中去積累素材
古人曾有“勞于讀書,逸于作文”之說。學生不讀課外書特別是文學名著,閱讀面太窄,就會出現(xiàn)“貧血”現(xiàn)象,寫作水平定然很難提高。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課外自讀文學名著。文學名著經(jīng)過歷史長河的淘洗,是社會的縮影,是生活的精華,是文學的經(jīng)典,是真理的載體。廣泛閱讀,不僅可以陶冶情操,培養(yǎng)語感,而且能厚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墒?,人不可能事事都親目能賭、親耳能聞,通過閱讀,能了解許多個人無法接觸到的事物,并使學生沖破個人生活的局限。當然要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學生要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對于一些精彩片段,要摘錄下來;對哲理名言、寫景佳句要熟記于心;對人物刻畫,要注意其塑造方法;對事件,要分析其情節(jié)安排,讓學生實實在在地下一些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細功夫。閱讀是吸收和積淀的過程,只有博覽、才能吸收豐富的營養(yǎng),即使是一個好詞、一個寓意深刻的成語、一個優(yōu)美的句子、一個精彩片段、一篇有教育意義的文章,都可以成為我們積累的素材。
要抓好課外閱讀活動,指導學生選擇讀物,并經(jīng)常向學生推薦適合的讀物,指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學會仔細品味書中的精彩片段,讓邊讀邊感悟成為一種習慣,通過摘錄,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例如,寫議論文缺乏有力的論據(jù),就不能支撐論點,文章便無說服力。只有通過積累閱讀,才能在寫作時信手拈來。另外,鼓勵學生寫當天的見聞感受,尤其是一些稍瞬即逝的感受,更要記錄下來,這些只是一些感性的認識,如果引導學生挖掘其中最有意義、最本質的素材,下筆時,一旦觸發(fā)靈感,就會意到筆隨、字字珠璣,言之有物、訴諸于情,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用真情打動讀者。徹底擺脫寫作的畏難情緒。這既防止了學生為了應付老師,胡編亂造一些假話、空話、套話,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何樂而不為?
三、關注社會焦點,學會從報刊、電視、廣播中去積累素材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各大媒體,往往反映人們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這為學生積累素材開辟了紛繁廣闊的新天地,教師要引導學生多看、多聽,而且在看了、聽了之后,及時、準確地用自己的話概括要點,分門別類,做好記錄,感受深刻的要寫出心得體會,只要學生日積月累、持之以恒,在寫作時,就會如魚得水、左右逢源。
四、引導學生利用各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從各科教材中去挖掘、積累素材
語數(shù)外、政史地、音體美、理化生等各學科,知識包羅萬象,本來就是一個原始的百寶箱,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挖掘材料,注重各學科之間的資源整合。因為學生掌握的各科知識是獨立的,教師要適當點撥、啟發(f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通過各類知識間的橫向聯(lián)系,并用時代的眼光去審視它,從中選取可借鑒的材料,以供寫作之需,到時就會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據(jù)。
總之,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五彩繽紛的生活中、從大量閱讀中汲取豐富的寫作素材,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寫作素材的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勇于實踐,發(fā)揚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只要指導學生廣開寫作素材之源,增強學生閱讀積累的意識,養(yǎng)成積累素材的良好習慣,就能解決“腹中空空,無話可寫”的實際問題,自然就會使寫作如虎添翼,寫出思想深刻、內容充實、文質兼美的佳作來,出現(xiàn)學生樂于動筆、勤于寫作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