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英美電影在中國受到越來越多的影迷追捧。無論是從商業(yè)宣傳角度還是從審美藝術(shù)角度,電影片名的漢譯都承載著重要的使命,一方面要前期宣傳造勢,另一方面要保留原汁原味的西方電影色彩,可謂兼得商業(yè)氣息和藝術(shù)性。因此到底應(yīng)該如何翻譯才是上策?是原封不動的照字直譯,還是使用形神兼具的交際翻譯?本文將介紹紐馬克的翻譯理論,透過電影片名漢譯的經(jīng)典案例,來探討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關(guān)系和各自所能達到的效果。
關(guān)鍵字:語義翻譯;交際翻譯;電影片名漢譯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193-01
一、引言
翻譯是人類交流史上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在促進各國經(jīng)濟、政治、教育發(fā)展等方面擁有很重要的作用, 如何實現(xiàn)有效的翻譯一直是翻譯界乃至其他學科學者爭論不休的問題。在電影翻譯中,也存在很多這樣的爭論。電影上映前期,如何跨越文化的鴻溝,將西方電影的實質(zhì)內(nèi)容傳遞給大眾,是電影宣傳者以及翻譯者考慮的首要問題。
二、理論背景
1.語義翻譯的定義和特點。英國翻譯理論家皮特·紐馬克在他的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書中介紹了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語義翻譯是忠實于原文的翻譯,以源語作者為中心,力求保持原作品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更在意每個字、詞、句子的翻譯, 因此語義翻譯更多的是運用在內(nèi)容較客觀、 講究準確性的問題當中。
2.交際翻譯的定義和特點。交際翻譯對于譯者來說有更自由的空間,因為交際翻譯目的是實現(xiàn)語言的交流和引起讀者的共鳴,在表達形式上也更自由;交際翻譯注重如何能使目的語讀者獲得與源語讀者相同的閱讀感受;注重原文真正含義。例如:Rob Peter to Pay Paul 這個俗語如果直譯, 因為在漢語文化里,并沒有相關(guān)的文化意象,讀者可能不明其意;而如果地道地譯成:“拆東墻,補西墻”, 漢語讀者立刻就明白了諺語的意思。
三、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在電影片名漢譯中的案例
根據(jù)皮特·紐馬克的觀點,采取什么樣的翻譯方法取決于文本類型。 他根據(jù)不同的功能特性將文本分為三類:表達功能文本(expressive)、信息功能文本(informative )和呼喚功能文本(vocative) (Newmark, 2001) 。表達功能主要是關(guān)注作者本身,抒發(fā)作者情感、思想,例如小說、自傳。 信息功能文本主要是對客觀世界的忠實描述, 例如科技類文本。 而呼喚功能文本的主要目標是讀者,目的是說服、引導(dǎo)讀者,例如廣告、電影宣傳文體。 電影名的翻譯屬于呼喚功能的文本和部分信息文本;因此可以不用刻板的去逐字譯,選擇交際翻譯更佳。
1.語義翻譯在電影片名漢譯中的案例。
Ant-Man 蟻人 Superman 超人
The Hunger Games 饑餓游戲 Sleepless in Seattle 西雅圖夜未眠
2.交際翻譯在電影片名漢譯中的案例。
Ghost 人鬼情未了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Leon 這個殺手不太冷
Catch Me If You Can 貓鼠游戲 Fast and Furious 速度與激情 Flipped 怦然心動
四、電影片名翻譯的三原則
1.彌補觀眾對于電影內(nèi)容的空白, 傳達電影的主題。
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礎(chǔ)上,有時候為了更好的電影主題,漢譯的片名有必要彌補出譯入語讀者知識的空白區(qū)。電影 Doubt,中文名《虐童疑云》采用了交際翻譯。中文譯名對影片的內(nèi)容做出了補充。 如果按照字面意翻譯,就是“懷疑”,毫無亮點。該片講述的是一所天主學校里,阿洛伊修斯修女因懷疑弗林神父孌童,兩人之間發(fā)生的關(guān)于信仰、道德以及權(quán)威的爭辯和沖突的故事。修改后的漢譯片名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故事的主線,存在美感,從商業(yè)和市場的角度來說,值得推崇。
2.以譯入語為主,克服文化差異。作為譯者,翻譯片名時,要尊重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切不能生搬硬套。必要時考慮交際翻譯,把差異帶來的文化阻隔減少到最小。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瘋狂動物城》 Zootopia 引入中國后,影迷觀影的熱情空前高漲。 在西方世界,“烏托邦”是理想社會。而這樣的文化意象如果直譯為“烏托邦動物城”, 由于缺少文化基礎(chǔ),影迷或許會因為不熟悉“烏托邦”這個概念,而對影片大失興趣。如果把名字改成地道的“瘋狂動物城”,會更迎合中國電影觀眾的喜好和口味。電影是通俗文化的代表,標題用詞盡量不要用冷僻的詞和有傷大雅的漢語表達。另外, 西方表達直接而東方追求深邃含蓄之美。例如Sex and City 譯名是《欲望都市》, 更符合中國人傳統(tǒng)的價值觀。
3.譯名需堅持美學價值。漢語是充滿了韻律之美的語言。為了符合漢語的語言習慣和審美觀點,可以適當?shù)膶ζM行潤色; 翻譯者可以采用四字標題; 這樣不僅觀眾朗朗上口,片名也容易得到傳播。 歷史電影 The Other Boleyn Girl 中文譯名《鳩占鵲巢》,影片講述的是英國亨利八世時代的故事。有人曾將其譯為《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兒》, 而對比之下,筆者認為前者翻譯得更地道。“鳩占鵲巢” 是中國習語,很容易讓漢語讀者產(chǎn)生文化認同感。
五、總結(jié)
電影標題作為一部電影情節(jié)的濃縮,很難用一個固定的套路去解讀,簡單的說語義翻譯好還是交際翻譯好,都是片面的。 譯者不僅要有超高的翻譯技巧,還需要遵照翻譯的三個原則,既忠實于原文,又要考慮到文化差異,兼顧翻譯的藝術(shù)性、商業(yè)價值以及受眾的需求。 為了達到更好的翻譯效果, 譯者應(yīng)該顧及整部電影的交際效果,電影的精神內(nèi)涵、觀影人群的興趣特點, 進行必要的深加工。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相輔相成,譯者為了追求更好的翻譯效果,應(yīng)該將兩者結(jié)合使用。
參考文獻
[1]Nida E.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J].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1998.
[2]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 出版社 , 2001.
[3]龍千紅. 英語電影片名佳譯賞析--兼談電影翻譯對譯者的要求[J].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03, 11(3):22-24.
作者簡介: 張紅玲,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在讀,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為英語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