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蕾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4)
淺析泰國詩琳通公主《琢玉詩詞》中宋詞翻譯——以李清照詞為例
胡蕾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4)
宋詞在我國古代詩歌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各族人民文化不斷交流碰撞中,宋詞也是向世界傳播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窗口。中泰自古就是友邦,在雙方建交后兩國關系得到了全面發(fā)展,因此中泰翻譯尤其是宋詞翻譯在兩國的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義。
翻譯;宋詞
詩琳通公主從1981年首次訪華至今已經(jīng)來華二十多次了。由于她對中國文化具有濃厚的興趣,又曾在北京大學學習漢語,因此她創(chuàng)作了十多部關于中國的作品,還翻譯了許多古代詩歌和現(xiàn)代小說,在促進中泰文化交流中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據(jù)《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年間中泰就已經(jīng)有使節(jié)往來;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多次到達暹羅。1975年7月l日中泰兩國正式建交,中泰文化經(jīng)濟交流不斷發(fā)展,合作領域不斷擴大這也極大的促進了中泰語翻譯發(fā)展。
(一)中國作品泰譯主要成果。
中國作品泰譯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即文化、學術、影視三個方面。
文化方面主要有:小說《三國演義》等,后來又有詩琳通公主翻譯的《行云流水》、《蝴蝶》等作品。學術方面主要有:《世界經(jīng)濟體制下的中國經(jīng)濟》、中醫(yī)書籍《中醫(yī)歷史》、《中醫(yī)基礎學》、《實用草藥》等。影視方面主要有:電視劇《三國演義》、《包青天》等影片,放映后這些影片在泰國獲得了好評。
(二)中國古代詩詞泰譯情況。
最早把中國古代詩詞翻譯為泰語的是黃榮光,他翻譯整理的《中國詩歌發(fā)展史》打開了中國古典詩歌泰譯的窗口。先有黃榮光《中國詩歌發(fā)展史》、魏治平《中國文學史》、陳壯《中國詩歌》; 此后,通塔按·納占農出版了 5 部詩歌泰譯作品,即:《月影刀鋒》、《雅詩美辭》、《道家詩人陶淵明》、《贈花與君》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后又有詩琳通公主的翻譯作品—《璀璨經(jīng)典詩歌》和《琢玉詩詞》。
詩琳通公主翻譯了許多中國的文學作品,包括一百多首古典詩歌,這是《琢玉詩詞》最初的原型,譯作最早是“泰國德教會紫真閣”①出版的《詩琳瑯》;后來泰國法政大學得到公主殿下恩準,又將其中的三十四首詩詞翻譯編輯成《琢玉詩詞》出版。
詞,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特別注重韻律美,并且每種詞牌名都有固定的音律特征。宋詞流派主要分為豪放和婉約,婉約派中最具代表性的女詞人莫過于李清照,她作品無數(shù)《聲聲慢》被稱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疊音絕唱”②足以說明該詞在宋詞中的地位。其中泰文對照如下:
《聲聲慢》詞人采用了入聲韻與雙聲疊字、隱喻并用的手法,加重了悲切的基調,字字盡顯作者無盡的愁。
上片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交代了詞人當時所處的三種情境,即:詞人動作“尋尋覓覓”,周邊環(huán)境“冷冷清清”,詞人內心“凄凄慘慘戚戚”。相應的譯文中也使用了十四個對應的疊字“■■ ■■ ■■ ■■ ■■■ ■■■ ■■■■ ■■■ ■■■ ■■■ ■■■ ■■■ ■■■■■■■”譯者匠心獨具,以疊字對應原作的疊字,以押韻相仿的泰文詞語來代替原文的疊字,使詞人那種惆悵的感情通過動作、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來。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闭刁E熱驟冷之時,國破家亡、喪夫之痛、流離之苦,使得詞人內心更加愁苦。“■■■■■■■■■■■■■■■■■■■■■■■■■■■ ■■■■■■■■■■■■■■” 這句譯者采用了直譯法,逐字逐句地翻譯出了原文的意思。
緊接著“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在這清冷、孤寒時節(jié),舉起三兩杯淡酒,奈何淡酒無法敵西風,此舉也不能消除心中的無盡的愁思。譯者翻譯為“■■■■■■■■■■■■■ ■■■■■■■■■■■■■■■■■■■■■■■■■■■■■■■■■■■ ■■■”對于“三杯兩盞淡酒”,將其直譯為“■■■■■■■■■ ■■■■■■■■■■■■■”酒是“三杯兩盞”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擋這蕭蕭秋風呢?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边@里的“雁”可包含了詞人的兩種情感:古有鴻雁傳書之說,詞人與趙誠明新婚不久,丈夫因公外出,易安居士便做此詞以表相思之情,有《一剪梅》為證:“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再次相遇卻再也沒人傳書了,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北雁南飛表明了秋意來臨,由于北方被金人所占作者流落南方,大雁由北向南又引起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這也是詞人現(xiàn)實處境處境的憂愁。泰譯文為“■■■■■■■■■■■■■ ■■■■■■■■■■■■■■ ■■■■■■■■■■■■■■■”,“雁”在中國古代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文中暗合了人的悲歡離合,泰語中將其譯為“■■■■■■”未傳達出引申意義,很難憑借字面信息去理解,但采用了末尾押韻的技法:“■■”“■■”。
詞下片首句“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中“黃花”應是菊花,菊花在古代詩詞人心中有特殊的意義,“泰譯為“ ■■■■■■■■■■■■■■■■■■ ■■■■■■■■■ ■■■■■■■■■■■■■■■■■■”?!包S花”在詞中加襯托出詞人凄婉的心境,也是高潔孤獨的象征,暗示詞人孤苦飄零的晚景。譯文“ ■■■■■■■■■■■■■■■■■ ”泰譯文中直接將“黃花”譯為“菊花”,如果缺乏中國古典文學常識,也難以理解,但句尾同樣也采用了押頭韻的表現(xiàn)手法:“■■”和“■■”。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譯文“ ■■■■■■■■■■■■■■ ■■■■■■■ ■■■■■■■■■
■■■■■■”一個人坐在窗邊,如何才能早點天黑呢?可越等越覺得時間漫長、難捱。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睆膫€人動作及內心世界再次轉到環(huán)境,古人悲秋,蕭蕭秋意,北雁南飛已悲涼,這樣的時節(jié)孤獨難熬,到黃昏桐葉瑟瑟、細雨滴疏桐,更是讓人覺得無限惆悵。“ ■■■■■■■■■■■ ■■■■■ ■■■■■■”對于“黃昏”這個意境選用“■■■■■”讓人感覺是慢慢入黃昏,又能感受到氣氛冷到極點,無邊夜色就此漫延開來容易將讀者帶入此時此刻的氛圍中;“細雨”作“■■■■■ ”,何況“■■■■■”,秋雨淅淅瀝瀝如在眼前;但將“梧桐”譯為“■■■■■”,若不加注,讀者也難領悟其中的意象。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種情形,縱便有千詞萬語也無法表達,更何況一個“愁”字呢!作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詞人內心世界及其細膩,飽受了顛沛流離之苦,碰上這秋季黃昏的種種情形,“愁”無邊,傳達出詞人難以言表的孤苦。泰語譯文“■■■■■■■■■■■■■■■■■■ ■■■■■■■■■■■■■■■■”,“■■■■■”便概括了各種悲涼情景,再現(xiàn)了原文的意境,更有韻味,結尾處用設問的方式,令讀者更能感受到詞人的惆悵之情。
這首詞是在詞人流落異地的背景下作成的,句句圍繞心境用環(huán)境來不斷表達出自己內心的凄涼之感。通過客觀事物:酒、風、雁、花、梧桐、細雨這些事物來表達作者濃烈的“物是人非”之感,譯文也對這些客觀存在的事物進行了精心的處理,處處表現(xiàn)作者的主觀感受,創(chuàng)造并烘托出作者的“此時、此景、此情”,使讀者能快速融入到這種氛圍中去。
翻譯宋詞過程中,要還原詩歌的本來面貌就必須解讀中國宋代文化文學,同時也要了解宋代特殊復雜的時代背景。宋詞中往往使用一種或多種意象來抒情,若譯者在翻譯時對一些詞語或意象把握不當,也是對文化解讀錯誤的表現(xiàn)。詩琳通公主的翻譯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在不改變詩作原意的基礎上,保持了“形美”、“音美”、“意美”。
注釋:
①泰國德教會紫真閣:泰語名■■■■■■■■■■■■■■■■■■■■■■■■■■ ■■■■■■
②燕忠忙,鄧濤,汪溉.從翻譯美學兩個角度評《聲聲慢》的兩個譯本.《瘋狂英語:教師版》2010(3)
③詩琳通公主譯.《■■■■■■■■■■ 》,Nanmee BookCompany,124—127
[1]許淵沖.“毛主席詩詞”譯文研究[J].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79 年第 2 期
[2]曾芬.從“三美論”角度評析如夢令英譯本[J].青年文學家,2011 第19 期
[3] 張孜婷.許淵沖的“三美”理論在李清照詞的英譯中的再現(xiàn)[J].語文學刊( 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 年第 7 期
[4]岑容林.詩琳通——中泰人民的友好使者[J].東南亞研究,2004年第6期
[5]施榮華.中泰文化交流[M].昆明:云南美術出版社,1997.
[6]田禾,周方冶.列國志·泰國[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7]詩琳通公主.琢玉詩詞[M].Nanmee BookCompany,1998.
[8]王振國、李艷琳. 古詩英譯比較[J].語教學,2001( 4) .
[9]許鈞.文學翻譯的理論與實踐——翻譯對話錄[M].譯林出版社,2001
[10]馬冰瓊.從中泰關系活動中看中泰翻譯歷史特征[J]青年文學家·語言研究,2013年第4期
G112
A
1671-864X(2016)10-0069-02
胡蕾(1991.03-),女,漢族,云南永勝人;在讀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學東南亞學院;研究方向:傣泰語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