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伴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shù)的不斷普及,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已經(jīng)逐漸發(fā)展成為高職院校重視的重要課程。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無法有效地將這門新興的應用型技術(shù)貫穿到普通課堂中去,因為,如何提高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的學習效率是教師一直在困擾的話題。現(xiàn)在,我們逐漸探索出將“微課”運用在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有顯著效果?,F(xiàn)在,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際,對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運用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高職教學;計算機基礎;“微課”教學;運用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4-000-01
一、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xiàn)狀與不足
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之后,進入高職院校成為大多數(shù)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繼續(xù)接受教育的主要選擇。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成績不高,學習能力較弱,缺少高職教學知識的文化基礎和學習習慣;不少學生雖然都有運用計算機的經(jīng)歷,也對計算機工具有著基本的了解,這與課堂學習大同小異,所以學生在學習初期心生懈怠、敷衍應付;隨著課程的深入,有關(guān)計算機的理論、原理知識較多,專業(yè)性的數(shù)據(jù)、公式應用廣泛,對于這些繁瑣、枯燥的教材理論,學生缺少基礎知識的積累,又具有抵觸情緒,學習積極性不高;計算機作為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同步學習,但是受院?;A設施建設和課時安排不足所限,教學中采用教師單獨演示的方法,學生一味死記硬背,學習效率不高,缺乏趣味性。
二、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微課”教學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了解“微課”教學應用的可行性,可以首先從“微課”模式的特點進行分析。
1.內(nèi)容精煉,課程時間短
“微課”課程主要以視頻的形式播放、展現(xiàn),一般是10分鐘左右,最多不超過20分鐘,這樣有效避免了因課程時段較長、學生厭煩、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簡短的時間也就要求了對“微課”的課程設計有著較高的要求,沒有繁瑣的導入和多余的總結(jié)贅述,簡單干脆的引入正題,直接給學生教導;所表達的內(nèi)容精煉、實用,以課程的重難點為主,符合高職學生要求知識實用性的特點。
2.知識針對強,學習方便
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堂45分鐘教學,涵蓋了眾多知識點和難點、易錯點等,“微課”是針對某一知識點、某一課程內(nèi)容進行講解,主題突出,尤其對于難點進行深入鉆研,避免了因知識點繁多、復雜導致學生學習混亂,缺少條理。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較差,缺少正確的學習方式,也不善于思考總結(jié),所以知識針對性強的“微課”學習模式,幫助學生匯總、分類,減少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微課”的表現(xiàn)形式多為視頻,如avi、wmv、flv、rm、等形式,隨著智能手機、MP4、平板電腦等設備的普及,消除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學生可以在公交車上、候車室、課間等不同場合進行學習,攜帶方便,還可以反復觀看、探究學習。
3.形式多樣,情景教學
表現(xiàn)形式多樣也是“微課”的巨大學習優(yōu)勢之一,可以采用視頻、動畫、課堂錄像等形式展現(xiàn);多樣化的傳播方式,一個簡短的視頻可以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多種方式得到廣泛傳播,實現(xiàn)文化的交流的與知識的互動。通過網(wǎng)絡的傳播,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方式展現(xiàn),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著學生更加主動的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去。
三、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運用表現(xiàn)
1.微課教學內(nèi)容需要科學合理
在“微課”制作前,教師根據(jù)對教材的把握和了解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篩選和分類,選擇出其中的難點、重點,其中“計算機的發(fā)展史”這類知識簡單意義不大,可以簡單敘述;而實踐性、實用性較強學習中頻繁使用的計算機工具,如Word的文件操作、編輯操作、格式調(diào)整,excel的表格計算,PowerPoint的模板套用,則作為學習的重點。更加細化的知識點如excel中函數(shù)的使用,既是難點也是重點,可以作為單獨的課程表明,突出主題,實現(xiàn)科學性與合理性的有機結(jié)合。
2.“微課”的制作要全面仔細
在“微課”制作時,教師要做好規(guī)劃,包括所需工具完備,如錄像機、耳麥、錄制軟件;搜集材料,學習優(yōu)秀的制作案例;設計的全面教案,內(nèi)容得宜,實現(xiàn)錄制的一氣呵成。制作結(jié)束,利用計算機技術(shù)對視頻音量、圖像、色彩等進行調(diào)節(jié),提高“微課”的呈現(xiàn)效果和畫面質(zhì)量。與學生建立資源庫,根據(jù)內(nèi)容的不同對課程進行添加標題,分類、總結(jié),對其中細化的知識點要特別提出,便捷學生學習查找。
3.“微課”的使用要適時有度
“微課”模式具有的巨大優(yōu)勢,但是并不是意味著教師在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可以完全依賴于“微課”教學,使課堂成為視頻課堂。教師應該明確“微課”教學模式只是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有效輔助工具,同時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師生及時互動的巨大優(yōu)勢,“微課”的使用要適時有度,將“微課”模式與傳統(tǒng)課堂有機結(jié)合,利用“微課”提高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起到出其不意、畫龍點睛的目的,最終實現(xiàn)促進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四、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職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教學模式符合計算機課程教學的特點,符合高職學生的學習需求。以上,筆者闡述了“微課”學習的巨大優(yōu)勢及應用可行性,并提出了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運用表現(xiàn),希望能對教師教學帶來幫助與啟發(fā)。
參考文獻:
[1]高力勛,何林海.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微學習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4,5.
[2]陳瑛.淺析“微課”在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運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shù).2014,27.
[3]曲本慶,馬寅強,王忠寬,辛萍.將“微課”應用于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方式分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8.
[4]閆瑞峰,周虹,李春潔,閻瑞華,陳育德.“微課”在計算機基礎教學實踐中的策略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