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草
父親年輕時正經(jīng)是個文藝男青年,雖然是行伍出身,但卻是多才多藝,一支洞簫吹得風輕云淡,吹得明媚生花,吹得輕柔婉轉(zhuǎn),吹得風生水起。
簫聲雖然音質(zhì)圓潤清幽,但多少還是有些嗚咽之意,多少帶些悲涼之寂,聽上去有些凄惶,它沒有笛聲清亮明快,更沒有二胡婉轉(zhuǎn)悠揚,但父親卻有本事把洞簫吹出歡愉之音,那是他的心境使然?還是對生活的熱切?
年少時,看見父親站在后園的杏樹下吹簫,那時節(jié),夕陽西下,倦鳥歸巢,杏花春雨,長簫幽咽,斯時斯刻,如畫如景,美不勝收?;ㄓ袄?,父親挺拔凝重,長簫在手,吹得風動花落。我看不見飄逸,只望得到凝重,看著父親的背影,我不知道父親此刻在想什么,但我心中卻生出水一樣的柔情,山一樣的堅毅,那是父親用簫聲傳遞出來的信息。
父親吹簫,不為縱情,不為恣意,更不是隨意揮灑才情,當然,更不是想當什么文藝男青年,那年月缺衣少糧,誰有那閑情逸致瞎耽誤工夫?只因因緣際會,偶然得一支洞簫,父親用它排解心中的苦悶和煩惱,遇到高興的事情或不高興的事情,父親都會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吹上一曲,如酒,能解憂。
那時候,我并不知道父親為什么喜歡吹簫,其實父親也會拉二胡,但卻很少能見到父親拉二胡,父親似乎對簫這種樂器更是情有獨鐘,我那些舅舅們個個都是吹拉彈唱的好手,父親混跡其中,自然也沾染上一點“藝術(shù)”細胞。
那支長簫,拴兩個嫵媚的紅穗頭,經(jīng)年累月掛在東墻上,是父親的鐘愛之物,閑時,父親常常把那支長簫取下來,拿在手里把玩,用一塊柔軟的細布反復(fù)摩挲擦拭,眼神中極盡溫柔之色。
我見過父親在月下吹簫,月亮清瘦地掛在天邊,若有若無的月光朦朧如紗,籬笆上的夕顏花害羞似的閉合了,萬物靜謐,唯有父親的簫聲嗚嗚咽咽,如泝?nèi)缭V。月下聽簫,聽得我黯然神傷,我知道奶奶的離去,讓父親生出些許孤獨和傷感,簫聲正是訴說內(nèi)心苦寒的媒介。我也見過父親在街邊的柳樹下吹簫,那一年楊柳依依,柳枝新綠,父親的傷感緣自于妹妹的新嫁,前路茫茫,父親的簫聲有祝福,有牽掛,更有對未知的擔憂。
“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兩樣銷魂味”,這兩句詞是清朝才子龔自珍的名句。父親自然不會舞劍,只是閑來偶爾弄簫,年齡見長之后,加上患了糖尿病,每日忙于養(yǎng)生保健,簫也不大吹了,問起,父親笑說:“人老了,吹不動了。”言語間,有些許的無奈和落魄。
我看著父親,兩鬢霜花盡染,走路也不再像從前那般虎虎生風,那個曾經(jīng)專橫霸道的人去哪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越來越虛弱,越來越無力的老者,看得我心中生出痛楚,我說:“我想聽您吹簫。”父親笑,把簫放在嘴邊比劃著,雖然也能吹響,但曲調(diào)卻沒有當初那么流暢了。
誰都無法和時光抗衡。
我一時無語,耳邊依稀響起父親的簫聲,穿過歲月,穿透人生,曲調(diào)圓潤優(yōu)雅,仿佛是一個滄桑的聲音在我耳邊低沉輕訴,聽得我眼中生出淚花,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時光,那是父親最美好的歲月。
我以為父親的簫聲從此終結(jié),誰知那日回家,竟然又聽到父親的簫聲……
選自《蕭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