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陽
【摘要】 目的 對神經內科的失眠患者予以中醫(yī)治療的效果展開探討。方法 58例失眠患者, 依照治療的方式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29例。實驗組實施中醫(yī)治療,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性基礎治療。比較兩組患者使用不同治療方式的療效。結果 對照組顯效13例、有效10例、無效6例, 總有效率為79.31%;實驗組顯效18例、有效10例、無效1例, 總有效率為96.55%;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神經內科的治療中, 對失眠患者采用中醫(yī)治療在臨床上具有很好的療效, 故在臨床治療上可被廣泛推廣。
【關鍵詞】 中醫(yī)治療;神經內科;失眠患者;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163
在神經內科中失眠患者具體表現為:難以入睡和較短的睡眠時間, 致使患者很難進入睡眠的正常狀態(tài), 進而影響患者第2天正常生活, 會在工作或其他活動中產生瞌睡感, 較差的精神狀態(tài)會影響他們的正常休息, 需在臨床上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進行治療[1-3]。本次臨床研究主要是探討在神經內科中對失眠患者予以中醫(yī)治療的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神經內科接治的58例失眠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 對全部患者予以失眠癥的精準診斷, 并且患者的重要器官(心臟、肝腎等)都沒有功能性障礙或是疾病。依照治療的方式不同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29例。實驗組中男19例、女10例, 年齡32~75歲, 平均年齡(48.65±14.23)歲, 病程3個月~11年, 平均病程(5.29±1.92)年。依照中醫(yī)治療的分類:12例為陰虛火旺、9例為肝郁氣滯、8例為心脾兩虛。對照組中男18例、女11例, 年齡30~76歲, 平均年齡(49.81±14.42)歲, 病程2個月~12年, 平均病程(5.42±2.19)年。依照中醫(yī)治療的分類: 11例為肝郁氣滯、7例為心脾兩虛、11例為陰虛火旺。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性基礎式治療, 主要包含為患者提供相對舒適且安靜治療環(huán)境, 且科學控制病房內的溫度、濕度和采光以及通風等, 協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規(guī)律、飲食習慣等, 如睡前3 h不喝咖啡或者濃茶和酒水及吸煙, 在日常飲食上盡量規(guī)避煎炒和燥熱等食物, 最好少食甜食。對實驗組患者實施中醫(yī)治療并進行飲食干預, 要求肝郁氣滯的患者食用清淡食物, 多數選取了具有疏肝行氣以及解郁、安神等功效食物。例如:若是心脾兩虛患者就應選取營養(yǎng)豐富、良好安神和養(yǎng)心以及益氣生血等食物;若是陰虛火旺患者需要選取交通心腎和滋陰降火等食物, 此外對患者實施中藥足浴輔助護理。其藥物的處方為:12 g黃連、20 g香附、30 g茯神、30 g合歡皮、30 g夜交藤、30 g肉桂、40 g酸棗仁、40 g吳茱萸、60 g丹參以及適量米醋或白醋。將這些藥物加水進行煎煮, 睡前泡腳, 持續(xù)10 d治療作為1個療程。本次參與臨床研究的患者一共持續(xù)了2個療程進行治療, 而后觀察其治療的實際效果。
1. 3 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失眠、多夢的癥狀得以消除, 并在每晚能有6 h以上的睡眠時間, 說明治療顯效;患者在失眠、多夢的癥狀上有顯著性改善, 且每晚有5 h以上睡眠時間, 故說明治療有效;患者若失眠、多夢的癥狀未能得到改善反而加重, 并且每晚睡眠時間<5 h, 則說明治療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顯效13例、有效10例、無效6例, 總有效率為79.31%;實驗組顯效18例、有效10例、無效1例, 總有效率為96.55%;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臨床上失眠是患者常見的病癥之一, 其具有較多的病因, 盡管不能對患者生命構成安全性威脅, 主要癥狀就是難以入眠, 在白天活動中會表現出萎靡的精神狀態(tài), 深度影響著患者在日常中的生活或是工作, 因此需要積極展開治療[4-6]。在西醫(yī)中對失眠僅是采取對癥治療, 如為患者提供相對安靜且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 加之心理上的疏導, 針對較輕病情的患者而言, 可以獲取較好的治療療效, 但若是有較重病情的患者就需要借助藥物進行控制。近些年, 伴隨臨床上深入性的研究, 發(fā)現應該對失眠患者予以口服性藥物進行控制性治療, 但是卻會對藥物產生一定的依賴性, 進而影響患者機體的健康狀態(tài)。因而, 需要在臨床上使用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措施。其中中醫(yī)治療主要是將失眠分成虛實兩種病因, 認為失眠跟心肝、脾膽、腎及陰血等有直接關系。依照我國中醫(yī)思想及理念, 藥食并用可以有效地保留食物中營養(yǎng)成分及價值, 在治療中令藥物充分發(fā)揮功能。因而, 運用中醫(yī)治療在臨床上能夠達到一定的治療目標。同時, 結合中藥足浴最大化改善了患者自身營養(yǎng)等狀況。與此同時, 也可有效治療患者失眠癥狀, 其中茯神和夜交藤就能協助患者調整氣血至順暢, 并有鎮(zhèn)靜與安神的作用, 在中醫(yī)治療方式之下有效改善了患者睡眠問題, 提高其睡眠綜合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顯效13例、有效10例、無效6例, 總有效率為79.31%;實驗組顯效18例、有效10例、無效1例, 總有效率為96.55%;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神經內科中對失眠患者予以中醫(yī)治療, 在臨床上有較好的治療成效。
參考文獻
[1] 興紅, 張德智. 中醫(yī)治療神經內科失眠患者的療效觀察. 吉林醫(yī)學, 2013, 9(27):5627.
[2] 劉偉. 探討中醫(yī)治療神經內科失眠患者的療效.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4, 6(25):119-120.
[3] 苑廣芬, 王國新. 探討中醫(yī)治療神經內科失眠患者的療效. 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 2015, 10(28):5871-5873.
[4] 胡戰(zhàn)云, 張世葳. 中醫(yī)辨證治療神經內科失眠患者臨床療效分析.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5(6):13-14.
[5] 邢佳, 郭蓉娟, 王嘉麟, 等. 神經內科失眠患者中醫(yī)辨證要素調查. 現代中醫(yī)臨床, 2009, 16(3):5-7.
[6] 郭蓉娟, 王嘉麟, 邢佳, 等. 失眠伴記憶障礙患者的中醫(yī)辨證要素特征分析. 現代中醫(yī)臨床, 2009, 16(5):17-19.
[收稿日期:201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