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大,李艷艷
(重慶市中醫(yī)院,重慶400021)
8例碘克沙醇靜脈注射致不良反應報告分析
王軍大,李艷艷
(重慶市中醫(yī)院,重慶400021)
目的觀察碘克沙醇靜脈注射致不良反應情況,分析可能引起的嚴重后果。方法回顧性收集并分析該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患者使用碘克沙醇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病例資料。結果8例碘克沙醇不良反應中,過敏反應5例,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各1例。上述反應在對癥治療后好轉。結論醫(yī)務人員不可忽視碘克沙醇所致的不良反應。
碘克沙醇;藥品不良反應;預防措施;合理用藥
隨著血管造影和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臨床適應證也在不斷擴增,介入治療呈現(xiàn)階梯式增長。特別是在一些難度系數(shù)高,較為復雜的介入手術中,往往需要反復多次大劑量地使用造影劑[1],而在使用造影劑的過程中又會引起患者的不良反應[2]。依據(jù)造影劑滲透壓的不同,可分為高滲、低滲和等滲造影劑3大類。非離子型的高滲造影劑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要高于低滲造影劑。碘克沙醇作為與血液等滲的非離子二聚體在臨床得到了廣泛應用[3]。臨床研究表明,碘克沙醇相對其他造影劑電生理或者血液動力學方面的影響更?。?]。注入血液后不會造成血漿滲透壓的改變,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不適,減少其引發(fā)的不良反應。2013年底,由同濟大學附屬上海第十人民醫(yī)院牽頭的95個醫(yī)學中心對2萬多例中國患者使用碘克沙醇進行的臨床監(jiān)測研究。結果表明,碘克沙醇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為其在臨床的應用從“選擇性使用”到“常規(guī)使用”提供了依據(jù)[5]。隨著臨床的廣泛使用,其不良反應勢必逐漸增多[6]。因此,筆者收集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的碘克沙醇相關不良反應的病例資料并對其進行了分析,以提醒臨床引起重視,為臨床用藥提供合理依據(jù)。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收集在我院CT室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做CT增強檢查靜脈注射非離子型對比劑碘克沙醇的患者。排除哮喘病史;對比劑過敏;原有腎功能不全史;使用過腎毒性藥物[7]。
1.2方法
對收集的我院8例碘克沙醇不良反應報告中有關信息進行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包括藥品生產(chǎn)廠家、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用藥情況、臨床表現(xiàn)、治療與轉歸等。
2.1一般資料
8例患者均為中老年人,其中男1例,女7例;年齡49~77歲,平均年齡59.9歲。
2.2臨床表現(xiàn)
8例患者中1例為一般嚴重過敏反應(12.50%),4例為一般過敏反應(50.00%),1例為消化系統(tǒng)反應(12.50%),1例為心血管系統(tǒng)反應(12.50%),1例為呼吸系統(tǒng)反應(12.50%),見表1。
2.3藥品
8例發(fā)生碘克沙醇不良反應的藥品均來自于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
2.4治療與轉歸
8例碘克沙醇的不良反應均發(fā)生在注射后30 min內(nèi),經(jīng)積極搶救和對癥治療,均好轉或痊愈出院。
表1 8例碘克沙醇不良反應臨床表現(xiàn)
3.1過敏反應
8例患者中,主要為急性過敏反應,主要集中在30min內(nèi),與文獻[8]報道基本一致;除1例一般嚴重不良反應外,其余均為輕中度反應。大多過敏樣反應發(fā)病機制并不明確,但基本是與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嗜堿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釋放組胺及相關介質有關,其釋放原因和途徑仍需進一步研究[9]。目前認為發(fā)生過敏的可能作用機制為:嗜堿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活化后釋放組胺;碘克沙醇為半抗原,可激發(fā)抗原-抗體反應;接觸與補體系統(tǒng)的激活;凝血系統(tǒng)Ⅻ因子激活產(chǎn)生緩激肽;L-精氨酸轉化為一氧化氮。一般認為,引起造影劑不良反應因素有:特異性反應、抗原抗體反應、類過敏反應、心血管反應、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及造影劑理化反應等[10]。
本調(diào)查結果顯示,1例一般嚴重的過敏反應,無致死或致畸致殘,其他7例不良反應為癥狀較輕的皮膚或者附件系統(tǒng)損害,但碘克沙醇可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如嚴重變態(tài)反應及遲發(fā)性過敏反應。嚴重變態(tài)反應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顏面部腫脹,四肢及軀干部的彌漫性藥疹,有的伴四肢無力、呼吸困難等癥狀[11]。1例碘克沙醇嚴重不良反應患者于放射科注射碘克沙醇注射液做上腹部平掃+增強CT檢查,檢查完畢后,患者訴呼吸困難,咽喉部有異物感。測心率88次/分,呼吸頻率22次/分,血壓154/99 mmHg,氧飽合度(SpO2)99%。采取簡單急救后無好轉,立即通知急診科、麻醉科及患者家屬,進行急救。提示過敏性休克等重度過敏反應的總體發(fā)生率不高,但后果極其嚴重,而且變癥急驟。因此,對于重度過敏反應尤其是過敏性休克的準確判斷與及時正確的處理,顯得十分重要[12]。
雖然在本調(diào)查中并未出現(xiàn)遲發(fā)性不良反應,但為了用藥安全,用藥后延長觀察時間十分重要。明強等[6]研究發(fā)現(xiàn),2萬多例使用碘克沙醇的患者使用碘克沙醇后會有遲發(fā)性不良反應發(fā)生,常見于皮膚系統(tǒng)疾病,其次為給藥部位過敏反應,最后為免疫系統(tǒng)疾病。絕大多數(shù)遲發(fā)性不良反應程度為輕度,多為自限性。既往有碘造影劑反應史的患者,遲發(fā)性不良反應幾率要增加1.7~3.3倍,且女性比男性更易發(fā)生碘造影劑引起的遲發(fā)性不良反應[13-14]。
3.2對比劑腎?。–MN)
CMN也是碘克沙醇少見但嚴重的并發(fā)癥。其發(fā)生機制非常復雜,目前認為對比劑通過直接改變腎小管上皮細胞形態(tài)及代謝以及引起氧自由基產(chǎn)生而導致?lián)p傷腎小管,而使腎小管發(fā)生堵塞,造成上皮細胞發(fā)生凋亡。此外,對比劑可引起腎臟血管強烈收縮,致使腎髓質缺血缺氧[15]。腎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的腎小管缺血和對比劑的直接毒性作用可能是其中2個關鍵因素,這2種因素又相互影響,促進CMN的發(fā)生發(fā)展[16],同時,對比劑對腎血管內(nèi)皮功能也有影響。因此,即使是不良反應較小的非離子型等滲對比劑,在濃度高、作用時間長的情況下也可抑制腎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誘導細胞凋亡,腎血管內(nèi)皮細胞凋亡會影響血管內(nèi)皮功能,參與CMN的發(fā)生。因此,在臨床造影過程中,應避免大劑量、長時間地使用對比劑,從而減少對腎臟血管內(nèi)皮細胞造成的影響。同時,對合并多種疾病的高齡患者,在使用碘克沙醇之前應全方位評價其腎臟功能,在用藥后還應密切監(jiān)測其腎功能,避免對該類患者造成嚴重的腎臟損害。碘克沙醇還可對視覺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等等造成損害[17],因而對其使用必須嚴格遵守規(guī)定。
3.3造影劑黏度
文獻[6,18]報道,在碘克沙醇進行預熱后患者不良反應要高于未預熱患者,這可能是由于影響了造影劑的黏度。8例碘克沙醇不良反應的可能解釋是,藥物預熱或天氣炎熱影響了藥物的黏度,從而增加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但由于條件限制,樣本數(shù)量較少,除了黏度因素外,是否還有一些其他未知因素影響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仍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
3.4對策
為了更加安全的使用碘克沙醇,預防不良反應的防治策略主要有:詢問患者有無過敏;哮喘;對含碘制劑的不良反應病史。如有,對這些患者最好不使用;病情確實需要,可考慮使用預防用藥,如地塞米松、甲強龍等;可提前預備必須的搶救藥物和器械,做好急救措施的訓練以應對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嚴重反應。同時,在影像檢查過程中應保持患者靜脈輸液通路暢通。在使用碘克沙醇前后,提醒患者多飲水保證體內(nèi)有充足的水分。在碘克沙醇清除之前避免任何加重腎臟負擔的腎臟毒性藥物的使用。為防止乳酸性酸中毒,必須測定血清肌酐水平。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碘克沙醇后應進行血液透析[19]。
鑒于碘克沙醇的不良反應的不斷被臨床報告,提醒醫(yī)務人員不僅要熟悉碘克沙醇的不良反應的類型表現(xiàn),還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任何細小變化,并要延長造影術后的觀察時間,對不明原因引起的頭暈、發(fā)熱、胸悶、皮疹等現(xiàn)象要進行嚴密觀察,隨時做好急救準備;一旦患者有所不適要進行快速識別,并根據(jù)患者狀況給予相應治療,避免對患者造成重大傷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趙紅巖,苗志林,陶貴周.國產(chǎn)碘克沙醇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腎功能影響的安全性研究[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4,9(13):693-696.
[2]Le Feuvre C,Batisse A,Collet JP,et al.Cardiac events after low osmolar ionic or isosmolar nonionic contrast media utilization in the current era of coronary angioplasty[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06,67(6):852-858.
[3]Dunkel JA,Bokenes J,Karlsson JO,et al.Cardiac effects of iodixanol compared to those of other nonionic and ionic contrast media on the isolated rat heart[J].Acta Radiol Suppl,1995(399):142-154.
[4]Davidson CJ,Laskey WK,Hermiller JB,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contrast media utilization in high-risk PTCA:the COURT trial[J]. Circulation,2000,101(18):2 172-2 177.
[5]Radiol BJ.國內(nèi)最大規(guī)模的對比劑安全性研究公布[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4,29(6):457.
[6]明強,蘇楊,劉偉靜,等.臨床應用碘對比劑碘克沙醇致遲發(fā)藥物不良反應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4,29(11):903-906.
[7]王鴻林,姚偉根,黃國來,等.CT增強靜脈注射碘帕醇與碘克沙醇對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海峽藥學,2012,24(4):149-150.
[8]操銀針.碘克沙醇36例不良反應文獻分析[J].中南藥學,2015,13(2):221-223.
[9]Meth MJ,Maibach HI.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contrast media reac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management[J].Drug Saf,2006,29(2):133-141.
[10]劉生友,金芬,覃為民,等.58例非離子型碘造影劑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3,22(10):541-543.
[11]張緒平.碘克沙醇注射液遲發(fā)過敏反應致心臟驟停的原因分析與對策[J].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2014,2(4):32-34.
[12]段丹丹,馬聰玲.碘克沙醇注射液致嚴重過敏反應1例[J].中國藥物警戒,2012,11(9):704.
[13]Hosoya T,Yamaguchi K,Akutsu T,et al.Delayed adverse reac-tions to iodinated contrast media and their risk factors[J].Radiat Med,2000,18(1):39-45.
[14]YoshikawaH.Lateadversereactionstononioniccontrast media[J].Radiology,1992,183(3):737-740.
[15]沈莉,張建秋,滕志濤,等.碘克沙醇對體外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影響[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09,5(6):399-401.
[16]王嫻君,吳尚勤,姚青海,等.碘克沙醇對于腎功能不全大鼠腎損傷分子-1水平及腎小管上皮細胞凋亡率的影響[J].醫(yī)學研究與教育,2014,2(31):7-11.
[17]蔡然,劉曉蒙.碘克沙醇致造影劑腎?。跩].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3,2(15):93-94.
[18]Davenport MS,Wang CL,Bashir MR,et al.Rate of contrast material extravasations and allergic-like reactions:effect of extrinsic warming of low-osmolality iodinated CT contrast material to 37 degrees C[J].Radiology,2012,262(2):475-484.
[19]王達,嚴靜雯.碘普羅胺注射液和碘克沙醇注射液在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4,10(12):87.
Analysis of 8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Iodixanol in Intravenous Injection
Wang Junda,Li Yanyan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Chongqing,China400021)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duced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iodixanol,and to analyze its serious consequences.M 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having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using iodixanol from January 2012 to June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and be analyzed.ResultsIn the 8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iodixanol,5 cases were allergic reactions,1 case was respiratory system reaction,1 case was digestive system reaction,1 case was cardiovascular system reaction.The reactions all improved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ConclusionThe medical staff can not ignore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duced by iodixanol.
iodixanol;adverse drug reactions;precaution;rational use
R969.3;R981+.1;R954
A
1006-4931(2016)17-0079-04
王軍大,男,碩士研究生,醫(yī)師,主要從事放射診斷方向工作,(電子信箱)919734168@qq.com;李艷艷,女,碩士研究生,主管中藥師,主要從事藥物的臨床合理應用和不良反應監(jiān)測工作,本文通訊作者,(電子信箱)403819282@qq.com。
(201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