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群
摘 要:“注重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下的基本理念,也是學生綜合能力得以提高的保障,更是學生健全發(fā)展的基礎。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認真貫徹“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要通過組織多種教學活動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進而在展現語文課程價值的同時,也為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水平的提高做出相應的貢獻。
關鍵詞:高中語文;應用能力;個性展示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其價值的直接體現,也是高效語文課堂構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語文作為高考中的重要學科,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一直重視的是基本知識點的傳授,目的就是讓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可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卻得不到提高,語文素養(yǎng)也得不到全面提升。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思想,要通過組織多種教學活動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以為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種教學活動入手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進行論述,以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一、組織課前演講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
課前演講活動是一線語文教師常常組織的一種教學活動,也是鍛煉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一種有效方式。但是,該活動很難堅持下來,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尤其是很多學生對這一活動存在畏懼,這既不利于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更不利于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所以,要想真正發(fā)揮課前三分鐘的作用,我們就必須堅持,這樣才能收到相應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確保課前演講活動效果的最大化呢?
在筆者看來,首先,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演講活動不要太死板,要給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引導學生隨意說,可以針對最近的心情,可以針對時事,甚至可以針對某部電視劇、某電影等進行演講,總之,是要激起學生“說”的欲望,使學生愿意“說”。其次,教師不要吝嗇評價,要及時給予學生鼓勵,這樣不僅能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與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著密切的聯系,進而也能確保演講活動堅持實施下去,真正展現其存在的價值。
二、組織個性展示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
因材施教,展示學生的個性是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確保課堂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學生健全發(fā)展的保障。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有意識地搭建個性展示的平臺,創(chuàng)設開放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應用語言,以確保在綜合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而也能促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例如,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有意識地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要有意識地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一來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使學生感受到語文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二來能凸顯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應用中展示自己的個性。如,組織學生“對對子”。(1)脈脈深情似春暉育桃李,_________;(2)瑞雪片片兆豐年,________等,組織學生從自己已有的經驗入手自主地對下聯,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凸顯學生的個性,而且對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對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都有著密切的聯系,進而也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組織情境描寫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
情境描寫活動的開展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寫作能力,與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充分發(fā)揮情境描寫活動的價值,要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力,自主進行寫作,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為目的,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例如,在作文教學時,我借助微課向學生展示了“秋景”,通過各種圖片的展示引導學生走進“秋天”的場景中感受秋天。之后,組織學生將所想象的秋景用筆寫下來,這樣的過程不僅能避免出現因為沒有素材而不知道該如何寫的困擾,也能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懼,這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創(chuàng)設有效、直觀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描寫,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是學生終身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總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新課改基本理念,要有意識地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使學生在教師組織的多種教學活動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綜合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進而為學生健全地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孫維奇.語文教學應重視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訓練[J].中學語文,2011(6).
[2]路鑫.論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水平[J].課程教育研究,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