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福
[摘 要]寫日記是寫好文章的基礎,也是一個素材積累的過程。日記指導中,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傳授給學生寫作技巧,改善教學方法,進行多樣化評價,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 日記寫作 指導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28-084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小學生的日記寫作過程中,如何正確地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是一個值得考究的問題。教師可從以下方面進行指導。
一、激發(fā)學生寫日記的興趣
優(yōu)秀的日記仿佛一件藝術品。在訓練學生寫日記之前,可以先讓學生誦讀經(jīng)典,并推薦一些好書給學生,如《告訴世界我能行》《做人與做事》等。教師可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樹立一種觀念,即大凡名作家,無一不是靠著寫日記成長起來的,努力將生活中的感悟及時記錄下來,就有了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篇章。這樣,學生心底深處寫日記的欲望就會被激發(fā),從而大大增強他們寫日記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對于學生來說同樣如此。只有激發(fā)學生寫日記的熱情,才能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寫好日記。小學階段的學生,意志薄弱而且受暗示性強,常表現(xiàn)為動機和目的的被動性和依賴性,這需要教師進行適當?shù)闹笇?,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提高他們的日記水平。
二、傳授寫作技巧
(一)讓日記貼近生活,包羅萬象
葉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覺得有意思就寫,一句兩句也可以。”即是說,日記延伸出來的是生活,天文地理、人間百態(tài)、煩惱快樂,甚至螞蟻搬家這樣的自然現(xiàn)象都可以在日記中記錄。在學生寫日記的過程中,我們要有針對性地將日記依照敘事、寫景、感悟等方面的特點進行分類,加以指導,要強調日記的真實性,杜絕編造,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體會生活,細心品味每一個瞬間,捕捉其背后的故事,然后用筆記錄下來。
(二)讓日記充滿孩子的天真與爛漫
寫日記是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不受束縛的。日記是心靈的傾訴,真情的流露最能打動人心。這就要求教師要進行適當指導,破除作文寫作的束縛,解放學生的思想,使學生能夠自由發(fā)揮,真實地記錄自身的情感、思緒,甚至可以宣泄作業(yè)太多、父母管教太嚴、教師拖堂等一些負面情緒。我們要讓學生的日記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保留童真、童趣。當然,教師適當?shù)闹笇Ыㄗh也是必要的,否則將失去日記寫作的意義。
(三)一事一記,明確日記主題
比如,寫關于吃飯的日記,就需要圍繞吃飯的時間、地點、內容、喜歡吃什么等方面進行記錄,其他主題日記的寫作也可以參照類似的模式進行。此時,教師應發(fā)揮引導作用,可以使用一篇日記來進行示范。以踢毽子為例,教師應強調寫日記與寫作文都要明確主題(踢毽子),要有重點。例如,一個學生在日記中一直圍繞踢毽子這一主題展開,雖然詞匯、語言并不是非常優(yōu)美,但是對主題、重點的把握很好,就值得表揚。
(四)有感而發(fā)、切忌無病呻吟
日記不能僅成為記錄學生童年歡聲笑語的載體,而應該保留學生成長的軌跡,保留他們思想成熟的痕跡。也就是說,日記重要的作用是要讓學生學會觀察思考,在記錄事物時,加入自我的考量、判斷以及感悟等。
三、培養(yǎng)學生能力,改善教學方法,進行多樣性評價
(一)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主意識并不強,具體表現(xiàn)為依賴性強,“隨大流”。這就要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其在日記寫作中暢所欲言,將自己的真實感受融入其中。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素材積累
小學生的知識面是十分狹窄的,活動范圍、交友范圍也不大。鑒于此,教師應告訴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寫作特點,還可推薦一些適合不同階段學生發(fā)展特點的優(yōu)質課外讀物給他們,以讀促寫。
(三)積極探索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開展活動
教師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觀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可以組織演講比賽、故事會等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將無意學習和有意學習有機結合起來。
(四)科學的評價機制
評價可以直觀展示出學生對日記寫作的掌握程度。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對教師后期的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如書面評價,教師在通讀學生日記后,寫下讀后感,進行點評,實現(xiàn)與學生書面上的交流,若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總之,在日記寫作過程中,教師切實有效的指導,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寫作技巧等。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