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
問題描述:
小學低段學習除法和有余數(shù)除法時,教材通常會要求通過“圈一圈”幫助學生加強對除法意義和算理的理解. 可是看似簡單的“圈一圈”,在教學中卻存在不少的問題.
例 北師大二下《課堂作業(yè)本》第7頁第1題:“圈一圈,填一填. 把18盆花平均分給5個班,每個班可以分到( )盆花,還剩( )盆. ”
學生的答題情況如下:
從圖中可知,學生列式解答均相同,但是圈法不同. 圖1:從答案出發(fā),3個一圈,圈了5次,余3;圖2:3個一圈,余數(shù)也圈,圈了6次;圖3:5個一圈,圈了3次,余3.
該習題究竟3個一圈還是5個一圈,還是都可以呢?我校二年級數(shù)學備課組進行了研討. 討論時,老師們各抒己見,有的認為要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有的認為“圈一圈”不能隨心所欲,應體現(xiàn)除法的過程……
分析思考:
“圈一圈”能不能隨心所欲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 從“圈一圈”意義的層面分析,“圈一圈”不能隨心所欲
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論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包括實物操作、表象操作和符號操作三個階段. “圈一圈”屬于實物操作,在實物操作的過程中學生獲得的直接體驗,為后兩個階段“表象操作”和“符號操作”(除法算式的構(gòu)建)作充分的準備. 在訪談中發(fā)現(xiàn),3個一圈的小朋友(見圖1、圖2)是先算出答案,再根據(jù)答案圈一圈. 這樣的“圈一圈”其實是為了圈而圈,有本末倒置之嫌,即失去了圈一圈的意義.
2. 從“形”與“數(shù)”的關(guān)系分析,“圈一圈”不能隨心所欲
平均分物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已知要分的總數(shù)和平均分的份數(shù),求每份是多少;第二種,已知要分的總數(shù)和每一份的數(shù)求平均分的份數(shù). 我們通常稱前者為“等分除”,后者為“包含除”. 如果不考慮題意,光從圈一圈與算式的關(guān)系分析, 圖1、圖2從包含除的角度理解(每3個一份,有幾份),算式應是18 ÷ 3 = 6,絕非是18 ÷ 3 = 5……3,因為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從等分除的角度理解,圖2的算式應是18 ÷ 6 = 3. 而圖3無論是從等分除,還是包含除的角度理解,其算式都可以寫成18 ÷ 5 = 3……3.
3. 從平均分意義的角度分析,“圈一圈”不能隨心所欲
筆者仔細查閱了相關(guān)教材和教參,思考教材背后的設(shè)計意圖,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圈一圈”的作用和方法,追根溯源,在教材的安排上,一開始就有了明確的指向.
以北師大四版教材為例,學生第一次接觸除法是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分一分與除法》. 起始課《分物游戲》中有這樣一道例題:“15根骨頭平均分給3只狗,每只狗分到幾根?”
要求讓學生先動手分一分,然后嘗試用書面形式記錄自己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
教材呈現(xiàn)了下面三種記錄方法:
從記錄形式上看,圖4與圖5類似. 從分法上看,圖4和圖6相同,都是1根1根地分. 教學用書建議圖6的記錄方法為“理解和掌握”的教學目標,因為它很完整地表示了平均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用小棒代替骨頭,用小圓代替狗,每個圈表示分一次分掉了多少根小棒,圈內(nèi)小棒的根數(shù)等于平均分的份數(shù),畫幾個圈則表示要分幾次把小棒分完,每份分到小棒的根數(shù)等于所畫的圓圈的個數(shù).
教材這樣安排的用意一是借助具體操作活動(分、畫、圈)幫助學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二是對“圈一圈”的方法給予了規(guī)范,圈的方法應該體現(xiàn)分物的過程,1根1根地分,分一次,有幾份就需要幾根,分了這樣的幾次,每份數(shù)就是幾. 綜上所述,文章開頭案例中的“圈一圈”,合理的圈法應該是5個一圈,1盆1盆地分,分一次需要5盆,圈了3次,也就是每個班可以分到3盆,還剩3盆. 這樣的圈法才能體現(xiàn)除法平均分的思考過程,才能促進學生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
【參考文獻】
[1]《數(shù)學教師教學用書》二上、二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
[2]《數(shù)學課堂作業(yè)本》北師版二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