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洪
【學習目標】
1.識記重點字詞,熟讀成誦,把握作品的感情;
2.掌握作品描寫的蜀道雄奇險峻的特點,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3.品味飄逸豪放、流轉自然的語言,體會其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學習重點】誦讀。
【學習難點】詩歌內容理解。
【知識導學】
4.背景介紹
唐代蜀中商業(yè)經(jīng)濟極為發(fā)達,入蜀的人們樂不思返,而沒有認識到這一地區(qū)形勢險要,自古為封建割據(jù)之地,隨時有發(fā)生叛亂的可能。詩中強調的“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就是指此而言的。本詩創(chuàng)作時間不遲于天寶三年,為“安史之亂”前的作品。詩的寫作目的是想告訴人們不要只看到“錦城”的“樂”,而應該“早還家”,因為這里的道路奇險無比,且隨時可能發(fā)生戰(zhàn)亂,足見作者英明的政治預見。
5.夸張
①定義:夸張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它是為了表達的需要,故意言過其實,對客觀的人、事物盡力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
②分類:
擴大夸張: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強等)處說,如“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縮小夸張:故意把一般事物往?。ㄉ佟⒙?、矮、弱等)處說,如“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夸張:故意把后出現(xiàn)的事說成是先出現(xiàn)或同時出現(xiàn)的,如“看見這濃綠的禾苗,就嗅出面包的香味來了”。
③作用:
恰當運用夸張,能深刻地表現(xiàn)作者對事物鮮明的情感和態(tài)度,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形象的渲染,可豐富讀者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征;夸張還能增強幽默感和趣味性。
【學習過程】
6.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魚鳧(fú) 秦塞(sài) 石棧(zhàn) 猿猱(náo)?搖
撫膺(yīng) 巉巖(chán) 飛湍(tuān)
喧豗(huī) 砯崖(pīng) 吮血(shǔn)
捫參(mén)(shēn) 崢嶸(zhēng)(róng)
咨嗟(zī)(jiē) 號古木(háo)
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危乎高哉(高)
(2)不與秦塞(山川險要的地方)通人煙
(3)可以橫絕峨嵋?guī)p(橫渡橫穿)
(4)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回轉掉頭)
(5)連峰去天不盈尺(距離)
(6)錦城雖云樂(享樂)
(7)難于(比)上青天
(8)開國何(多么)茫然
(9)黃鶴之飛尚(尚且)不得過
(10)但(只)見悲鳥號古木
(11)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什么)為乎來哉
(12)猿猱欲度愁(為……發(fā)愁)攀援
(13)使人聽此凋(使……凋謝)朱顏
(14)砯崖轉(使……滾動)石萬壑雷
(15)側身西(向西)望長咨嗟
【整體感知】
8.本文主旨句出現(xiàn)了三次,主旨句是:
明確:本文主旨句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合作探究】
9.詩中“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出現(xiàn)三次。這種反復有什么意義?
明確:從內容上看,一唱三嘆,反復強調,層層深入,以主旨句貫穿始終,突出表達了詩人感嘆蜀道之難,為友人入蜀深感憂慮的主題。
10.文章三個自然段作者分別從哪幾個角度來寫蜀道之難的?每一個角度又分別是怎樣寫的?
明確:第一段蜀道之高。
第二段蜀道之險。
第三段蜀地之禍。
11.“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它重復出現(xiàn)三次,有什么作用?
(1)詩的開篇就極言蜀道之難,以感情強烈的詠嘆點出主題,為全詩定下基調。隨著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場景的變化,“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詠嘆反復出現(xiàn),形成了以此為主旨句貫穿始終、內容層層深入的格局。
(2)“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現(xiàn),或前或后總有一個提示內容的“副句”伴隨著。主旨句出現(xiàn)了三次:
一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寫詩人仰望蜀道時發(fā)出的感嘆,突出表現(xiàn)了蜀道的高不可測,為下文寫太白鳥道、天梯石棧、高標回日、捫井歷參張本。
二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說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輕易前往。此句有鉤連前后兩層內容的作用。
三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劍閣形勢之險和蜀中戰(zhàn)禍之烈,跟開篇相照應。以此結束全詩,興味無窮。
【品讀鑒賞】
12.第一段引用五丁開山的傳說有什么作用?
明確:通過想象、夸張的手法,寫出蜀道自古以來就是難以逾越的險阻。借助神話傳說,為蜀道之難點染神奇色彩。
13.細讀“上有六龍回日……坐長嘆”這幾句,說說詩人用了哪些寫法來表現(xiàn)蜀道的雄奇險峻。
明確:神話傳說、虛實結合、反襯夸張、細節(jié)描寫。
14.詩人給“畏途”營造了怎樣的氣氛?試賞析“連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轉石萬壑雷”。
明確:營造了一種凄清寂靜的氛圍,“但見”四句運用細節(jié)描寫,借景抒情,渲染了蒼涼凄清的氣氛?!斑B峰”四句運用夸張的手法,由靜到動進行描寫,渲染了驚險的氣氛,營造出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藝術效果。是對蜀道之難的描寫,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15.寫劍閣的那一段包含哪些內容?聯(lián)系當時的背景說說詩人這樣寫的意圖。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詩人從地勢的顯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關注,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和關切。
16.第三段的句式較前兩段有何不一樣?本段中韻腳有什么變化?有什么好處?
明確:前兩段都是以長句為主,比如有七字句和九字句,但是第三段大多數(shù)都是短句,以四字句為主。好處:與前兩段形成了一種語言上參差不齊,整散結合的特點。更加自如地表達出作者奔放熱烈的感情。也反映出詩歌語言富于變化。
【拓展延伸】
17.關于蜀道難的主旨,有人說是對友人的勸慰,也有人說是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甚至還有人認為是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你是怎樣理解的?請你結合詩句內容分析。
明確:本詩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強烈的熱愛之情;揭示出當時太平景象后潛在的危機,透露了作者對國事的憂慮和關切;為友人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感到憂慮,其中寄寓了含蓄而執(zhí)著的惜別之情。
作者單位;湖北竹溪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