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儒家思想對當今建設和諧社會的啟示

2016-10-21 12:37:50劉淑麗
山東青年 2016年8期
關鍵詞:和諧社會儒家思想啟示

劉淑麗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社會長期以來的正統(tǒng)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儒家的學說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思想形成后,很快就被統(tǒng)治階級承認,上升為官方意識形態(tài),在社會上占據統(tǒng)治地位,對幾千年的封建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儒家思想也對當今建設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努力探究和思索。

關鍵詞:儒家思想;和諧社會;啟示

文化的力量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根本所在。今天,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重視發(fā)揮傳統(tǒng)文化的作用,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勢。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們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意義深遠的思想資源。我們要充分挖掘儒家思想的精髓,并對其進行現代性的詮釋,使之成為和諧文化的“靈魂”。

一、“仁”的思想對當今建設和諧社會的啟示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孔子說:“仁者愛人”。在儒家看來,人往往有一種本能的自愛心理,而喪失愛人的意識,所以儒家特別強調要“愛人”。如何做到“愛人”呢?按孔子的想法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克己復禮”。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1],即約束自己的行為使其符合于禮的規(guī)范。儒家倡導通過“仁”的德性修養(yǎng)將作為外部約束的“禮”內化為內在的、自覺的道德規(guī)范?!岸Y”是指建筑在宗法制度“親親”基礎上的一整套協調社會秩序的規(guī)范??鬃咏虒藗円凑铡案缸?、夫婦、兄弟、朋友、君臣”五倫的秩序做到“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友弟恭、長惠幼序、朋誼友信、君敬臣忠”十義。一個人要想做到“十義”就要在視、聽、言、動等行為方面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品德方面要做到“恭、寬、信、敏、惠”。使自己符合禮的規(guī)范。因為如果具備五種品德就會“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2]

“忠恕之道”。曾子講:“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盵3]所謂的“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即自己有某種要求需要滿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這種要求需要滿足,能夠從身邊做起;而“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我不愿他人如何對待我,我也就不要這樣對待他人。“忠恕之道”的核心在于倡導人與人要和睦相處、與人為善、推己及人、團結友愛、求同存異,以達到人際關系的和諧。

“博施于民而能濟眾”。[4]儒家提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yǎng)”。面對當下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弱勢群體大量存在的現實,儒家的這些思想無疑對我們構建和諧社會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

二、“禮樂”思想對當今建設和諧社會的啟示

儒家文化是一種禮樂文化 ,它以“禮”與“樂”的相互支撐來追求和諧的統(tǒng)一,并以此作為社會發(fā)展的理想狀態(tài)。儒家思想認為,“禮”的本質是“序”,“樂”的本質是 “和”?!皹氛?,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放群物皆別”[5]?!昂汀?,意味著和合、和諧;“序”意味著等級、秩序。和諧與秩序是對立統(tǒng)一的。世間沒有無序而又和諧的狀態(tài) ,也沒有不和諧而有序的事物。“禮”規(guī)定了家庭、社會、國家巾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以及應該履行的義務和責任,具有社會法律和倫理道德規(guī)范兩方面的內涵可以用來治理國家 ,提供給社會生活穩(wěn)定的發(fā)展秩序?!皹贰笔前ㄒ魳贰⒃姼?、舞蹈等在內的綜合藝術的總括,是聲音、情感、動作的和諧統(tǒng)一,可以抒發(fā)情感,調節(jié)性情,感化人的心靈?!皹芬舱?,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禮記 ·樂記》)。所以儒家提出“和為貴”的思想,是以一個和諧社會狀態(tài)為根本指導原則的。而社會和諧的核心問題足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儒家十分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人與組織之間以及組織與組織之間的和諧?!皭廴苏呷撕銗壑?,敬人者人恒敬之”。仁愛之心,忠恕之道是人際和諧的基礎。但人際和諧還需要經濟基礎來支撐,如果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嚴重,就必然會產生組織或社會內部的相互對抗 ,人際之間的和諧就會受到破壞。因此 ,“大樂與天地同和,大官與天地同節(jié)”(《禮記 ·樂記》)人與社會的關系實質就是“公”與“私”的關系。儒家認為,國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要三為一體,通過人人“兼善天下”來實現“天下為公”,保障社會的協調發(fā)展。

三、“天人合一”思想對當今建設和諧社會的啟示

所謂“天人合一”就是指自然與人的關系是和諧統(tǒng)一的?!疤臁笔侵袊吮硎鲎匀唤绲淖罡叻懂?,指自然和自然界的規(guī)律?!叭恕笔潜硎旧鐣畹母拍?, 是指個體的人或由人類構成的社會。中國古代哲學家通過對天人關系的研究,主張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相處,這與構建“和諧社會”所推崇的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天人合一”觀蘊含豐富的“和諧社會”的思想。

孔子的“天人合一”命題強調用“天意”來協調人倫關系, 建立穩(wěn)定協調的社會人倫秩序。孟子的觀點“盡心、知性、知天”,認為人性與天道相通,人心是能感通的主題, 只要盡心,就能知性,繼而知天,就可以達到“上下與天地同流”的“天人相通”的境界。這都反映了人類早期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辯證關系的樸素思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全球性的生態(tài)危機,鍵是克服人類中心主義的傾向,變天地分離為天人合一,恢復人與自然相統(tǒng)一的整體觀念,對人類擺脫目前的困境,確立科學的發(fā)展觀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四、“中庸”思想對當今建設和諧社會的啟示

中庸思想是儒家哲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范疇,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行為準則。中庸不是折,也不是中立 ,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這個事物運動的準則。根據這個準則處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處,是一種“中正” 的象征?!爸杏怪馈笔且环N追求內在的、實質性的平衡行為準則,一種勿過勿不及的狀態(tài)?!爸小迸c“和”有著密切關系,東漢鄭玄對“中庸 ”解釋為 :“名日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中和”一詞的含義為按“中”的標準去做事就會達到一種“和”(和諧)的狀態(tài),和諧狀態(tài)是一種完美的表現,也可以說,“中和”是一種至善至美的理想化狀態(tài)?!吨杏埂分杏校骸爸幸舱?,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边@就是說,達到“中和”,不僅能夠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 ,而且也實現了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 ,這正是眾多儒者夢寐以求的為政之最高境界。“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6]這是對“大同”社會狀態(tài)的描述 ,也是一個高度和諧的社會。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明鮮久矣?!保ā墩撜Z·雍也》)。

中庸準則可以運用在政治、經濟、文化乃至個人思想言行等各個方面,在為君治國方面“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7]?!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其中,“正”乃思想行為端正,為人處事必求合乎“義”。在經濟上,必須“因民之利而利之”。[8]堅決反對“放于利而行”(《論語 ·里仁》)。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須要做到“學而不思則 罔,思而不學則殆”。[9]中庸準則要求個人在履行道德職責時“無過無不及”,一旦過了應有的度 ,就會使原有的道德要求變質,所謂物極必反。掌握中庸準則,個人必須崇德徙義,但也必須兼德。所謂兼德,就是不偏于一德。仁、義、禮、智、信、忠、孝、恕都不是孤立的,它們都有著內在的緊密聯系,互相依存、交叉、互補。所以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中庸準則在樹立個人的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標準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無論是人自身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其最理想狀態(tài)都是“適度”。同樣,社會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也需要“適度”。社會的現代化進程,既要發(fā)展,更要科學發(fā)展,堅持科學發(fā)展觀;既要快速,又要穩(wěn)定,求得可持續(xù)性發(fā)展。人的進步,既要強調創(chuàng)新能力和基本素質的提高,又要追求和諧的全面自由發(fā)展。

儒家思想占據中國傳統(tǒng)社會政治思想主導地位、旨在維護社會政治統(tǒng)治秩序的主流思想,曾經以它的強大力量主宰著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綿延不絕兩千余年。時至今日,儒家思想依然在某些領域以特定的形式保留了它的痕跡,以其適合時代的方式存在著、繁衍著,或者是原生態(tài)的遺存,或者是經過了創(chuàng)造性的轉化,從而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并以不同的方式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后世自然需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儒家思想何以綿延數千年卻仍在發(fā)揮作用,其對于我們當今建設和諧社會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楊伯峻.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論語譯注·顏淵.北京:中華書局,2009.

[2]楊伯峻.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論語譯注·子路.北京:中華書局,2009.

[3]楊伯峻.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論語譯注·里仁.北京:中華書局,2009.

[4]楊伯峻.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論語譯注·雍也.北京:中華書局,2009.

[5]戴圣編,劉小沙.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家經典必讀本·禮記 ·樂記.北京:北京聯合出版社.2015.

[6]戴圣編,劉小沙.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家經典必讀本·禮記 ·禮運.北京:北京聯合出版社.2015

[7]楊伯峻.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論語譯注·顏淵.北京:中華書局,2009.

[8]楊伯峻.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論語譯注·學而.北京:中華書局,2009.

[9]楊伯峻.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論語譯注·堯曰.北京:中華書局,2009.

(作者單位:魯東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山東 煙臺 264309)

猜你喜歡
和諧社會儒家思想啟示
儒家思想與書法
丹青少年(2017年4期)2017-02-06 03:08:31
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構建中國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43:33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fā)展策略分析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33:32
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群眾文化之我見
西方管理理論在企業(yè)管理中的有效實施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fā)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36:03
論美國警察院校政府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及啟示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28:23
武陵山片區(qū)高校經管類專業(yè)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培養(yǎng)的建設與啟示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01:16
從“三吏”“三別”看儒家思想在杜詩中的滲透
人間(2015年23期)2016-01-04 12:47:46
乌兰察布市| 讷河市| 商南县| 灵石县| 呼伦贝尔市| 开原市| 阜宁县| 临泽县| 平山县| 萨嘎县| 铜鼓县| 灵台县| 台北市| 大余县| 华容县| 来凤县| 宜都市| 札达县| 玉屏| 井冈山市| 瑞金市| 镶黄旗| 宁安市| 黎城县| 景宁| 安西县| 高州市| 陈巴尔虎旗| 华亭县| 双城市| 宜章县| 罗源县| 田东县| 陈巴尔虎旗| 墨脱县| 视频| 汝城县| 八宿县| 临泽县| 普定县| 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