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圓
【摘要】高中語文詩歌教學要適應時代的需要,變革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促進學生發(fā)展,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科學文化素質(zhì),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詩歌鑒賞;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古詩教學現(xiàn)狀
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反思我們的古詩閱讀教學,是不是忽視了知識的傳承,能力的培養(yǎng),性情的陶冶,漠視甚至曲解了教學目標;是不是忽視了對文本的解讀、語言的品味、手法的探究,站在課文之外,采取旁觀者的態(tài)度,指手畫腳,評說是非,是不是忽視了文本理性的光輝,形象的光彩,語言的魅力,而就閱讀文本,抓住一點,東拉西扯,旁枝斜逸,雜草叢生,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是不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腳踏西瓜皮,滑哪算哪,聽之任之,無點撥,無指導,要求泛化。因此在高中語文古詩教學中以生為本,把握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營造氛圍,培養(yǎng)興趣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情感是溝通人們心靈的橋梁。教師的任務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還要交流情感,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鑒賞古詩的興趣。為此老師推薦經(jīng)典詩歌,利用早讀誦讀吟詠;交流感受;寫鑒賞評析性文字,舉辦詩歌朗誦比賽等,營造學習古詩的氛圍,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他們認識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理解,尊重學生的發(fā)現(xiàn),滿足學生的成功欲。
三、遵循詩歌教學規(guī)律開展教學
詩歌鑒賞也是一種文學鑒賞活動,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自主活動,需要教師交給學生鑒賞的相關(guān)知識。初步鑒賞指的是對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作概要的賞析,如果詩句用到的典故是我們在課文中學過的,我們應該知道,并能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鑒賞方法應該抓住語言,咀嚼字詞;明辨手法,體會意境;借助意象,挖掘情感。如圖所示:
四、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指導誦讀,加強背誦
古典詩歌語言簡潔凝練,節(jié)奏鮮明,格律嚴整,情感豐富,含義深刻,以其豐厚的情感和精髓的哲理啟迪后人、流傳千古。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誦讀的指導,可以采取不同的誦讀方式,如聽讀、范讀、領(lǐng)讀、齊讀,讀準詩的節(jié)奏,把握詩句的聲調(diào),讀出語氣和語勢,體現(xiàn)詩句的音樂美。背誦這些名篇名句,讓他們熟讀精背以至默記在心,塑造學生的人格,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體驗,激起相似的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把握意境,學會鑒賞
詩歌的意境是詩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圖景和諧統(tǒng)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認識和情緒體驗。詩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態(tài)的,有的雄偉壯闊,有的悲涼凄婉,有的含蓄典雅。閱讀古詩必須引導學生根據(jù)詩中所提供的信息進入詩歌的意境中去,使其如見其景,如見其物,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達到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融。如詩句“誰家玉笛暗飛聲”我們可以首先區(qū)別這句詩的表達方式,然后抓意象,找意象特點,看組合特點,接著翻譯詩句,體會語言的含義,最后分析手法,解析情感。由此分析如下:本句即從笛聲落筆。時間是深夜,詩人難于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xù)的笛聲。笛聲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鞍怠弊譃橐痪潢P(guān)鍵?!罢l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tài),先聽到飛聲,找尋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 “暗”字,自是十分確當。這里“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xiàn)出一種難于為懷的心緒,所謂以主觀寫客觀?!鞍怠币灿袛嗬m(xù)、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同樣的道理分析以下詩句。
(三)講析解題方法,提升鑒賞能力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只有強化訓練,歸納解題方法,掌握解題規(guī)律,才能感受詩人豐富含蓄的情感,才能準確把握其藝術(shù)手法。因此,在解題時應講析把握技巧,如題干對解讀詩歌有一定的暗示作用,我們要分析怎么問、答什么、多角度。高考閱卷一般采點給分,因此要注意表達文字的切入點。要點要全,組織答案要完整,評價要恰當。不管有無要求,都要聯(lián)系詩作具體內(nèi)容,不要架空分析。表達流暢。要做到文句通順,先后有序,用語準確,表達到位;要盡量使用鑒賞用語,不說“外行話”。還要注意書寫工整,文面整潔。我們可以歸納答案表述口訣:敏銳挖掘信息點,多答點數(shù)抓關(guān)鍵。
重點條目排在前,次要信息結(jié)尾連。思路清晰要點準,精心梳理心平穩(wěn)。
高中古典詩歌教學應打破傳統(tǒng)“滿堂灌”教學模式,講解知識點要條分縷析,指導鑒賞方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并尊重學生,關(guān)心學生的情感體驗,使教師教得愉快,學生學得輕松。
參考文獻
[1]邵瑞珍.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