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消費需求增長,苦瓜在福建省的種植面積逐漸擴大,本文主要從大棚搭蓋模式、苦瓜品種選擇、播種育苗、大田管理及采收5個方面探討了平和縣大棚苦瓜越冬栽培模式,其每667 m2年收入達萬元以上,成為當?shù)夭宿r冬春季節(jié)的主要經濟來源。
苦瓜是我國華南和西南地區(qū)主要的瓜類蔬菜,福建省是苦瓜生產與消費的主要市場之一,近年來苦瓜年種植面積達(含復種)
1.7萬hm2,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福建苦瓜主要在春、秋兩季栽培,夏季高山有少量栽培,閩南地區(qū)秋延后栽培和大棚設施越冬栽培約有2 001 hm2,其中,平和縣大棚越冬栽培面積達800 hm2,一般667 m2產量2 000 kg以上,高產可達4 000 kg,早春季節(jié)田間收購價5~
6元/kg,每667 m2年收入萬元以上,已成為菜農冬春季節(jié)的主要經濟來源?,F(xiàn)將平和縣大棚苦瓜越冬栽培模式探討如下。
1 大棚搭蓋模式
平和縣大棚結構材料通常選用鍍鋅管或竹子[1],大棚寬6 m,長50~60 m,中間頂高2.5 m,兩邊肩高1.6 m,南北走向,棚兩端中間安裝門,用于人員進出和通風,長×寬=2 m×1 m。大棚薄膜常選用厚度為8絲(1絲=0.01 mm)的長壽無滴膜,有頂膜和裙膜之分,裙膜高度1 m左右,方便卷起,便于通風、降溫、降濕。
2 品種選擇
平和縣生產上用的苦瓜品種主要有新翠、如玉5號、閩研3號等。
3 播種育苗
由于多年重茬,土傳性病害發(fā)生嚴重,多采用嫁接育苗栽培;沒有種植過瓜類蔬菜的地塊多用實生苗栽培。
3.1 實生苗培育
①播種時間 平和縣大棚苦瓜越冬栽培多采用營養(yǎng)缽或育苗盤育苗,通常于12月中下旬在大棚內播種育苗。
②種子催芽 苦瓜種皮厚且堅硬,難吸水,發(fā)芽緩慢,播種前可先曬種3~4 h,后用50℃溫水浸種10 min,再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浸種10 h,洗凈后用濕棉布包裹保濕催芽,前2天溫度控制在30℃,后2天控制在20~25℃,一般3~4天即可陸續(xù)發(fā)芽,每天將露白的種子挑出,并播種于裝好育苗基質的50穴育苗盤或10 cm×10 cm的營養(yǎng)缽中,每穴(缽)1粒,剩余種子清洗后繼續(xù)保濕催芽。
③苗期管理 播種后棚內溫度保持25~30℃,子葉展開后可適當降低溫度,白天25℃,夜晚不低于15℃,以促進幼苗粗壯。育苗基質含水量保持70%~80%,一般正常天氣隔2~3天澆水1次,陰雨天時,寧干勿濕。若遇連續(xù)陰雨天,日照時間短,光照弱,可將100~200 W的白熾燈掛于瓜苗上方50~
60 cm處適當補光,光照時間為6~8 h/天,以滿足苦瓜對強光的需求。根據(jù)瓜苗長勢可結合澆水澆施8%腐熟人糞尿或0.2%尿素液1~2次。定植前10天可加大通風煉苗,提高瓜苗的抗寒能力。當瓜苗長至4~5片真葉時,應及時定植。
3.2 嫁接苗培育
由于多年連作重茬,土傳病菌大量積累,苦瓜枯萎病發(fā)生一年比一年嚴重。嫁接育苗栽培可以有效地防治苦瓜枯萎病的發(fā)生[2],平和縣大棚苦瓜越冬栽培80%采用嫁接苗,常用的嫁接方法有靠接法和劈接法。
①砧木選擇 絲瓜根系發(fā)達,耐潮濕,抗枯萎病,與苦瓜嫁接親和性好,嫁接育苗成活率高。平和縣用作苦瓜嫁接的砧木主要是當?shù)亻L勢旺盛的肉絲瓜,少量采用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
②砧木、接穗苗培育 砧木、接穗種子先用55℃溫水浸泡,同時不停攪拌,使種子均勻受熱,10 min后加冷水至30℃左右;接穗苦瓜種子繼續(xù)浸種8 h,砧木絲瓜種子繼續(xù)浸種2 h;撈起瀝干,用濕毛巾或濕棉布包好,置28~32℃的條件下催芽(用光照培養(yǎng)箱,也可用紙箱加燈泡自制發(fā)芽箱),少量種子可放入貼身口袋中,利用人體溫度催芽。值得注意的是每天要用約30℃的溫水將種子清洗1次,待種子露白后播種。
劈接法:將已露白的砧木種子播于裝滿育苗基質的50穴育苗盤或10 cm×10 cm的營養(yǎng)缽內,每穴(缽)1粒[3];將已露白的接穗種子撒播于無分格的育苗盤中,粒距5 cm。管理同實生苗育苗。
靠接法:將已露白的砧木種子和接穗種子分別撒播于無分格的育苗盤里,粒距5 cm。
靠接法要求砧木種子和接穗種子同時浸種催芽或砧木種子比接穗種子提早2天,劈接法一般要求砧木種子比接穗種子提前5~7天。出苗前溫度控制在28~30℃,出苗后溫度控制在20~25℃。適時抹去砧木真葉,促進砧木胚軸粗壯,便于嫁接操作。
③嫁接方法 a.劈接法。一般在接穗子葉微開至1對真葉開始展開期間進行。選擇直徑與接穗相當?shù)恼枘久?,去掉生長點,用刀片從2片子葉中間向下切,深0.6~0.8 cm。將接穗從子葉下胚軸1.5 cm處切斷,并在兩側削成雙面楔形,楔口長度與砧木切口深度相當,接穗與砧木切口表面要平整,將接穗垂直插入砧木切口處,用嫁接夾固定。
b.靠接法。在接穗2片真葉完全展開后進行。嫁接前1天對砧、穗苗適當澆水,之后噴1次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等廣譜性殺菌劑800~1 000倍液。嫁接時選擇直徑和高度比較一致的砧、穗苗,將帶根的砧木去除生長點、削去1片子葉,在子葉下0.5 cm處由上向下斜切,角度50°~60°,深至莖直徑的3/5~2/3。接穗從子葉下1.0~1.5 cm處從下向上斜切,角度、深度與砧木相同,將穗、砧切口互相嵌合,用嫁接夾夾好,移植于營養(yǎng)缽中,置于育苗棚內。注意將砧、穗根部適當分開,便于嫁接苗成活后接穗斷根時不傷及砧木的胚軸。
④嫁接后管理 a.劈接后管理。前3天苗床內空氣濕度保持在90%左右,第4天降到75%~85%,長時間濕度過大容易引發(fā)病害。前3天全遮光,之后早晚可適當去掉部分遮陽網(wǎng),逐漸增加光照,1周后植株基本成活,可揭去遮陽網(wǎng)。溫度控制在25~30℃。嫁接前1~2天或嫁接后第4天傷口基本愈合,可噴1次甲基托布津、多菌靈或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防止病害發(fā)生,提高成活率;嫁接8~10天后及時抹去砧木子葉基部絲瓜新芽。
b.靠接后管理。前2~3天覆蓋1~2層遮陽網(wǎng),遮光度90%以上,棚內濕度控制在80%以上,4~6天10:00~15:00遮陽,6天后可揭去遮陽網(wǎng),7~8天成活,切斷接穗根。斷根后1~2天避免強光照射,5~7天即可定植于大田。
4 大田管理
4.1 地塊選擇及整畦定植
苦瓜忌重茬,前茬最好是十字花科、蔥蒜類蔬菜。大棚一般寬6 m,4畦(包溝1.5 m寬),深溝高畦以利排水。定植前1周每667 m2施復合肥50 kg或配施腐熟廄肥2 000 kg,與土壤深翻混合后耙入30 cm的土層中,整好畦,覆蓋地膜。每畦中間單行定植,株距為100 cm,每667 m2種植約450株。
4.2 肥水管理
定植1周幼苗成活后可用0.4%尿素液追施作提苗肥,促進幼苗快速生長;再過10~15天根據(jù)植株長勢情況可追施0.5%三元復合肥;開花前可追施0.8%三元復合肥;坐瓜后可追施0.8%三元復合肥;以后采收1~2次追施1次0.8%三元復合肥??喙舷矟癫荒蜐n,畦溝不能有明水。
4.3 溫濕度管理
早春氣溫較低,以保溫為主,整個生長期都要覆蓋白色薄膜,使棚內氣溫保持在20~28℃,夜間不低于15℃,晴天若棚內溫度達到28~30℃可打開兩頭棚門通風換氣,控制棚內溫度不高于32℃,陰雨天減少開門次數(shù),同時不澆水,以免降低棚內溫度。
4.4 掛網(wǎng)、引蔓及整蔓
苦瓜苗長至30 cm左右時,應及時掛網(wǎng)(可選用幅寬200 cm、網(wǎng)眼30 cm×30 cm的塑料魚網(wǎng),懸掛在棚架上,垂直于畦中央),便于瓜蔓攀緣上網(wǎng)??喙戏种δ芰軓?,除主蔓外,兩側各選留2條健壯側蔓,及時摘除其他側蔓。
4.5 人工輔助授粉
早春氣溫低,棚內空氣流動小,傳粉昆蟲少,苦瓜自然授粉不良,要加強人工輔助授粉,在開花盛期6:00~10:30,將收集的已開放雄花的花粉涂抹到雌花柱頭上(一般1朵雄花可以授4朵雌花)。
4.6 病蟲害防治
大棚苦瓜越冬栽培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枯萎病、霜霉病等,主要蟲害有:地老虎、蚜蟲、瓜實蠅等,要注意及時察看防治。
5 采收
早春氣溫低,生長慢,授粉后30天左右才能采收。采收標準以瓜面瘤狀突起膨大、瓜頂端開始發(fā)亮時為宜。
參考文獻
[1] 李大忠,溫慶放,薛珠政,等.南方竹架大棚的結構、特點及功能[J].福建果樹,2001(1):59-60.
[2] 李大忠,溫慶放,康建坂,等.嫁接防治苦瓜枯萎病研究[J].西南農業(yè)學報,2008(3):888-890.
[3] 孫豐寶.刺字南瓜無公害生產技術[J].長江蔬菜,2007(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