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528200)蔡朝霞
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常發(fā)于妊娠20周之后,且常合并感染抽搐以及產(chǎn)科出血,是孕產(chǎn)婦和圍生兒主要的死因之一[1][2]。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因眾說紛紜,目前尚無定論,治療效果也無新的突破,通常需要終止妊娠以治療此疾病。而近年來,不少學者指出缺鈣是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且臨床上運用補鈣來預防及治療妊娠期高血壓取得了一定的療效[3][4]。因此,本研究運用美國安利鈣鎂D片預防妊娠期高血壓,同樣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門診部進行產(chǎn)前檢查,并準備在我院進行分娩的孕婦198例。198例孕婦均身體健康,近期未服用任何鈣劑和激素類藥物,無妊娠合并癥及并發(fā)癥。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99例:平均年齡25.1±7.6歲;平均孕周21.9±5.9周;體重指數(shù)(BMI)≥0.24共43例、平均動脈壓(MAP)≥11.33kPa31例、有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的25例。對照組99例:平均年齡24.9±8.2歲;平均孕周21.7±5.4周;體重指數(shù)(BMI)≥0.24共40例、平均動脈壓(MAP)≥11.33kPa32例、有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的27例。兩組在年齡、孕周、高危因素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服用美國安利鈣鎂D片(生產(chǎn)廠家:美國安利紐崔萊;商品編號:11-0610;規(guī)格:180片/瓶)每日三次,每次一片,孕20~27周開始口服至分娩。對照組未服用任何藥物。服藥前檢測兩組的血清鈣、體重、血壓和尿蛋白,而后孕36周前體重、血壓、尿蛋白每四周復查一次,孕36周后則每一周復查一次,血清鈣每四周復查一次;觀察記錄兩組臨床缺鈣癥狀發(fā)生情況;兩組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病情況;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試驗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對組間差異比較方法采用x2檢驗;以ɑ=0.05為檢驗水準,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服藥前后血清鈣含量比較。觀察組服用鈣片后較服藥前血清鈣水平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服用鈣片前兩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服用鈣片后觀察組血清鈣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附表1。
2.2 服藥后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缺鈣癥狀發(fā)生情況比較。服藥后觀察組腓腸肌痙攣、腰腿痛、牙齒松動例數(shù)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附表2。
附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服藥前后血清鈣含量比較(mmol/L)
附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缺鈣癥狀發(fā)生情況比較
附表3 觀察組和對照組高血壓發(fā)病情況比較
2.3 觀察組和對照組高血壓發(fā)病情況比較。觀察組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病例數(shù)、輕度子癇前期、重度子癇前期、子癇例數(shù)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附表3。
2.4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觀察組服用美國安利鈣鎂D片后,有2例孕婦在3周內(nèi)出現(xiàn)胃部不適,之后漸漸耐受。所有孕婦均堅持服藥至分娩,未出現(xiàn)不能耐受而停止用藥的情況。
妊娠期胎兒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對鈣有一定需求,故母體的鈣需求量相應增加,尤其在孕30周之后需鈣量劇增。與此同時,因胎兒的生長需求,母體的容血量增加,則血鈣濃度相對下降。腎小球的濾過率增加,尿中鈣的排泄量有所增加也導致血鈣減少。此外,雌激素水平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母體對骨鈣的重吸收減少。綜合此種種原因,母體在妊娠期間處于低鈣狀態(tài),并且隨著孕周的不斷增加,血鈣濃度不斷降低,至妊娠晚期將降到最低。血清鈣的降低導致神經(jīng)肌肉興奮性升高進而引發(fā)腓腸肌痙攣,胎兒不斷汲取母體的骨鈣,使母體骨鈣耗竭從而出現(xiàn)骨質(zhì)疏松、腰腿痛、牙齒松動等缺鈣癥狀[3][4][5]。
血鈣濃度偏低,可使細胞膜對鈣離子通透性增加,血鈣內(nèi)流量增多,促進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從而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致使細胞內(nèi)的磷酸腺苷增加,線粒體不斷釋放鈣至胞漿中,增加的鈣離子通過肌絲滑行,引起肌肉收縮和血管收縮,此外,較低的血鈣濃度,會導致腎素和前列環(huán)素的合成減少,引起血管的收縮,故血壓升高。研究表明,全身的小血管痙攣是妊娠期高血壓的重要病理生理變化,還會導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則組織中水鈉過度潴留,進而引發(fā)水腫。補鈣后,血鈣濃度不斷上升,細胞膜對鈣離子的通透性逐漸恢復正常,組織鈣離子不斷跨膜內(nèi)流,胞漿中鈣離子濃度逐漸降低,進而平滑肌興奮性降低,血管收縮改善,進行舒張,血壓相應降低。因血管的舒張,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從而降低孕婦患水腫的可能性[6][7][8]。
本研究結果顯示,服用鈣片前,觀察組與對照組血清鈣含量無差異,服藥后,觀察組血鈣含量2.46±0.14mmol/L較服藥前2.20±0.18mmol/L上升,且觀察組血鈣濃度2.46±0.14mmol/L高于對照組2.13±0.13mmol/L,并且觀察組缺鈣的臨床癥狀腓腸肌痙攣4例,腰腿痛3例,牙齒松動3例,均低于對照組腓腸肌痙攣19例,腰腿痛15例,牙齒松動17例,結果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梢?,服用鈣片,可有效提升血鈣含量,從而緩解因缺鈣引起的各種癥狀。補鈣后,觀察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fā)病2例,輕度子癇前期2例,重度子癇前期2例,子癇0例,均少于對照組妊娠期高血壓7例,輕度子癇前期16例,重度子癇前期6例,子癇1例,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此外,補鈣對于孕婦而言并無嚴重副作用,本研究中所有孕婦身體皆耐受。由此可見,補鈣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的發(fā)病率,有效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孕期補鈣對于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的發(fā)病有顯著療效,適于臨床運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