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霞
【摘 要】信息技術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學科的教學中,小學英語課堂巧用多媒體手段,可以促進學生英語語音的發(fā)展,優(yōu)化英語教學,增強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學習;可行性;分析
中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英語教育中 “少、慢、差、費”現(xiàn)象,這已成為英語教育者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信息技術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學科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有效促進小學英語學習的效果提供了新的可行性。做為教學一線的英語工作者,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及發(fā)展需要為出發(fā)點,我們覺得有必要對這一問題做個深入探討,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也為眾多家長提供一個參考。
1 立足教材,訓練學生英語語感和口頭表達能力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道格拉斯·布朗(1987)在他的語言教學原則一書中曾經(jīng)指出:“語言的最高境界不是掌握語言形式,而是掌握語言形式以完成語言交流功能?!痹诳谡Z訓練中,教師若能借助電教媒體形聲畫并茂的特點,通過讀、聽、視、說多種形式的訓練組合,營造輕松的口語學習氣氛,有計劃地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意識,使其主動說、積極說,提高訓練的有效性。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可以促進兒童英語語音的發(fā)展,教師要根據(jù)學情,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直觀教學,使學生的思維、想象等心理活動有一定的物質(zhì)依據(jù),讓學生有話可說。通過多次觀看動畫片,幼兒的英語語音模仿能力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學習英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模仿練習,從聽說讀寫各個方面進行模仿,因為英語的語音、語調(diào)及書寫有自身的體系,屬于英歐語系,與漢語語系截然不同,我們就要按照其自身的特點學習英語,如果小學生學習英語不認真聽,發(fā)音不準,有的學生在學英語時會出現(xiàn)按照漢語拼音來拼讀英語,這樣給今后的學習帶來很多不便,往往會出現(xiàn)中國人聽不懂,外國人也聽不懂的英語,當他們一旦養(yǎng)成習慣,再要糾正就困難了。小學生要想把英語說得準確,一定要遵循聽說領先,讀寫跟上這個原則,首先必須得會聽,要聽得準確。因此,教師在讓學生聽錄音時先要讓學生聽老師的讀音,看老師的口形進行模仿跟讀,要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講英語,發(fā)音不準的要及時糾正,并注意將正確的音與錯誤的音進行比較,反復訓練,讓學生能說出一口地道的英語,以免一開始就在語音上給學生留下后患。另外,應鼓勵學生課下多進行練習,盡量用所學過的常用表達方式進行相互對話,這樣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也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因為我們不是單純?yōu)閷W語言而教語言,語言是活的,我們就應該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語言的能力。
2 立足課堂,探索適合學生語言發(fā)展能力的情境教學模式
英語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少、慢、差、費”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是與兒童接觸英語的貧乏、英語學習環(huán)境等密切相關,而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的豐富語境為小學英語的學習者提供了最充分的條件。小學英語課堂巧用多媒體手段,可以優(yōu)化英語教學,增強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巧設一個引人入勝的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已成為教師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的豐富語境則可以較好地改變孤立、機械的語義學習現(xiàn)狀,使兒童借助生動、形象的畫面以及各種情境來比較推理詞匯的意義,通過創(chuàng)設的信息去建構語言意義。良好的情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興趣和探索欲望,還可以提高思維和認知能力,使學生體驗美感,情境教學的特點是言、形、情融為一體,要求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充分利用相應的直觀教具、卡片及相關視頻,根據(jù)活動內(nèi)容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以情景化的活動為主來組織教學,并使自己的教學充滿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口味,讓學生積極、主動、大膽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置身于一個英語的環(huán)境中,使英語學習更加生動,學生聽聽畫畫,會感到英語學習真是妙趣橫生。同時唱唱英文歌曲,也是一種非常有趣和有效的學習方法,不但能增加趣味性,吸引兒童的注意力,而且也符合孩子愛動及愛玩的心理,有能適宜兒童的喜好。如在上《Happy New Year!》這節(jié)課時,老師給學生播放視頻 ,讓學生一起唱Happy New Year to You,這樣,無論從視覺還是聽覺上都刺激了學生,學生在這樣的刺激下注意力很快集中起來,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對事物的印象,特別是教學一些字母、單詞時,采用實物或是圖片、卡片來教學。在集體活動中可以通過教師的手勢及提示詞,不僅讓學生看到,而且讓學生聽到、嗅到、摸到,就會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師要主動成為學生英語學習的伙伴,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讓學生高高興興地進入到英語世界。讓學生感受英語的氛圍,通過教師語言的啟發(fā),使學生不停留在事物的外部表象上,而盡可能快的使學生的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游戲中學習英語,這不僅是少兒英語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或目的,而且還是少兒學習英語的最自然的形式。
總之,通過信息技術改變英語學習的單向灌輸、“紙上談兵”或“啞巴”現(xiàn)象,在提供大量多通道語言輸入的同時,為兒童的英語學習提供輸出、交流的機會,并可以進一步地進行及時反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關鍵在于教師自己去創(chuàng)新,探索各種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少年兒童的語言學習變得更輕松、更自然,要讓他們產(chǎn)生興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