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昱
?
綜合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探討
趙昱
目的:分析探討對冠心病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獲得的臨床療效。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某醫(yī)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n=49)和對照組(n=49),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予以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心絞痛發(fā)生率、收縮壓以及心率情況。結果:觀察組接受護理后收縮壓以及心率都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同時觀察組心絞痛發(fā)生率32.65%和住院時間(15.47±1.38)天,明顯小于對照組的55.10%與(22.78±2.16)天,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手段,能夠有效提升其術后生活質量,降低心絞痛癥狀的發(fā)生率,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合護理干預 冠心病 臨床療效
患者冠心病的出現(xiàn)與其不良飲食習慣、情緒激動、沒有合理運動以及季節(jié)變化存在一定聯(lián)系。多項研究表明,護理干預可以降低患者藥物使用量,并且使患者血壓下降,將藥物療效充分發(fā)揮出來,減小冠心病實際發(fā)病風險。本文以98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探討對冠心病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獲得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患者;②合并老年癡呆疾病的患者;依據(jù)護理方式的差異,將其均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觀察組中男26例,女23例,患者年齡38~78歲,平均(50.6±3.9)歲,患者病程為0.4~19年。對照組中男31例,女18例,患者年齡39~80歲,平均(53.2±4.1)歲,患者病程為0.7~21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將本組研究目的和方法均對患者進行了詳細說明,患者或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相關醫(yī)護人員采取常規(guī)心血管基本藥物治療方式對其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予以綜合護理干預方式,其具體做法如下:①健康教育,增強認知:患者入院后,應該讓責任護士對其進行入院宣教,并且發(fā)放科室制定的冠心病防治基礎知識手冊。通過自行編制的相應健康需求調查表評估患者和患者家屬或者是陪護人員接受能力、年齡以及文化程度,掌握患者對這種疾病基礎知識的具體認識程度,然后針對各個層次和個體需求提供個體化教育。②心理護理: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應該防止其出現(xiàn)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壓力非常大以及焦慮和恐懼等不良心理,使患者調整自己的情緒,始終保持積極心態(tài),防止性情急躁,引起冠心病心絞痛癥狀。了解冠心病的一般臨床表現(xiàn)、具體診斷過程、產(chǎn)生的并發(fā)癥、防止以及預后,提高患者重新康復的信心。③飲食護理:對患者日常飲食進行指導,形成良好飲食習慣,患者日常飲食應該遵循低糖、低熱量以及低膽固醇“三低”和高纖維“一高”原則,盡量少食用蛋類以及動物內臟等食物,需要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纖維食物,并且應該戒煙限酒。④運動護理:能夠結合患者興趣愛好以及身體素質編制比較合理的具體運動計劃,運動時間以及強度進行合理安排,遵循循序漸進原則[1]。⑤進行藥物指導:對患者說明藥物具體使用時間以及發(fā)揮作用的時間等,讓病人能夠科學用藥。正確指導患者時刻注意不良反應情況,同時及時就診,如果出現(xiàn)心絞痛,就必須馬上臥床休息,同時服用硝酸甘油,患者家屬應該立即聯(lián)系醫(yī)院進行急救。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護理后心絞痛發(fā)生率、收縮壓以及心率情況、具體住院時間[2]。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組研究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錄入EXCEL,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患者護理后收縮壓以及心率 觀察組接受護理后收縮壓以及心率都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患者護理后收縮壓以及心率(±s)
表1 對比患者護理后收縮壓以及心率(±s)
組別 n 收縮壓(kPa) 心率(次/分鐘)觀察組 49 22.14±1.76 97.38±15.1對照組 49 18.36±1.49 74.48±12.2 t 11.474 8.258 P <0.05?。?.05
2.2 心絞痛發(fā)生率的對比 觀察組心絞痛發(fā)生率明顯小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絞痛發(fā)生率的對比
2.3 住院時間的對比 觀察組具體住院時間明顯小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的對比(±s)
表3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的對比(±s)
注:與對照組相比,t=16.872,P<0.05。
組別 n 住院時間(天)觀察組 49 15.47±1.38對照組 49 22.78±2.16
因為冠心病是一種心因性疾病,如果患者情緒處于緊張狀態(tài),很容易由于心理因素而使病情更加嚴重。醫(yī)護人員應該全面評估,編制合理性護理計劃,對患者進行有效護理。
本組研究中,以98例冠心病病人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護理方式的差異,將其均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方式,比較兩組臨床護理療效。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接受護理后收縮壓以及心率都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同時觀察組心絞痛發(fā)生率和住院時間也明顯小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這和朱麗華[3]研究得出的結論“對冠心病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手段,能夠顯著提升臨床療效?!币恢?,說明綜合護理對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價值。
[1]劉德芳.綜合護理對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2)∶209.
[2]隋欣.綜合護理對冠心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11)∶237~238.
[3]朱麗華.綜合護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503.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Guizhou aerospace hospital,Zunyi 563000,Guizhou
ZHAO Yu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extract from February 2014 to August 2014 of our hospital, 98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9) and control group (n=49),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incidence of angina pectoris,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patients wit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group at the same time 32.65% incidence of angina pectoris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15.47±1.38),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2.78±2.16) and 55.10% of the day,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ngina pectoris symptoms, has a positive valu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473.5
A
1671-8054(2016)03-0080-02
(編審:陳 強)
貴州航天醫(yī)院 貴州 563000
2016-03-12收稿,2016-04-27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