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禾君
量子衛(wèi)星“墨子號”的獨門絕技
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號”發(fā)射升空。
量子科學,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十分高冷。但當它與信息技術相連,就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當今社會,信息的海量傳播背后也充斥著信息泄露的風險。而量子科學則為信息安全提供了“終極武器”。
量子衛(wèi)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潘建偉院士介紹,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單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態(tài)的不可復制性保證了信息的不可竊聽和不可破解,從原理上確保身份認證、傳輸加密以及數字簽名等的無條件安全,可從根本上、永久性解決信息安全問題。
那么,量子衛(wèi)星具體將會在哪些方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影響呢?“瞬間移動”、“信息絕密”真的可以實現(xiàn)嗎?潘建偉院士將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一解答。
問題1:量子究竟是什么?
量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是能量的最基本攜帶者,不可再分割。比如,光子是光能量的最小單元,不存在“半個光子”,同理,也不存在“半個氫原子”“半個水分子”等等。量子世界中有兩個基本原理:
——量子疊加,就是指一個量子系統(tǒng)可以處在不同量子態(tài)的疊加態(tài)上。著名的“薛定諤的貓”理論曾經形象地表述為“一只貓可以同時既是活的又是死的”。
——量子糾纏,類似孫悟空和他的分身,二者無論距離多遠都“心有靈犀”。當兩個微觀粒子處于糾纏態(tài),不論分離多遠,對其中一個粒子的量子態(tài)做任何改變,另一個會立刻感受到,并做相應改變。
問題2:世界上真有“絕對安全”的通信嗎?
這得先說說通信中信息是如何被竊取的。傳統(tǒng)光通信是通過光的強弱變化傳輸信息。從中分出一丁點光并不影響其他光繼續(xù)傳輸信息,測量這一丁點光原理上就能竊取信息。
量子通信則完全不同!竊聽者如果想攔截量子信號,并對其進行測量,將不可避免地破壞攜帶密鑰信息的量子態(tài)。根據量子“測不準定理”,這種破壞必然會被信息發(fā)送者和接收者所發(fā)現(xiàn)。
是否可以不破壞傳輸的量子態(tài),只截取并復制,再繼續(xù)發(fā)送?這已被“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完全排除,于是也就保證了量子通信的絕對安全。
問題3:量子科學和技術究竟將帶來一個怎樣的未來?
量子科學和技術其實已經在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目前正在廣為使用的計算機、手機、互聯(lián)網、時間標準和導航,包括醫(yī)院里的磁共振成像等等,無一不得益于量子科學和技術。
用發(fā)展的眼光看,隨著微納加工、超冷原子量子調控等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將能夠制備出越來越復雜、功能越來越強大的各種人造量子系統(tǒng),例如包括量子計算機芯片在內的各種量子電路,其功能和信息處理能力將遠遠超過我們目前正在使用的經典芯片,并且更加節(jié)能;再如可望制備出達到量子極限的能量收集和轉換器件,將引發(fā)能源變革;也有望大幅提升對時間、位置、重力等物理量超高精度的測量,不僅實現(xiàn)超高精度的潛艇定位、醫(yī)學檢測等,也將加深對物理學基本原理的認識。
總之,量子科學和技術的廣泛應用最終將把人類社會帶入到量子時代,實現(xiàn)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安全的數據通信,以及更方便和更綠色的生活方式。
問題4:量子技術什么時候才能“飛入尋常百姓家”?
量子通信目前已經實現(xiàn)在金融、政務系統(tǒng)等中的使用。要讓每個人都用上,樂觀的話需要10到15年。這需要對網絡基礎設施進行改造,還涉及到標準制定。到時候,個人的網上銀行、手機支付、信用卡等就再也不怕被盜號,“棱鏡門”那樣的泄密事件也不會發(fā)生了。
而量子計算目前仍然處于基礎研究的階段,前進道路上還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不知道在二三十年的時間內能否實現(xiàn)初步應用。一旦取得進展,其意義將是極其重大的。這需要一個過程,依賴于量子通信網絡的建設,應用成本也會逐漸下降。
問題5:“量子態(tài)隱形傳輸”意味著能實現(xiàn)《星際迷航》里的瞬間移動嗎?
“量子態(tài)隱形傳輸”是基于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的特性,使甲地某一粒子的未知量子態(tài),可以在乙地的另一粒子上還原出來。其實傳輸的是粒子的量子態(tài),而不是粒子本身。這種狀態(tài)傳送的速度上限仍然是光速,也不是“瞬間移動”。
現(xiàn)在,在光子、原子等層面已經實現(xiàn)了量子態(tài)隱形傳輸。電影里“大變活人”在原理上是允許的,但目前還遠遠做不到。因為科幻電影里人的傳送,不僅需要把人的實體部分的大量原子、分子傳送,并且嚴格按照原來的相對位置重新排列起來,更何況重現(xiàn)意識和記憶就更復雜了。
不過,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也許未來我們還是可以實現(xiàn)人的量子態(tài)隱形傳輸,到那時星際旅行就不是夢啦。
看完潘院士的回答,你有沒有對這顆意義非凡的量子衛(wèi)星更加了解了呢?讓我們一起為這顆將在未來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影響的衛(wèi)星喝彩!
摘編自 微信公眾號“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