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何健峰+何連山
在兩廂車的基礎上再強行拉個尾巴出來變成三廂車的案例非常多,但在設計造型上卻是多以失敗告終。不過,以A-Class為基礎衍生出來的CLA,在設計上卻一致得到大學的好評,而且它擁有不曾炫耀的操控性能。
“Q”uestion 1:CLA這種四門轎跑車如何平衡設計和實用性?
陳鑫:
奔馳CLA設計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借鑒了CLS的成功經(jīng)驗。所以,CLA剛剛問世時,也被大家戲稱為“小CL”。而且,從命名上也能看出,它們都屬于奔馳的4門轎跑車這個系列。為了追求外觀設計上的流線造型,車內空間肯定會有所損失,特別是后排的腿部空間和頭部空間,比如CLS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就不如同平臺的E Class。也正因如此,4門轎跑車更多的是以駕駛者為核心的車型,而降低了對后排乘坐者感受的關注。對于后排,CLA盡量做到了夠用,比如坐姿更加低矮,從而保證頭部空間不太局促。
何健峰:
4門轎跑車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一個偽命題,只不過當一眾4門轎跑車如A7、CC以及CLS等典型范例出現(xiàn)之時,我們就認為掀起了一股四門轎跑車的風潮。而用在CLA上的話,我認為更多是一種彰顯個性的手法,同樣空間與美感也不能并存。何連山:
消費者為什么會不選擇相同價位但更大更寬敞的中級車,而選擇入門級的奔馳CLA?原因在于這種精品小車設計當初根本沒有考慮所謂實用性,更多強調的是以駕駛者為中心的精致駕駛生活。
“Q”uestion 2:CLA是一輛擁有優(yōu)良操控性能的奔馳,但奔馳真的需要談論操控性么?
陳鑫:
CLA的調校非常運動,高強度車身和結構緊湊的底盤也讓操控變得整體感更強,更敏捷且更靈巧。我體會到了奔馳車型上少有的街車感,不用再端著那種駕駛豪華車的姿態(tài),而是讓自己的駕駛變得更富有激情。不過,即使CLA是傾向于運動化調校的,但它依舊保持著奔馳慣有的舒適。這也正是奔馳對于車輛調校的深厚功力所在?;谠鷮嵉牡妆P、穩(wěn)固的車身、韌性十足的懸掛以及舒適的座椅等等,奔馳首先要傳遞的是豪華與舒適,這種特質不僅僅是配置,也在于高級的駕乘感受。奔馳所談論的操控性是指在達到“奔馳式舒適”這個基礎后,才會進一步有偏向運動這個細分的取向。CLA亦是如此。
何健峰:
所有奔馳車給我的感覺就是豪華,特別是在C-Class以上級別的,打開門一剎那的質感就會深深把我打動,不過在CLA身上卻少了一些這種氣場,更多的反而是一種運動氛圍有點冰冷的感受。駕駛感受也是相當靈活且極具整體感,那種調皮舒暢的感覺并沒有豪華車的距離感,而是觸手可及的。為什么奔馳就不能夠談論操控感?而且這種操控感還最大限度保留奔馳對于運動型車舒適性的理解,如果說奔馳沒有操控性,那么我認為只是你打開的方式不對而已。
何連山:
2.0T四缸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11馬力(155千瓦)/5500rpm,最大扭矩350Nm/1250~4000rpm,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帶有換擋撥片,光看這些參數(shù)就足以讓人興奮,這分明就是一輛徹頭徹尾的鋼炮配置。雖然CLA的轉向非常輕巧舒服,如此嬌小的身軀快速劈彎的時候依然能夠感受到不一樣的奔馳式操控。事實上,我認為奔馳有所保留,CLA其實無論轉向還是懸掛還可以往更極端方向調校,才能最大限度發(fā)揮其車身尺寸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