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嘉
【摘 要】《聊齋志異》中塑造了眾多狐女形象,其中亦人亦狐的嬰寧,清麗脫俗、以笑示人,藝術(shù)形象完整,頗具特色。嬰寧寄寓著蒲松齡先生的人性理想,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指稱意義,也讓人解讀到了作品隱含的批判力量。本文就這一形象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guān)鍵詞】聊齋;狐女;嬰寧
中圖分類號:I207.4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253-01
一、《嬰寧》大致劇情
上元佳節(jié),書生王子服偶遇佳人,見其遺花地上,便撿起藏于袖中,歸家后相思成疾。表兄吳生為緩解其相思之苦,打誑語說女子是他表妹,家住西南三十里外的山里。王子服求成心切,一人入山尋找,果然尋到佳人,不想竟是自己的親姨妹,名字叫嬰寧。嬰寧本為人狐結(jié)合所生,跟隨鬼母長大,全然不知人間禮數(shù),嬉笑憨純無比。當子服向其示愛求寢時,她竟然以“不慣與生人睡”作答,并把此事全然告訴鬼母。
后來,嬰寧與子服一起歸家。在得知嬰寧來歷后,吳生與王母都起了疑心,但見她容貌絕代,整日愛花成癡,瘋笑不已,就暫時放下防備,讓她與子服成親?;楹?,嬰寧善做女紅、恪守婦道,使得府里上下一片和諧,只是她依舊我行我素,依照心性行事,巧設(shè)妙計懲治了鄰居家試圖調(diào)戲自己的浪蕩子,卻由此差點害夫家纏上官司,被王母嚴厲斥責。嬰寧從此保證矢不復(fù)笑,再無憨態(tài)。一天夜里,嬰寧向王子服哭訴身世,請求他為鬼母遷葬,以報其養(yǎng)育之恩,子服欣然答應(yīng),自此每逢寒食節(jié)必上香祭拜。后逾幾年嬰寧生一子,在懷抱中,不畏生人,見人則笑,頗有其母之風(fēng)。
二、嬰寧的“狐性”
王生母親有一個姐姐嫁到姓秦的家里,不久便過世了,她去世后,王生姨丈一人過活,結(jié)果被狐貍迷惑,得了癆病死去。狐貍與他生了個女兒就是嬰寧。礙于自己的身份,嬰寧從小被鬼母收留,并撫養(yǎng)長大。其性情出于自然,天真爛漫,無拘無束,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與普通女子不同,嬰寧不愛錦羅綢緞、名貴首飾,反而鐘情于花花草草。嫁入王生家后,嬰寧在府上種滿了花花草草,甚至連茅廁也不放過。此外,她無視繁文縟節(jié),在見到心愛之人時,并無羞澀嬌嗔,而是含笑留情;在行新婦禮之時,并不規(guī)矩,而是笑得前仰后合。再者,嬰寧依自己心性行事,愛憎分明。面對鄰居的欺凌和調(diào)戲,她不畏強暴,設(shè)計將其置于死地,大快人心。這些都是嬰寧有別于傳統(tǒng)意義上古代良家婦女形象的例子,是其“狐性”的體現(xiàn)。
三、嬰寧的“人性”
即便如此,在某種層面上,嬰寧又可以說是一位賢良淑德的傳統(tǒng)婦女的代表。嫁給王子服后,嬰寧擅長做女紅,而且精美絕倫;她關(guān)愛丈夫,恪守婦道,對房事守口如瓶;她孝敬婆婆,常常舒緩其怒氣,并對奴婢下人一視同仁。此外,她懂得節(jié)制,通曉人情,在自己任性妄為,差點害得夫家惹上官司時,毅然決然改變本性,不再發(fā)笑。嬰寧的轉(zhuǎn)變是令人心疼與惋惜的,這也是蒲松齡內(nèi)心矛盾沖突的體現(xiàn)。世情往往殘酷,嬰寧尚不能逃脫,何況凡人?
四、嬰寧的“情感世界”
嬰寧與王子服的相遇、相知、相愛、相守,從文章線索上推敲,就像是一個步步深陷的迷局。先是蓄意遺花地上,后引導(dǎo)其深山尋芳蹤,再協(xié)同歸家、喜結(jié)良緣,最后得其信任、袒露心聲。這一切看似是無心之舉,實則卻是精心安排,有意為之。前文中提到,嬰寧把求寢一事當面告知鬼母,使得王子服害羞窘迫,不知所措。細想來,鬼母與王生問話時已經(jīng)交代,鬼母耳聾聽不清楚,也就是說,嬰寧只是隨口一句話,并不是認真的,她旨在逗弄,與王子服開玩笑罷了。聰明狡黠如她,雖是帶著某種目的接近王子服,卻也實實在在付出了真心。
五、嬰寧的“孝心”
《韓非子·六反》中記載:“父母之于子也,產(chǎn)男則相賀,產(chǎn)女則殺之”,這說明溺殺女嬰現(xiàn)象在當時就已流行了。到了清代,統(tǒng)治者對溺殺女嬰的犯罪性質(zhì)已有所認識,康熙帝就曾下令禁止拋棄嬰兒。但是,這種現(xiàn)象仍屢禁不止。蒲松齡先生對此也是深惡痛絕的。嬰寧在請求王子服助其葬母時曾說,子服若不嫌麻煩和花錢,能讓長眠于地下之人消除了不能團聚的哀怨悲痛,也許就能使養(yǎng)了女兒的人不再忍心淹死或丟棄了。在她身上所體現(xiàn)的知恩圖報、不忘本心,是一種“女兒當自強”的心理,也是一種“養(yǎng)兒防老”的樸素孝心。
魯迅先生曾評價《聊齋》里的狐精“多具人情,通世故,使人覺得可親”,她們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身處其中的嬰寧,清麗脫俗、以笑示人,藝術(shù)形象完整,頗具特色。她寄寓著蒲松齡先生的人性理想,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指稱意義,也讓我們解讀到了作品隱含的批判力量。蒲松齡一生艱難,在落魄和孤寂中體驗到了生命的痛苦。他深切同情女性,對婦女的命運表示出真誠的關(guān)懷,也為女性尋找到了一條最完美的道路,即“嬰寧式”的道路:有婆婆和丈夫疼愛,又生了一個“大有母風(fēng)”的兒子,一切都很美滿。嬰寧無疑是蒲松齡塑造的一顆奪目明珠,一個最理想的女性形象。
參考文獻:
[1]蒲松齡.聊齋志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王紅麗.癡人笑語奇女子[J].連云港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