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做不完的事情,聽著各種紛繁雜音,突然有一天,你會為浪費時間而羞愧。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晃蕩到了中年。而青春明明還未經(jīng)歷就悄然飄逝,像一個剛從母腹里掙扎出來的嬰兒,來不及成長就已夭折。你痛惜被自己拋撒掉了的光陰,在鏡中盯著那副擁有眼紋和頸紋的模樣,那是你母親曾經(jīng)的樣子。你以為你還有一段距離才接近她的形象。然而,不知不覺,你就長成了母親的模樣。憔悴疲憊,身軀不再挺拔,臉上充滿柴米油鹽的世俗之氣。
你在悵惘中感慨,走得比時間快的其實是生命。為了讓生命的節(jié)奏慢下來,你告訴自己,從現(xiàn)在開始,應該好好珍惜時光才對。可是,你又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不荒蕪時光。就好像一個文盲,看著滿紙的字跡,不知道如何去辯識它們。又如一位暴發(fā)戶,將舍不得丟棄的雜物堆滿一間又一間寬敞明亮的房間,其動機只是為了不讓新筑的房屋白白空著。
想一想,那滿紙的字跡是否象征我們曾經(jīng)擁有過的大把大把的時間?那寬敞明亮的屋子是不是也同樣象征著我們的寶貴時光?在前一種狀態(tài)中,我們以無知與拖拉輕易地打發(fā)了時間;后一種狀態(tài)里,我們的時間盡被一些消耗生命的事務所占據(jù),我們以為這樣可以將自己的日子填得滿滿當當,回首卻撿不出一兩件能顯示出生命意義與價值的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