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華,段金廒,錢大瑋,劉培,宿樹蘭,郭盛,錢怡云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江蘇省中藥資源產(chǎn)業(yè)化過程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中藥資源產(chǎn)業(yè)化與方劑創(chuàng)新藥物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蘇 南京 210046)
·綜述·
菊屬藥用植物資源化學研究進展△
陶金華,段金廒*,錢大瑋,劉培,宿樹蘭,郭盛,錢怡云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江蘇省中藥資源產(chǎn)業(yè)化過程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中藥資源產(chǎn)業(yè)化與方劑創(chuàng)新藥物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蘇 南京210046)
菊屬可供藥用的植物主要包括菊、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等。菊屬藥用植物所含化學成分類型較為復雜,主要包括黃酮、揮發(fā)油、有機酸、多糖、氨基酸等類成分。各類成分在不同品種及不同組織器官的組成及含量存在差異。同一品種、不同產(chǎn)地化學成分含量差異顯著,而不同生長期含量變化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谥兴庂Y源化學研究思路與方法,本文對菊屬資源性成分及其動態(tài)評價,菊屬藥用資源的多途徑、多層次開發(fā)利用研究等方面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歸納和總結,為菊屬藥用資源產(chǎn)業(yè)鏈的發(fā)展提供依據(jù)與參考。
菊屬;藥用植物;資源化學;開發(fā)利用
菊屬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為雙子葉植物,為綱菊科植物的一屬,約有30余種,藥用品種有11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該屬多數(shù)植物葉芳香,互生。頭狀花序上盤花和邊花同時存在或缺邊花。主要分布在中國以及日本、朝鮮、蘇聯(lián)。中國有17種,3變種及9栽培變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1]。具體見表1。8世紀前后,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被推崇為日本國微的圖樣。
菊屬藥用植物,性味甘苦,涼;入肺、肝經(jīng);具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等功能。治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疔瘡、腫毒。李時珍《本草綱目》道:菊能利五脈,調四肢,治頭風熱補?!侗静菥V目拾遺》道:專入陽分。治諸風頭眩,解酒毒疔腫。黃茶菊:明目祛風、搜肝氣,治頭暈目眩、益血潤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療肌熱,入氣分。
表1 中國藥用菊屬植物種質資源
關于菊屬藥用植物資源的利用目前主要以其頭狀花序為主,菊資源蘊藏量十分豐富,如貢菊和杭菊每年產(chǎn)量在5000 t左右,采收菊花時丟棄菊葉、莖、根等非藥用部位,造成巨大浪費。本文擬對菊屬藥用植物資源化學研究、菊的開發(fā)利用研究等方面進行歸納分析,以期為后續(xù)研究者從資源綜合利用角度出發(fā),采用中藥資源化學研究思路與方法對菊屬藥用植物資源進行系統(tǒng)分析與評價,為菊資源產(chǎn)業(yè)鏈的發(fā)展墊定基礎。
1.1黃酮類成分研究
菊的植物資源中普遍存在黃酮類成分,主要包括黃酮及其苷類、黃酮醇及其苷類等。本課題組前期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三重四級桿質譜聯(lián)用儀(UPLC-TQ/MS)測定不同生長期菊花、根、莖、葉中黃酮類資源性成分的量[2]。迄今為止,國內(nèi)外對菊屬植物中含有的黃酮類成分研究報道的主要有木犀草素、芹菜素、槲皮素、芹菜素-7-O-鼠李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香葉木素、金合歡素、芹菜素-7-O-吡喃半乳糖、木樨草素、槲皮素、黃芩素、金合歡素-7-O-吡喃半乳糖、木樨草素-7-O-吡喃葡萄糖苷、香葉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金合歡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刺槐素7-O-β-D-(3″-乙?;?吡喃葡萄糖苷、山柰酚、橙皮苷、蒙花苷、異澤蘭黃素、刺槐苷、大波斯菊苷、槲皮素-3-O-吡喃半乳糖苷、槲皮苷、棉花皮素五甲醚、5-羥基-3′,4′,6,7-四甲氧基黃酮等[3-7]。菊屬植物中部分黃酮類化合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腫瘤、抗瘧、抗氧化、抗菌消炎、降糖、降脂、降壓等方面有著潛在的療效,極具開發(fā)價值[8]。代表性化合物結構見圖1。
木犀草素 R1=H R2=OH R3=H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R1=H R2=OH R3=glc香葉木素R1=CH3 R2=OH R3=H香葉木素-7-O-β-D葡萄糖苷R1=CH3 R2=OH R3=glc金合歡素R1=CH3 R2=H R3=H金合歡素-7-O-β-D葡萄糖苷 R1=CH3 R2=H R3=glc芹菜素 R1=H R2=H R3=H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 R1=H R2=H R3=glc圖1 菊屬資源中不同類型黃酮類化合物結構
1.2揮發(fā)油類成分
菊屬植物中的揮發(fā)油類成分主要是單萜烯類、倍半萜烯類及其含氧衍生物等,單萜類成分主要以桉葉素、樟腦、龍腦、芳樟醇等型化合物為主[9-10]。揮發(fā)油也是菊花的重要成分類型之一,菊花的“品味”就是揮發(fā)油,有系統(tǒng)研究報道[11-13]。有研究[10-13]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通風晾干品和硫磺熏制品小亳菊的揮發(fā)油成分,從通風晾干品小亳菊揮發(fā)油中檢出216個色譜峰,鑒定了50個化合物,占揮發(fā)油總量的73.21%;從硫磺熏制品小亳菊揮發(fā)油中檢出211個色譜峰,鑒定了65個化合物,占揮發(fā)油總量的82.32%。兩者揮發(fā)油組成皆以單萜類化合物為特征性成分,倍半萜類化合物為次要成分。同時,該課題組又分析了早貢菊、晚貢菊、黃藥菊、滁菊、小亳菊和大亳菊6種栽培類型安徽產(chǎn)菊花的揮發(fā)油成分。結果表明,除滁菊外,其他5種菊花中單萜含量較倍半萜高;早貢菊和晚貢菊在揮發(fā)油成分上沒有差異,醋酸馬鞭草醇酯為兩者的主要成分;1R-樟腦是黃藥菊的主要成分,其次是甜沒藥醇氧化物A;β-芹子烯和龍腦是滁菊的主要成分;桉葉素是小亳菊的絕對主要成分;大亳菊中馬鞭草烯氧化產(chǎn)物占揮發(fā)油總量的25.32%,菊油環(huán)酮占揮發(fā)油總量的8.26%。從整體來看,安徽產(chǎn)6種栽培類型菊花揮發(fā)油中共有成分為樟腦烯、龍腦、龍腦醋酯、1R-樟腦、左旋-4-萜品醇、α-松油醇、桉葉素、順式-石竹烯、氧化石竹烯、杜松腦、β-倍半水芹烯、α-姜黃烯和β-金合歡烯等[11-13]。
1.3有機酸類成分
菊花中的有機酸類成分主要為綠原酸。有研究報道,運用液質聯(lián)用(LC-MS)分析方法從菊花的水提液中鑒定了新綠原酸、綠原酸、隱綠原酸、異綠原酸A和B等化合物。此外還有1,5-二咖啡酰奎寧酸、異綠原酸C[14]。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同樣將綠原酸和3,5-O-二咖啡??鼘幩嶙鳛榫栈ê繙y定的2個重要檢測指標。有研究采用索氏提取并分離鑒定出開封產(chǎn)7個菊花品種都含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亞油酸、亞麻酸和硬脂酸[15]。
1.4多糖類成分
多糖的生物活性依賴于化學結構,對菊屬植物多糖化學結構的研究目前報道不多,主要是對其單糖的組成、單糖連接方式的研究。有報道[16]對杭白菊多糖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釆用100℃去離子水提取其粗多糖(CMP),經(jīng)DEAE-SepharoseFastFlow陰離子交換柱和凝膠SephadexG-100色譜分離得到P2。經(jīng)紅外光譜(IR)、完全酸水解、部分酸水解、甲基化(GC-MS)、1D/2DNMR分析,確定P2是由阿拉伯糖基、半乳糖基、葡糖糖基以1∶1.28∶0.06的摩爾比組成的,其主鏈結構是以(1→6)-連接和(1→3,6)-連接的β-D-Galp組成的。T-Glcp糖殘基、T-連接、(1→5)-連接和(1→3,5)-連接的Araf糖殘基位于主鏈的O-3位。并同時對粗多糖CMP和純多糖P2進行了免疫活性增殖實驗。結果表明,粗多糖對免疫細胞增殖影響較小,而純多糖在較低濃度下能夠顯著增加脾臟免疫細胞的增殖,但對胸腺免疫細胞影響較小,表明P2可能是以不同的途徑影響免疫細胞增殖。陸穎[17]系統(tǒng)地研究了堿溶性野菊花多糖的提取、脫色素、大孔樹脂吸附以及脫蛋白工藝,全面探討了堿溶性野菊花多糖對環(huán)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保護作用。在此基礎上,對堿溶性野菊花多糖進一步分級純化,得到3個酸性多糖組分,并對其結構進行了初步表征。光譜聯(lián)合色譜檢測結果顯示,CIP-1’由鼠李糖基、阿拉伯糖基、木糖基、甘露糖基、葡萄糖基和半乳糖基6種單糖基組成,摩爾比為5.44∶16.0∶20.35∶3.53∶15.43∶21.46;CIP-2’由6種單糖基組成,分別為鼠李糖基、阿拉伯糖基、木糖基、甘露糖基、葡萄糖基和半乳糖基,摩爾比為8.47∶13.17∶2.43∶2.75∶14.51∶15.76;CIP-3’由鼠李糖基、阿拉伯糖基、甘露糖基、葡萄糖基和半乳糖基5種單糖基組成,摩爾比為17.46∶15.88∶18.90∶63.76∶36.44。由高碘酸降解結果推斷,CIP-1’的主鏈由(1→3)-吡喃葡萄糖殘基、(1→3)-吡喃半乳糖殘基以及少量的(1→4)-連接鍵;CIP-2’的主鏈大多以β-(1→3)-連接,除此之外,也存在β-(1→2)、β-(1→4)或β-(1→6)連接方式;CIP-3’的主鏈為β-(1→3)-半乳吡喃糖殘基,末端為阿拉伯糖殘基。
1.5氨基酸類成分
氨基酸不僅是菊的重要呈味物質之一,同時也是菊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菊花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包括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即組氨酸、賴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蛋氨酸和蘇氨酸。不同菊花中氨基酸的含量有一定差異,其中天門冬氨酸、谷氨酸含量比較高[18]。
1.6微量元素
菊屬植物中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19-20],如Li、Be、B、Na、Mg、Al、Cu、Si、S、Ca、Ti、Cr、Mn、Fe、Zn、I、Se、V、Ga、Ba、Ce、Co、Sr等,其中Cu、Fe、Zn、Co、Mn、Sr、Se為7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
1.7其他類化學成分
另外從菊花中還分離得到一系列三萜及甾醇類化合物[21]、蒽醌類成分[22]、核苷[23]等。張建等[24]從菊花中分離得到大黃素、大黃酚和大黃素甲醚等蒽醌類化合物。
2.1菊中黃酮類成分的動態(tài)評價
2.1.1不同品種菊中黃酮類成分動態(tài)分析 不同品種菊花總黃酮含量差異顯著。有研究[25]比較了4種藥用菊花內(nèi)在質量,其中總黃酮含量以貢菊最高,亳菊最低,含量分別為貢菊7.78%,杭菊6.53%,滁菊4.86%,亳菊1.49%。郝春影等[26]研究了不同產(chǎn)地菊花中黃酮類及三萜類成分的含量,結果顯示,不同產(chǎn)地菊花總黃酮和總三萜含量有較大差異,總黃酮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杭菊、貢菊、滁菊、亳菊,杭菊中總黃酮含量相對較高,具有較好的開發(fā)利用價值。谷彥杰等[27]利用薄層掃描閥測定了8種主流菊花中木犀草素的含量,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亳菊、滁菊、祁菊、貢菊、杭菊、濟菊、黃菊、懷菊。劉金旗等[28]對國內(nèi)常見的7種菊花品種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進行測定,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濟菊、祁菊、黃菊、白菊、貢菊、滁菊、亳菊。
2.1.2菊不同部位黃酮類成分動態(tài)分析 李丹霞等[29]研究比較了杭白菊6個品種中的木犀草苷及總黃酮分布規(guī)律,6個品種杭白菊不同部位間總黃酮含量有顯著差異,葉中總黃酮含量均高于花序,其中木犀草苷含量花序中最高,根、莖、葉中木犀草苷含量較少,但差異不明顯。
申慧[30]利用液質聯(lián)用分析技術(HPLC/MS-MS)分析檢測了黃山貢菊花、莖、葉中黃酮類成分,結果顯示,貢菊花中含有13種黃酮類成分,葉中含有11種黃酮類成分,莖中含有8種黃酮類成分。其中,花、莖、葉中都含有的成分包括芹菜素-6-C-木糖基-8-C-葡萄糖苷、芹菜素-6-C-阿拉伯糖基-8-C-葡萄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6-C-葡萄糖基-8-C-阿拉伯糖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香葉木素-7-O-6"-丙二酰基-葡萄糖苷、金合歡素-7-O-6"-丙二?;?葡萄糖苷。金合歡素-7-O-半乳糖苷存在于貢菊莖、葉中,而花中沒有,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只存在于葉中,花、莖中沒有檢測到。
課題組前期對菊非藥用部位化學成分的分布和動態(tài)積累進行分析評價,總黃酮類成分的量分布順序為葉>根>莖,葉片所含黃酮類成分含量為9.94%~18.66%,根中含量為5.88%~8.02%,莖中含量為3.98%~5.41%。
2.1.3菊不同生長期黃酮類成分含量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 錢大瑋等[31]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分別測定不同栽培類型、不同生長期菊莖葉中木犀草素、金合歡素-7-O-β-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和金合歡素-7-O-(6″-O-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的量,結果表明,4種栽培類型菊莖、葉中在不同生長期均含有所測的4種黃酮成分,葉中的量遠高于莖。菊在采花后的莖葉中仍含有大量的黃酮類成分,大白菊、小白菊、長瓣菊莖、葉中所含單黃酮成分規(guī)律基本相似,金合歡素-7-O-(6″-O-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ARG)的量遠高于其他黃酮,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G)的量隨著生長期的延長逐漸增加,木犀草素(L)和金合歡素-7-O-β-D-葡萄糖苷(AG)的量在整個生長期中由小變大又變小,紅心菊中金合歡素-7-O-β-D-葡萄糖苷的量明顯高于其他幾種栽培類型,幾乎和金合歡素-7-O-(6″-O-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的量相同,各黃酮隨著采花期鄰近有所下降。
申慧[30]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生長時期黃山貢菊花、莖、葉中總黃酮含量變化。其中,花中總黃酮的含量在盛花期達到最高值,在采摘期內(nèi)有很大變化,總黃酮含量在采摘中期累積到最高,為125.41mg·g-1,而在采摘后期最低,為73.37mg·g-1,貢菊葉中總黃酮含量隨著生長期延長呈逐漸上升趨勢。
郭巧生等[32]以研究藥用菊花總黃酮花期的動態(tài)積累規(guī)律為目的,測定了不同栽培類型的藥用菊花在不同花期的總黃酮含量,從而確定其最佳采收期。不同栽培類型藥用菊花在舌狀花開放50%、管狀花開放30%或者舌狀花開放70%、管狀花開放50%時,其總黃酮積累量普遍達到較高水平,只有少數(shù)栽培類型在其舌狀花和管狀花全部開放時總黃酮的積累達到最高值。
本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菊根、莖、葉中總黃酮量均隨生長期延長而增加,于11月5日至11月15日間達到最高;菊葉中2種黃酮類成分也有相同的變化趨勢。
2.2有機酸類成分的資源化學評價
2.2.1菊不同生長期有機酸含量的動態(tài)變化 通過HPLC法[30]分析測定了不同生長時期貢菊的花、葉、莖中綠原酸含量及不同生長期黃山貢菊中綠原酸的含量變化。發(fā)現(xiàn)貢菊花綠原酸含量在盛花期達到最高值,且在采摘期內(nèi)變化較大,其中綠原酸在采摘期的含量變化范圍為4.92~6.88mg·g-1,在采摘初期達到最高值。貢菊葉綠原酸變化隨著生長期的延長呈現(xiàn)逐漸上升趨勢,并在后期達到較高的水平,綠原酸含量最高值達到7.87mg·g-1。本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4種有機酸類成分(綠原酸、隱綠原酸、異綠原酸A和B)在菊葉中隨生長期延長而升高,于11月5日達到峰值而后再降低,11月15日莖和根中含量達到最高,隨后降低。
2.2.2不同品種菊及其不同部位間成分的變化分析 本課題組[31]前期采用HPLC法測定綠原酸的含量,比較了綠原酸在菊花、莖、葉中的含量,各個采收期的不同品種菊葉中綠原酸含量均高于菊花,菊莖中綠原酸的含量最低,其含量范圍在0.16~2.75mg·g-1,且長瓣菊與大白菊含量較高;菊葉中綠原酸含量范圍在2.88~15.93mg·g-1;菊花為長瓣菊花中綠原酸含量最高,達5.12mg·g-1。
李丹霞等[29]比較6個不同品種杭白菊(菊花NJ-1、NJ-2、NJ-3、優(yōu)單6號、紅心13號、大花7號)根、莖、葉、花序中綠原酸、3,5-O-二咖啡酰奎寧酸的含量。6個品種杭白菊不同部位中綠原酸含量均有顯著差異,其中葉、莖中綠原酸含量均高于花序,根中除NJ-2、NJ-3外其他品種綠原酸含量均高于花序,6個品種不同部位綠原酸含量最高均出現(xiàn)在葉中,大花7號葉中綠原酸含量最高;杭白菊不同部位6個品種間綠原酸含量也存在差異,莖、葉間各品種綠原酸差異較顯著,大花7號各部位間綠原酸含量均為6個品種最高。6個品種杭白菊不同部位間3,5-O-二咖啡??鼘幩岷坑忻黠@差異,但最高含量出現(xiàn)部位在6個品種間存在差異沒有明顯規(guī)律,以大花7號葉中含量最高;不同部位6個品種間3,5-O-二咖啡??鼘幩岷坑酗@著差異,大花7號中3,5-O-二咖啡??鼘幩岷砍ㄐ蛲馄渌课痪鶠?個品種間最高。
課題組前期也對菊非藥用部位化學成分的分布和動態(tài)積累進行分析評價,其中有機酸類成分分析表明,總有機酸的含量分布順序為:葉>根>莖,葉中含量為2.44%~4.94%,根中為為1.89%~2.64%,莖中含量為1.20%~1.48%。不同生長期菊根、莖、葉中黃酮類和有機酸類成分量發(fā)生動態(tài)變化,在菊花采摘后達到高峰。
2.3氨基酸類成分資源化學分析
為了比較不同品種菊花中氨基酸的品質差異,高學玲等[33]采用HPLC法測定其游離糖類及游離氨基酸的含量。結果顯示,各不同品種菊花中均含有19種氨基酸,其中包括7種必需氨基酸、9種藥用氨基酸、5種增香氨基酸,分別占游離氨基酸總量的8.14%~22.12%、19.38%~39.33%、7.94%~20.15%。七月菊中總游離氨基酸含量最高,達2.806g/100g,是杭白菊的4.98倍;滁菊、祁菊、貢菊、金貢菊、野菊、懷菊中含量相當,分別為2.066、1.962、1.926、1.852、1.663、1.628g/100g;黃菊、金香菊、亳菊中含量分別為1.203、1.173、0.931g/100g。各種游離氨基酸中天門冬酰胺、谷氨酰胺、精氨酸以及脯氨酸在菊花中的含量比較高;脯氨酸和精氨酸是與菊花甘味有關的氨基酸,其含量分別為0.1511~0.6089、0.028~0.275g/100g,天門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的含量分別為0.0525~0.9114、0.0215~0.5371g/100g。總氨基酸含量依次為七月菊>滁菊>祁菊>貢菊>金貢菊>野菊>黃菊>金香菊>亳菊>杭白菊。由于品種、產(chǎn)地、氣候土壤條件及加工方式不同,造成不同品種的藥用菊花中游離氨基酸類含量差異較大。黃山地區(qū)所產(chǎn)的黃山貢菊游離氨基酸含量相對較高,這與黃山貢菊所特有的甘甜鮮醇滋味相一致。感官審評顯示,黃山貢菊在風味上優(yōu)于其他品種菊花,黃山貢菊比較適合應用于菊花飲料和其他食品的開發(fā),作為黃山市地道藥材其具有較廣闊的開發(fā)和應用價值。
2.4微量元素的資源化學分析
2.4.1不同產(chǎn)地不同品種菊花的微量元素動態(tài)分析 有研究用原子吸收光譜法對杭白菊及黃山貢菊的Zn、Mn、Cu、Mg和Pb等微量元素進行測定分析。結果表明,杭白菊與黃山貢菊中Fe、Ca、Mg的含量均較高,黃山貢菊Ca、Zn、Cu、Mn含量較高,尤其是Mn[34]。呂瑞等[35]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黃山貢菊和高原野菊花兩種菊花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黃山貢菊和高原野菊花中均富含有益微量元素鐵、錳、鋅和少量的銅,各元素含量均有差異,且不同的菊花中所含的相同元素的含量也有差異。黃山貢菊中Fe、Mn、Zn、Cu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54.205、123.908、19.522、197.826μg·g-1;高原野菊花中Fe、Mn、Zn、Cu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64.021、281.800、10.908、119.825μg·g-1。程存歸等[36]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對同屬不同種菊科植物杭白菊及野菊的Ni、Zn、Mn、Cu、Mg、Fe、Ca和Pb等無機元素進行分析測定,結果表明,杭白菊中的Ni、Zn、Fe、Pb的含量較高,而野菊花的Mn、Ca含量較高。
2.4.2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 俞年軍等[37]采用微波消解處理亳菊不同部位及根系附近土壤,通過ICP-MS測定,并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性分析,探究微量元素在亳菊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富集規(guī)律。結果表明,亳菊不同部位及其土壤中8種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富集系數(shù)均存在差異。亳菊花序富含Mg、Al、Fe、Ba和Mn,其中Mg、Fe和Al含量相對最高,Ba和Mn次之。亳菊枝葉中除了Se和Mo兩種元素,其余6種元素含量均明顯高于花序。亳菊枝葉亦富含Mg、Al、Fe、Ba和Mn,可能與枝葉中進行大量植物生理反應相關,如Fe、Mn和Mg等參加葉綠體中光合作用的過程。
2.5多糖類成分資源化學分析
楊春等[38]采用硫酸-苯酚檢測不同菊花中多糖的含量,發(fā)現(xiàn)不同品種多糖含量有很大差異,野菊、一般菊、貢菊、杭菊、七彩菊多糖平均含量分別為19.03%、18.68%、22.67%、45.52%、19.57%。表明菊花和野菊花中杭菊的多糖含量最高。
3.1在醫(yī)藥領域中的應用
3.1.1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研究表明,杭白菊在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正性肌力作用方面效果顯著。將不同溶劑萃取物中對心肌收縮力及心臟冠脈流量(CF)作用強度最大的部分進行大鼠心臟灌流實驗,以全心停灌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結果也證明,該部分可以顯著對抗缺血再灌注后CF以及心肌收縮力指標降低,表明該部分仍具有顯著的抗心肌缺血作用[43]。
3.1.2降糖降脂的作用 中藥菊花通過增加肝臟對膽固醇的攝取能力而發(fā)揮降脂作用。服用菊花煎劑20d,大鼠肝臟在離體循環(huán)灌流條件下,攝取膽固醇的速度明顯加快,同時菊花能使大鼠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顯著性降低[44-45]。研究也證實,菊花提取物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3.1.3抗炎、鎮(zhèn)痛作用 菊花提取物能影響小鼠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毛細血管抵抗力,從而具有抗炎作用。研究表明,菊揮發(fā)油有抗菌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與抑制前列腺素E2(PGE2)的產(chǎn)生有關[46]。研究表明,杭菊、滁菊等的抗炎作用較明顯,而懷菊花的抗炎作用較弱。另有研究表明,鮮菊花有抗炎作用。菊花有明顯鎮(zhèn)痛作用,其中以懷菊、亳菊、黃菊最為突出[47]。
3.1.4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滁菊葉乙醇提取物表現(xiàn)出顯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活性強于維生素C,其活性物質為具有較多羥基和雙鍵的黃酮類物質[48]。
3.1.5抗腫瘤作用 小白菊內(nèi)酯是中藥野生甘菊的主要提取成分,它是倍半萜烯內(nèi)酯的主要成分,過去主要用來治療偏頭痛、發(fā)熱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小白菊內(nèi)酯在多種腫瘤中通過不同機制發(fā)揮抗癌作用。并且研究發(fā)現(xiàn),小白菊內(nèi)酯可以增強化療藥物和放療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性[49]。
3.2菊花的食用價值
關于菊花食用的最早記載是在屈原的《離騷》中:“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這里的“落英”即為菊花之嫩芽,詩人以食菊來達到輕身健體的目的。自漢代起,重陽節(jié)已成為正式節(jié)日,并要舉行儀式,以驅邪避害。晉·葛洪《西京雜記》中載:漢高祖戚夫人侍兒賈佩蘭說,以前在宮內(nèi)時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并記載了菊花酒的做法:“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半釀之,謂之菊花酒。”現(xiàn)代研究報道,菊花啤酒具有營養(yǎng)保健功能;菊花米酒,又稱為“長壽酒”,具有明目、延緩衰老等功能。另有菊花茶、菊花粥、菊花休閑食品等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菊花發(fā)酵乳飲料菊花味清香,能幫助消化和促進腸內(nèi)益生細菌生長,同時抑制有害細菌。菊花發(fā)酵乳飲品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菊花揮發(fā)油具有一定清熱、降血壓、抗痰和抗癌作用,黃酮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性等??蓪⒕栈ㄖ械膿]發(fā)油提取出來,添加到其他食品中或制作成保健品,有一定的保健作用[40-41]。杭白菊為菊科植物菊,其內(nèi)含菊苷、氨基酸、黃酮類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中華醫(yī)學研究表明,杭白菊具有養(yǎng)肝明目、清心、補腎、健脾和胃、潤喉、生津以及調整血脂等功能。常飲本品,春暖去濕、夏暑解渴、秋日解燥、冬季清火,更能美容養(yǎng)顏、補血提神,以增強生命之活力,延緩衰老,更能使老年人延年益壽,是一種高效超值之保健飲品。
3.3在畜牧業(yè)領域的應用前景
隨著飼料添加劑行業(yè)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原料得到了運用,菊花粉就是其中的一種。菊花粉可改善動物的皮膚顏色以及蛋殼的顏色,其中含有豐富的VC、VB等維生素,因此,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菊花粉適口性好,具有顯著的清熱祛火、提高免疫力的中藥功能,并能補充飼料中維生素A的不足。能對家禽提供蛋白質,并可增加蛋黃的顏色,可代替麩皮。使用菊花粉可少用甚至不用劣質草糠,減少甚至避免使用劣質草糠可能造成的胃腸道炎癥等問題。通常在兔的飼料中添加30%~40%的草糠,以滿足兔對粗纖維的需求。使用菊花粉可少用化學合成抗菌藥物,減少化學污染和藥物殘留,提高兔產(chǎn)品質量。
在菊花加工炮制上,傳統(tǒng)加工方法有蒸制、硫磺熏制、炒制、醞制、酒制、漿制、陰干、制炭、童便制和藥制等,現(xiàn)代加工方法有蒸制、制炭和炒制等。有研究在對菊花及其炮制的系統(tǒng)性研究中發(fā)現(xiàn)[11,13],小亳菊與其硫磺熏制品在揮發(fā)油組成上有明顯的差異,包括某些具有生物活性成分的減少和增加,這種轉化的利弊有待今后通過生物效價實驗來加以研究。硫磺熏制引起中藥材的硫殘留已引起了國內(nèi)外應有的重視。
資源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礎,資源利用效率不高是導致當今社會面臨資源日益短缺的一大原因。生態(tài)環(huán)境加劇惡化的狀況已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活、生存條件和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中藥資源化學是以具有傳統(tǒng)藥用功能的中藥資源為基礎和研究對象,立足于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采用天然產(chǎn)物化學、分析化學和功能評價的技術和方法,揭示中藥資源(種類、類群)多途徑、多層次的科學利用價值[42]。目前國內(nèi)外對菊屬植物的研究主要著重于菊的頭狀花序,研究范圍也比較全面,而對菊非藥用部位根、莖、葉的研究和利用相對較少。然而菊的非藥用部位的產(chǎn)量遠遠高于菊花,并且其中同樣含有黃酮類、有機酸類、多糖類、氨基酸類資源性化學成分,可進一步綜合利用開發(fā)。對于菊非藥用部位的研究還有很大的空間,而且對于提升菊資源的利用效率及資源產(chǎn)業(yè)鏈的延伸具有重要意義。
[1] 王德群,梁益敏,劉守金.中國藥用菊屬植物種質資源[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1999,18(2):39-42.
[2] 朱琳,郭建明,楊念云,等.菊非藥用部位化學成分的分布及其動態(tài)積累研究[J].中草藥,2014,45(3):425-431.
[3] 張海紅.藥用菊花中黃酮類成分研究進展[J].河北北方學報(醫(yī)學版),2009,26(06):78-80.
[4]LeeHJ,SeoHS,RyuJ,etal..Luteolininhibitedthegeneexpression,productionandsecretionofMUC5ACmucinviaregulationofnuclearfactorkappaBsignalingpathwayinhumanairwayepithelialcells[J].PulmPharmacolTher,2015,31(9):117-122
[5]JiaLY,SunQS,HuangSW.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flavonoidsfrom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J].Chin J Med Chem,2003,13(3):159-164.
[6] 王亞君,楊秀偉,郭巧生,等.黃菊花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5):526-530.
[7] Wang Y J,Yang X W,Guo Q S,et al.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and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six flavonoid glycosides in flos chrysanthemi by RP-LC[J].Chromatographia,2009,70(1/2):109-116.
[8] Abd-Alla H I,Albalawy M A,Aly H F,et al.Flavone composition and antihypercholesterolemic and antihyperglycemic activities ofChrysanthemumcoronariumL[J].Z Naturforsch C,2014,69(5/6):199-208.
[9] Hassanpouraghdam,MB.Flowerhead volatile oil composition of soilless culture-grownChrysanthemumbalsamitaL[J].Nat Prod Res,2009,23(7):672-677.
[10] Marongiu B,Piras A,Porcedda S,et 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omparisons on supercritical extracts ofTanacetumcinerariifolium(Trevir) Sch.Bip.with three related species of chrysanthemums of Sardinia (Italy) [J].Nat Prod Res,2009,23(2):190-199.
[11] 王亞君,郭巧生,楊秀偉,等.小亳菊及其硫磺熏制品揮發(fā)油成分的GC-MS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9):808-813.
[12] 王亞君,郭巧生,楊秀偉,等.安徽產(chǎn)菊花揮發(fā)性化學成分的表征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19):2207-2211.
[13] 楊秀偉,韓美華,陶海燕,等.微波加工和蒸制杭白菊揮發(fā)油成分的GC-MS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3):227-231.
[14] Chen L,Kotani A,Kusu F,et al.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caffeoylquinic acids and flavonoids inChrysanthemummorifoliumflowers and their sulfur-fumigated products by three-channel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J].Chem Pharm Bull (Tokyo),2015,63(1):25-32.
[15] 劉瑜新.七種菊花和十三中蓼科植物三種生物活性的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0.
[16] 梁峰杰.兩種植物活性多糖的分離提取與結構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4.
[17] 陸穎.堿溶性野菊花多糖的結構分析及免疫活性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
[18] 王慶蘭,林慧彬,張素芹.不同菊花氨基酸含量的比較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5,12(4):249.
[19] 聶久勝,翟宏焱,吳德玲.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分析不同產(chǎn)地菊花中的微量元素[J].中藥材,2013(3):358-360.
[20] 林新花,洪瑞申.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ICP-Mass) 同時測定菊花中多種微量元素[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2(2):210-213.
[21] Ukiya M,Akihisa T,Yasukawa K.Constituents of compositae plants.2.triterpene diols,triols,and their3-O-fatty acid esters from edibleChrysanthemumflower extract and thei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J].J.Agric.Food Chem,2001,49(7):3187-3197.
[22] 王存琴,汪榮斌,張艷華.菊花的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0(2):28-30.
[23] 朱琳,郭建明,楊念云,等.菊非藥用部位化學成分的分布及其動態(tài)積累研究[J].中草藥,2014,45(3):425-431.
[24] 張建,錢大瑋,李友賓.菊花的化學成分研究[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06,18(1):71.
[25] 李鵬,陳崇宏,張永紅.四種藥用菊花內(nèi)在質量的比較研究[J].海峽藥學,2006,18(2):66-68.
[26] 郝春影,朱思斯,史怡冰,等.不同產(chǎn)地菊花中黃酮類及三萜類成分的含量比較[J].中醫(yī)藥信息,2012,29(1):24-27.
[27] 谷彥杰,彭廣芳,鐘方曉,等.我國8種主流菊花商品藥材中木犀草素含量測定[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0,24(1):65.
[28] 劉金旗,吳德林,王蘭,等.菊花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測定[J].中成藥,2001,23(1):52-53.
[29] 李丹霞,王康才,成明超,等.杭白菊6個品種主要化學成分分布規(guī)律比較研究[J].中藥材,2013,36(8):1231-1234.
[30] 申慧.黃山貢菊花莖葉中酚類物質的研究[D].合肥: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2.
[31] 錢大瑋,朱玲英,段金廒,等.不同生長期菊莖葉中黃酮類成分的動態(tài)變化[J].中草藥,2009,40(8)1317-1319.
[32] 郭巧生,汪濤,程俐陶,等.藥用菊花不同栽培類型總黃酮動態(tài)積累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1)1237-1239.
[33] 高學玲,賀曼曼,鄒敏亮,等.不同品種藥用菊花中游離糖類及游離氨基酸含量的HPLC分析[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2,24(5):639-643.
[34] 卓莉,李霞,邱貴江.杭白菊與黃山貢菊中微量元素的測定[J].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23(4):104-105.
[35] 呂瑞,劉璐,何越.兩種菊花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測定[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3,30(3):34-36.
[36] 程存歸,李丹婷,劉幸海,等.杭白菊與野菊花的微量元素比較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6,26(1):156-158.
[37] 俞年軍,于嬌,張偉,等.ICP-MS法測定亳菊不同部位及其土壤中微量元素[J].中藥材,2014,37(12):2136-2139.
[38] 楊春,楊金笛,林帥.菊花、野菊花中的總糖含量測定[J].山西中醫(yī),2009,24(6):40-41.
[39] 田碩,苗明三.菊花的研究及應用現(xiàn)狀[J].中醫(yī)學報,2014,29(3):378-380.
[40] 蘇愛國.菊花食用價值研究[J].江蘇調味副食品,2013,30(1):4-6.
[41] 陳鋼,林曉華,吳克.菊花發(fā)酵乳飲料工藝優(yōu)化[J].乳業(yè)科技與技術,2011,34(5):220-223.
[42] 段金廒,宿樹蘭,錢大瑋,等.中藥資源化學研究思路方法與進展[J].中國天然藥物,2009,7(5):333-340.
[43] Jiang H,Xia Q,Xu W,et al.Chrysanthemummorifoliumattenuated the reduction of contraction of isolated rat heart and cardiomyocytes induced by ischemia/reperfusion[J].Pharmazie.2004,59(7):565-567.
[44] Yamamoto J,Tadaishi M,Yamane T,et al.Hot water extracts of edible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exert antidiabetic effects in obese diabetic KK-Ay mice[J].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2015,79(7):1147-1154.
[45] Farag N F,F(xiàn)arag M A,Abdelrahman E H,et al.Metabolites profiling ofChrysanthemumpacificumNakai parts using UPLC-PDA-MS coupled to chemometrics[J].Nat Prod Res,2015;29(14):1342-1349.
[46] Luyen B T,Tai B H,Thao N P,et al.Anti-inflammatory components ofChrysanthemumindicumflowers.Bioorg Med Chem Lett,2015,25(2):266-269.
[47] 田碩,苗明三.菊花的研究及應用現(xiàn)狀[J].中醫(yī)學報,2014,39(3):378-380.
[48] 衛(wèi)強,紀小影,龍先順,等.滁菊葉化學成分及其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藥材,2015,38(2):305-310.
[49] 徐惠君,佟仲生,賈勇圣,等.小白菊內(nèi)酯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成藥,2013,35(9):1985-1988.
ProgressonResourceChemistryofMedicinalPlantsinChrysanthemum
TAOJinhua,DUANJin’ao*,QIANDawei,LIUPei,SUShulan,GUOSheng,QIANYiyun
(Jiangsu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ofChineseMedicinalResourcesIndustrialization,andNationalandLocalCollaborativeEngineeringCenterofChineseMedicinalResourcesIndustrializationandFormulaeInnovativeMedicine,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46,PRChina)
The medicinal plants in genusChrysanthemummainly include.Chrysanthemummorifolium,Ch.vestitum,Ch.lavandulifolium,Ch.chanetii,Ch.zawadskiiandCh.indicum.The chemical types of the compounds in theseChrysanthemummedicinal plants are various,including volatile oil,flavonoids,organic acids,amino acids,nucleosides and polysaccharides,etc..The compositions and contents of the components indifferent plants or different tissues of the same species are various,which also could be found in the samples from different cultivars or different regions.The changes of these resource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the different maturity fruits exhibit certain regularities.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thoroughly summarized the advances of resourc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their dynamic variations,and multi-way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and so on based on the thoughts and methods of resources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These data would provide the evidences and references for developing industry chains of medicinal plants resources in genusChrysanthemum.
Chrysanthemum;medicinal plants;resource chemistry;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10.13313/j.issn.1673-4890.2016.9.029
2015-11-30)
江蘇高校中藥資源產(chǎn)業(yè)化過程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建設專項(2013年度)
*
段金廒,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藥資源化學、方劑效應物質基礎及中藥配伍禁忌研究;Tel:(025)85811116,E-mall:aja@njutcm.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