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雪,曾元祥(.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武漢 43007;.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成都 60064)
?
電子書用戶閱讀體驗偏好實證研究*
白雪1,曾元祥2
(1.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武漢 430072;2.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成都 610064)
版式和流式是目前電子書格式設計的兩種主流思路,代表了兩種不同的閱讀體驗,即設計感和流暢感。為了解用戶在閱讀電子書過程中對這兩種體驗的偏好,本文基于閱讀實驗與問卷調查對用戶的閱讀體驗偏好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閱讀終端和閱讀內容對閱讀體驗偏好有重要影響。
電子書閱讀;用戶偏好;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電子書市場的發(fā)展,市場主體的增加,導致電子書閱讀終端、閱讀軟件和內容格式的多元化。多元化的閱讀終端、閱讀軟件和內容格式,給用戶閱讀造成諸多困擾和障礙,影響用戶的閱讀體驗。電子書企業(yè)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必須對用戶的各種想法和使用行為有充分的了解,有針對性地提高用戶閱讀體驗。只有真正掌握并有效滿足用戶閱讀體驗,才能贏得數(shù)字閱讀時代電子書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用戶體驗是人機交互和交互設計領域的重要概念[1],國內外學術界將用戶體驗按照體驗深度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指持續(xù)不斷的信息流向人腦,用戶通過自我感知確認的下意識體驗;第二層次指用戶產生特別感或滿意感,是體驗過程的完成;第三層次把用戶體驗作為一種經歷,幫助用戶與設計團隊之間共享發(fā)現(xiàn)[2]。具體到電子書領域,用戶的閱讀體驗是用戶在電子書閱讀過程中對其內容、格式、設計及在終端顯示效果等方面的綜合主觀感受,符合用戶閱讀習慣和喜好的體驗即形成體驗偏好。有關電子書用戶閱讀體驗的研究,一直是電子書研究的重要關注點。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這樣幾個方面: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專業(yè)、身份等用戶個人身份特征對電子書閱讀體驗的影響[3-5];不同閱讀終端[6]、不同閱讀內容[7]等用戶閱讀體驗;屏幕閱讀效果[8-9]、用戶體驗質量[4,10]等。我們認為,這些研究多是聚焦于用戶閱讀的綜合感受,而較少涉及具體的閱讀體驗,更沒有從電子書格式視角研究用戶閱讀體驗的。眾所周知,不同的電子書格式,代表不同的電子書開發(fā)設計思路,其所帶來的閱讀體驗也有所不同?;诖?,本研究針對不同的電子書格式,基于用戶偏好視角,調查研究用戶的閱讀體驗偏好及其影響因素。
目前,電子書內容格式的設計與開發(fā)主要有固定版式文檔和流式文檔兩種基本思路。版式文檔側重保存文檔顯示或打印結果,通常具有良好的版式設計感,尤其在圖文混排方面,如PDF文檔;而流式文檔能夠根據(jù)不同閱讀終端屏幕的大小實現(xiàn)內容重排,保證同一電子書在不同終端上閱讀的流暢感,如EPUB、TXT文檔[11]。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子書閱讀體驗可以大致分為閱讀的設計感和流暢感。正基于此,本研究選擇設計感和流暢感作為電子書閱讀體驗分析的兩個基本維度,探究電子書用戶對設計感與流暢感兩類閱讀體驗的偏好及其影響因素。具體來說,本研究力圖探索分析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不同類別用戶對電子書閱讀體驗偏好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2)不同的閱讀終端是否影響用戶對電子書閱讀體驗偏好選擇,更進一步分析,閱讀終端的屏幕大小對電子書閱讀體驗偏好是否存在顯著影響。
(3)不同的閱讀內容是否影響用戶對電子書閱讀體驗偏好選擇,具體來說,不同的閱讀目的會影響用戶對終端的選擇[12],進而會影響其閱讀體驗偏好。
本研究借鑒用戶體驗的層次劃分,設計兩方面的研究:一為數(shù)字閱讀實驗,我們假設用戶對閱讀體驗設計感、流暢感的偏好,直接體現(xiàn)在了其對各格式文檔閱讀體驗的直觀感受與喜好,并假設PDF文檔代表閱讀體驗的設計感,EPUB文檔代表閱讀體驗的流暢感,通過測試實驗對象閱讀上述兩個格式文檔后的實際感知與滿意度及其選擇測定其閱讀體驗偏好。二為數(shù)字閱讀體驗調查問卷,基于問卷對象以往的電子書閱讀經歷調查其閱讀體驗偏好。由此探究電子書閱讀的用戶體驗,以期為設計者在電子書開發(fā)過程中如何選擇文檔格式開發(fā)策略提供參考。
數(shù)字閱讀實驗部分,實驗對象均為武漢大學學生,通過身邊同學、武大BBS論壇等方式征集。具體實驗設計為:(1)實驗終端,選擇了四類主要的數(shù)字閱讀終端——筆記本電腦(戴爾)、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II)、平板電腦(iPad3)、手機(iPhone4)。(2)實驗文檔格式,為PDF文檔與EPUB文檔,PDF文檔仿照紙版書設計生成,EPUB文檔直接由EPUB3.0自動生成,然后分別移植至上述終端中,兩種文檔在天頭地角、留白、標題等版式元素方面存在差異。(3)實驗內容,選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能夠保證實驗對象對內容都不陌生,同時全文共計1373字,能夠保證實驗對象在1分鐘內粗略瀏覽完。(4)實驗流程,首先,實驗對象單個進入實驗室,向其發(fā)放一張實驗登記表用于記錄其實驗過程及個人信息,并說明實驗的大致流程;其次,要求實驗對象自由選擇上述四種終端分別進行閱讀,每個終端內有PDF、EPUB兩個內容相同的文檔(分別命名為文件1、文件2)都需閱讀,每個文檔的閱讀時間約為1分鐘,在此之前,會提醒實驗對象可不用聚焦具體的內容,而是關注兩個文檔帶來的閱讀體驗;再次,閱讀完成后,讓其選擇其中更喜歡的一個文檔,選擇的過程中允許再次簡單瀏覽兩個文檔;然后,更換終端,依次進行,直至四種終端閱讀完畢。(5)深度訪談,實驗結束后,對實驗對象選擇文檔的原因、不同終端及內容對閱讀體驗偏好的影響、偏好的內容格式設計要素等內容進行深度訪談。
圖1 iPad上PDF文檔、EPUB文檔的首頁示例圖
調查問卷部分,由于用戶在電子書閱讀過程中,對設計感和流暢感的感受會因個人喜好、閱讀終端及閱讀內容等而有所不同,由此,本研究分別從個人數(shù)字閱讀經歷及其閱讀體驗偏好、終端的閱讀體驗偏好、內容的閱讀體驗偏好三個方面來設計問卷,用以測度用戶的閱讀體驗偏好,分析用戶身份特征對閱讀體驗偏好的影響,揭示不同終端中用戶對版式和流式的偏好,判斷內容對閱讀體驗偏好的影響程度。調查問卷對象為武漢大學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抽樣方式主要采用方便抽樣,在武漢大學圖書館內隨機發(fā)放。
對用戶閱讀體驗的測評,其中,實驗方面,當實驗對象選擇PDF文檔則意味著其偏好設計感,選擇EPUB文檔則意味著其偏好流暢感;同時,由于內容(閱讀目的)較難作為控制變量融入實驗中,本研究通過采用深度訪談的方式研究不同類型內容對用戶閱讀體驗偏好的影響。問卷調查方面,通過對實驗訪談過程中訪談對象偏好的版式設計要素的頻次統(tǒng)計,以及參考英國電子書計劃EBONI[13]、Roger[14]、Chris[15]、比特網[16]等對版式效果與流式文檔的研究,本研究綜合選取了標題設計(位置、呈現(xiàn)方式)、頁眉頁腳設計、留白與頁邊距、圖文排版(大小、位置、圖文間距)、頁面無需放大縮小顯示、字體及段落的自定義設置、頁面背景調整、圖片可放大縮小8個指標,用以測定、分析問卷對象對設計感或流暢感的偏好。其中,前4項屬于設計感特征指標,后4項則屬于流暢感特征指標,對8個指標的重要性采用五分量表進行1~5分的賦值,并通過對設計感與流暢感各自指標分值總和判定:若設計感總分大于流暢感總分,則代表其為偏好設計感的用戶;反之亦然;若兩者總分相等,則代表其無顯著偏好。
本次實驗共征集了33名實驗對象。調查問卷共發(fā)出300份,回收245份,回收率為81.7%。其中,有效問卷為233份,有效率為95.1%。對問卷進行信度檢驗,Cronbach's總值為0.851,可認為問卷總體信度較高。問卷樣本KMO值為0.718(>0.5),Bartlett球形檢驗P值為0.000(<0.05),通過效度檢驗。本研究有效樣本的構成信息詳見表1。所有的研究對象都有電子書閱讀經歷。
表1 有效樣本構成信息統(tǒng)計
閱讀實驗與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詳見表2):實驗對象從整體上更偏好閱讀體驗的設計感,在四種終端共計132次的選擇中,有73人次選擇了代表閱讀體驗設計感的PDF文檔,多于代表閱讀體驗流暢感的EPUB文檔的59人次。然而,問卷對象偏好設計感的為91人,偏好流暢感的為115人,無顯著偏好的為 27人,這說明整體上問卷對象更傾向于能夠在不同終端間實現(xiàn)流暢閱讀。對于二者結果的差異,我們認為,問卷對象對設計感與流暢感沒有實際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偏好判斷,這也恰恰說明用戶對閱讀體驗的實際感知與心理認知存在差異。
表2 電子書用戶閱讀體驗偏好的研究結果
3.1 用戶身份特征對閱讀體驗偏好的影響分析
通過上述結果可以看出,整體而言,不同的用戶對于設計感與流暢感的閱讀體驗偏好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到不同類別的用戶,因男女審美認知的差異、不同學歷背景和不同專業(yè)知識所帶來的閱讀要求和閱讀習慣的差異等,本研究從性別、學歷、專業(yè)三個方面來探討不同類別用戶對閱讀體驗偏好的影響。
圖2 不同性別、學歷、專業(yè)實驗對象閱讀體驗偏好的交叉分析
實驗的結果表明(見圖2),性別、學歷、專業(yè)的實驗對象對閱讀體驗偏好的選擇結果基本一致,除了博士,選擇設計感的人數(shù)均多于選擇流暢感的人數(shù)。而調查問卷的結果則恰好相反(見圖3),基本上半數(shù)左右的問卷對象更偏好流暢感,而只有四成左右偏好設計感,另約有一成無明顯偏好。雖然如此,但通過對調查對象個人身份特征與閱讀體驗偏好的相關分析和單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性別、學歷、專業(yè)的實驗對象和問卷對象對體驗偏好選擇的相關系數(shù)均接近于0,基本不相關;P值均遠高于0.05,沒有明顯差異性(見表3)。由此說明,不同性別、學歷、專業(yè)用戶的電子書閱讀體驗偏好并無顯著差異,這與Alain[5]、Nor[17]、Matthew[18]等研究發(fā)現(xiàn)用戶個人身份特征會影響用戶閱讀體驗的結論有所不同。
圖3 不同性別、學歷、專業(yè)問卷調查對象閱讀體驗偏好的交叉分析
表3 用戶身份特征對閱讀體驗偏好影響檢驗
John等人的實證研究表明,不同的閱讀終端對用戶的閱讀體驗有較大影響[6]。為驗證閱讀終端對閱讀體驗偏好的影響,本研究選取了電腦、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手機四種終端進行調查分析,這四種是目前用戶進行電子書閱讀最常用的終端類型。
閱讀實驗結果表明:67%和76%的實驗對象在電腦和電子書閱讀器閱讀時更偏好設計感;對于手機閱讀,70%的實驗對象更注重流暢感;但是,對于平板電腦則沒有表現(xiàn)出很明顯的閱讀體驗偏好。問卷調查結果表明:62%和58%的問卷對象在電腦和電子書閱讀器閱讀時更傾向設計感,而64%的問卷對象在手機閱讀時更注重流暢感,同樣的,平板電腦閱讀也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閱讀體驗偏好(詳見圖4)。
圖4 不同終端的閱讀體驗偏好
由此可見,研究對象在不同的終端上閱讀時存在較為明顯的閱讀體驗偏好,影響其偏好的選擇,但是終端特性包括多個方面,屏幕大小、分辨率甚至界面設計等都有可能影響用戶的閱讀體驗偏好。方正阿帕比公司首席技術官湯幟在解讀《數(shù)字閱讀終端內容呈現(xiàn)格式》行業(yè)標準時,就曾指出版式文檔在大屏幕終端上閱讀效果更好,相反流式文檔則更適合在小屏幕上閱讀[21]?;诖?,為驗證屏幕大小對電子書閱讀體驗偏好的影響,本文特對閱讀實驗終端屏幕尺寸與實驗對象偏好選擇的相關性進行分析,顯著性P值為0.001(<0.05),表明屏幕尺寸與電子書閱讀體驗偏好顯著相關。
表4 實驗終端特性
3.3 閱讀內容對閱讀體驗偏好的影響分析
用戶使用電子書的目的主要是休閑娛樂和學習研究,電子書閱讀的內容大致也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小說、傳記、休閑生活讀物等大眾類電子書,二是研究專著、課本教材、參考工具書等與學習研究相關的學術類電子書[19-20]。不同的閱讀內容和閱讀目的,決定了選用的閱讀終端會有所差異,進而可能會影響閱讀體驗偏好。
通過本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研究對象對不同的閱讀內容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體驗偏好。實驗訪談結果表明:67% 和58%的訪談對象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閱讀大眾類電子書,且47%的訪談對象在閱讀大眾類電子書時更傾向流暢感;97%的訪談對象使用電腦閱讀學術類電子書,且43%的訪談對象在閱讀學術類電子書時更傾向設計感
3.2 閱讀終端對閱讀體驗偏好的影響分析(見表5)。問卷調查結果表明:80%的問卷對象使用手機閱讀大眾類電子書,且61%的問卷對象在閱讀大眾類電子書時更注重流暢感;78%的問卷對象使用電腦閱讀學術類電子書,且51%的問卷對象在閱讀學術類電子書時更注重設計感(見表6)。
表5 不同內容的閱讀體驗偏好實驗訪談結果
表6 不同內容的閱讀體驗偏好問卷調查結果
由此可見,研究對象在閱讀大眾類電子書時更側重閱讀體驗的流暢感,而在閱讀學術類電子書時則更側重設計感。然而,我們應當發(fā)現(xiàn),閱讀內容對體驗偏好的影響不是直接的,而是間接的。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不同的閱讀目的,會影響用戶選擇不同的閱讀終端,而閱讀終端影響用戶閱讀體驗偏好,進而閱讀的內容也會影響閱讀體驗偏好。這一結論,與當前電子書閱讀消費的現(xiàn)實情況基本吻合。當前,小說等大眾休閑類電子書多為EPUB、HTML、TXT等流式格式,并且用戶更傾向于選擇手機、平板電腦為主的移動端進行閱讀;而學術專著等學術類電子書則主要以PDF格式為主,用戶也主要在電腦上前進行閱讀。
本研究通過閱讀實驗與問卷調查的方式,探究用戶在電子書閱讀過程中對設計感和流暢感這兩種閱讀體驗的偏好,以及其偏好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顯示,整體而言,研究對象在電子書閱讀過程中對設計感或流暢感有一定的選擇偏好,但性別、學歷、專業(yè)等個人身份特征對用戶閱讀體驗偏好的影響不大,閱讀終端和閱讀內容則對用戶閱讀體驗偏好的影響較為明顯。
具體而言,在閱讀終端方面,閱讀終端對于用戶閱讀體驗偏好有較為明顯的影響,其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終端屏幕大小上,用戶在電腦這類大屏幕終端上更偏好版式設計感,而在手機這類小屏幕終端上更側重流暢感。對于大屏終端而言,由于其能夠承載的信息量大,相對有較充足的版式設計空間,對于PDF文檔這類強調版式設計的電子書不存在顯示與閱讀問題,也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而對于小屏終端而言,由于屏幕較小,能夠承載的信息量少,在有限的空間里內容能否清晰完整顯示,關乎閱讀的順暢與否和閱讀體驗的高低,這就需要電子書格式支持用戶對字體的調整和內容的重排,以保證內容在終端中的顯示效果和閱讀的流暢度,這也是EPUB等流式文檔格式更適合小屏終端的重要原因。這一結論與湯幟的觀點完全吻合[21]。而用戶在平板電腦上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閱讀體驗偏好,可能是由于平板電腦屏幕大小適中,無論是PDF文檔還是EPUB文檔均有著較好的輸出顯示效果,因此iPad問世之初曾在閱讀市場領域引起巨大轟動。
在閱讀內容方面,用戶在閱讀大眾類電子書時更傾向于選擇流式格式,能夠流暢閱讀是其首要考慮因素;而在閱讀學術類電子書時更偏好版式格式,對版式設計有較高要求。這主要是由用戶需求和內容特性決定的。通常,用戶閱讀大眾類電子書以消遣娛樂為主要目的,閱讀時間、場所都不固定,隨機性和移動性較強,而且閱讀方式以淺閱讀居多,很多時候是在快速瀏覽、跳讀部分章節(jié)等,因此更注重內容的易讀性和流暢顯示,能支持對內容的重排以適應不同的閱讀環(huán)境(包括地點、光線等)對字體、頁面背景等顯示的要求,流式格式就能很好地滿足此類需求。但是,學術類電子書往往需要認真閱讀,有時還需使用批注、檢索、摘錄等附加功能,而且學術類電子書中可能會出現(xiàn)大量的圖表、公式、注釋、特殊符號、文本框、分欄顯示等內容,這些內容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性很強,內容重排有可能會導致跑版、圖文不對應等問題,因而強調圖文精確定位的版式文檔格式更適合學術類內容的呈現(xiàn)顯示。
本研究關于用戶身份特征對閱讀體驗偏好影響的結論,與我們對電子書閱讀的直觀認知以及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存在明顯出入,不宜作為電子書設計的依據(jù),還有待我們做進一步的后續(xù)研究。關于閱讀終端和閱讀內容對用戶閱讀體驗偏好影響的結論,與前期相關研究成果結論高度吻合,應該可以為電子書的設計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1] Hassenzahl M, Tractinsky N. User experience-a research agenda [J].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6, 25(2): 91-97.
[2] 鄧勝利.國外用戶體驗研究進展[J].圖書情報工作,2008(3):43-45.
[3] 楊濤.電子圖書使用行為實證研究:以華南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知識,2009(4):68-72.
[4] 付玲玲.大學生手機閱讀行為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1.
[5] Lamothe A 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sage of an Electronic Book Collection: Size of the E-book Collection, the Student Population, and the Faculty Population [J].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2013(1):39-59.
[6] Richardson Jr J V, Mahmood K. EBook readers: user satisfaction and usability issues [J]. Library Hi Tech, 2012, 30(1): 170-185.
[7] 任會蘭.高校學生的電子圖書使用行為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1.
[8] Shelburne W A. E-book usage in an academic library: User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J]. Library Collections, Acquisitions, and Technical Services, 2009(33): 59-72.
[9] Borchert M, Hunter A, Macdonald D, et al. A Study on Student and Staff Awareness: Acceptance and Usage of e-Books at Two Queensland Universities [EB/OL]. [2015-10-23]. http://eprints.usq. edu.au/4876/.
[10] Chu H. Electronic books: Viewpoints from users and potential users[J]. Library Hi Tech, 2003, 21(3): 340-346.
[11] 仇睿恒,湯幟.一種在電子出版中融合固定版面與流式信息的方法[J].電子學報,2012,40(11):2276-2281.
[12] CNNIC.第33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 [2016-02-04]. http://wk.baidu.com/view/2e1a2e80c77da26924c5b018?pcf=2.
[13] EBONI. Electronic Textbook Design Guideline [EB/OL]. [2015-10-23]. http://ebooks.strath.ac.uk/eboni/guidelines/contents. html.
[14] Parker R C. The 14 biggest e-book design mistakes [EB/OL]. [2015-10-23]. http://www.theebookcoach.com/pdf/14-designmistakes.pdf.
[15] Robley C. EBooks 101: Standard Vs. Fixed Layout [EB/OL]. [2015-10-23]. http://blog.bookbaby.com/2012/07/ebooks-101-standardvs-fixed-layout/.
[16] 比特網.數(shù)字閱讀新趨勢:CEBX與PDF、EPUB的對比[EB/OL]. [2015-10-24]. http://soft.chinabyte.com/os/428/12592928.shtml.
[17] Karim N S A, Hasan A. Reading habits and attitude in the digital age Analysis of gender and academic program differences in Malaysia [J]. The Electronic Library, 2007, 25(3): 285-298.
[18] McGowan M K, Stephens P R, West C. Student Perceptions of Electronic Textbooks [J]. Information Systems, 2009, X(2): 460-465.
[19] Clark D T, Goodwin S P, Samuelson T, et al. A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Kindle e-book reader: results from initial focus groups [J].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etrics, 2008, 9(2): 118-129.
[20] Meyer K. Follow Reader: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 E-Book Reading. [EB/OL]. [2015-05-24]. http://radar.oreilly.com/2010/08/ followreader-consumer-attitudes-toward-e-book-reading.html.
[21] 新浪資訊.行業(yè)標準《數(shù)字閱讀終端內容呈現(xiàn)格式》解析[EB/OL]. [2015-10-24]. http://cs.sina.com.cn/minisite/news/20130416l006.html.
Empirical Research on E-book Users'Preference of Reading Experience
Bai Xue1, Zeng YuanXiang2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2.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China)
Fixed layout and fluid layout are the two main patterns of e-book format design, representing two different reading experiences, namely the sense of design and the sense of fluency. In order to know the user preference of the two experiences when reading e-books, this essay investigates users' specific preference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it via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s a result, reading device and reading content are proved to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user preference.
Empirical Research; E-book Reading; User Preference; Influencing Factor
G252
10.3772/j.issn.1673-2286.2016.3.008
* 本研究得到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基于語義的動態(tài)數(shù)字出版服務系統(tǒng)研發(fā)與應用示范”(編號:2012BAH89F00)資助。
白雪,女,1990年生,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體與數(shù)字出版,E-mail:carrie_bai@126.com。
曾元祥,男,1987年生,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數(shù)字出版、數(shù)字閱讀,E-mail:zengyuanxiang12@163.com。
201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