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諍
夏秋之交的長江,注定在中國現(xiàn)實的輿論場中不會平靜。于自然環(huán)境而言,連月不開的陰雨綿綿讓多座沿江城市大水圍城,武漢三鎮(zhèn)此番差點險些失守;于社情輿論,則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人自己組建的漂流隊首次成功長漂,歲月荏苒,今年恰逢三十周年,當年便有是民族自尊使然還是民粹主義作祟的論爭,如今又著實爭論了好一陣子;再就是眼下正在全國影院不尷不尬公映著的電影《長江圖》了,這部百度百科上注明“2012年出品”的電影,是今年年初柏林電影節(jié)惟一入圍的華語影片,摘得了今次“杰出藝術(shù)貢獻銀熊獎(攝影)”,聲名遠播,早已在內(nèi)地文青群落中激起極大的期盼與熱情。
關(guān)于長江的電影,之前第六代章明、賈樟柯等都有,其中三峽也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而三峽在《長江圖》中也有涉及。在楊超看來,《長江圖》關(guān)注的并不是三峽的社會、政治和經(jīng)濟意義,在他的故事里面,三峽對長江的變化是,使得長江變成一個沒有魔幻的河流:“在三峽工程之前,長江是魔幻之河,一對情侶能以這么奇特、浪漫的方式見面,跨越時空;但是一到三峽之后魔幻屬性就沒有了,它徹底把長江魔幻和審美屬性取消掉了。三峽工程在這部電影里面就是這個含義,它是對魔幻之河的一次改變。等到過了大壩之后,男孩再找到女孩,天地都變了,河流都變了,等到水庫的盡頭處,長江又恢復自然景觀的時候,女孩又再次出現(xiàn),所以電影其實在以一種很恢弘的視角在寫長江的改變和變遷?!?p>
9月6日,《長江圖》在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內(nèi)影城巨幕廳舉辦首映,呼朋引伴招引了大半個北京城有頭臉的文藝青年在附近出沒。走紅毯前,在廠內(nèi)著名的文青集散地老故事餐廳扒幾口飯,身旁的人們大都在饒有興趣地談論電影的種種,比如臺灣攝影大師李屏賓的掌鏡,比如左小祖咒新鮮出爐的主題歌……這部電影最大的話題還是由膠片拍攝而鋪展開來的化不開的詩情畫意:“我厭惡堅硬高聳的信仰,山清水秀的長江,和確定無疑的愛情?!薄拔以{咒我走過的路,我讀過的書,我獻媚人的表演,我離開獨行之道那一刻的軟弱?!薄皟砂兜某鞘卸家驯承艞壛x,我不會上岸,加入他們的萬家燈火?!鳖愃七@樣短促、鏗鏘的詩句,幾乎出現(xiàn)在電影關(guān)涉上海、江陰、三峽等每一座沿江城市的畫面當中。
與編劇和導演一身二任者楊超聊天,他承認這些詩句都是自己寫的,“由于劇情設(shè)置在80年代,這些詩歌必然帶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和特色?!彼芨纱嗟卣f,自己就是模仿了北島“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類似的語式和句法。
就像電影發(fā)生在1989年那個冬天,很多人至今在悵惘、懷戀那個逝去的詩歌時代。楊超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藝中年,這從他日常盤起的辮子和前胸后背寫有種種宣言的文化衫便可見一斑。他自嘲自己是羞赧的大叔,當年和徐皓峰同班同學就讀中戲?qū)а輰I(yè),表演課上,徐皓峰上去就跟說相聲似的,咣咣咣幾句話能把全班逗得前仰后合??伤先ゾ筒恍校锏媚樇t脖子粗常常說不出一句詞兒,“說到底,那時還是克服不了小鎮(zhèn)文學青年那點自卑?!敝诖蟛糠趾幽先硕裕敢庵v黃河是自己的母親河,但作為信陽人的楊超并不愿意掩飾自己固有的分離主義“傾向”,“信陽在傳統(tǒng)上是河南的城市,但是在氣候和風俗上接近武漢?!边@似乎造就了他對長江遠勝于黃河的熱愛。2005年拍完《旅程》之后他就有了想拍長江的念頭,于是做了一次采風,花四五天時間坐著客輪沿江走了一趟,拍了一大段具有水墨氣質(zhì)的長江影像,“我當時就決定要用哥特音樂來配電影的畫面, 后來選擇的是一首德國的曲子,《恒沉睡》作為配樂。”
電影曲曲折折從籌備到上映儼然要走過一個輪回十二載,楊超說自己早已將生命熔鑄其間:“我不需要十億人口都欣賞,九億八也行,一億八也行,一千八百萬也行,我覺得八十萬認可我和九億八認可我之間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是我自己的選擇。這個想法是從我開始看到好電影的時候就篤定下來的。一個人選擇一條道路走下去是因為他真正認可了這個道路意味著什么,我曾被好電影感動過,現(xiàn)在、未來我也會去拍這樣的電影。”他告訴記者。
Q&A
Q=《北京青年》周刊A=楊超
Q:電影前期宣傳上一直在強調(diào)“最后一部膠片”電影,最終成本在多少?
A:目前來看,我們應該是最后一部膠片電影。實際拍攝過程中耗用膠片數(shù)量其實不算多,16萬尺?20多萬尺?總之片比很低的。這其中的原因,一個是賓哥(李屏賓)掌鏡很有準兒,另一個我們不是很有錢的組,花這么多錢拍這樣一部文藝片,本身就是很瘋狂的一件事。這片子連宣發(fā)總共花了3000萬吧。
Q:談談此次拍攝的緣起和經(jīng)過吧。
A:我們是2012年1月3號開始拍攝。2005年有一個想法,2008年開始寫劇本,寫了三年,2010年融資,2011年是正式籌資,2012年拍了兩個月,拍了80%內(nèi)容就沒錢了、停機了,劇組也解散了,等到2013年11月,我們才拿到第二筆錢,再拍后面20%的內(nèi)容,才算拍完??偣参覀兣臄z的時間是70天左右,中間隔了一年半,加一塊是兩年,剩下兩年去剪輯。大家可能以為我們拍了四年,其實沒有,拍了四年大家會瘋掉的。
Q:從你當年的處女作《旅程》起,電影中就對女性形象有思索與關(guān)注,此次安陸的形象氣質(zhì)也很獨特,她有很多身份,讓人一時莫衷一是。
A:《長江圖》里的女主角是中國電影里沒有出現(xiàn)過的一個嶄新的角色,她既是一個流浪者也是一個修行者。她在愛情、修行上,對自己的質(zhì)疑上,一直在徘徊猶豫,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把自己心靈的安定、信仰、終極追求這些精神的追求看的無比重要的,用身體去諍道的人,其實以前沒有出現(xiàn)過這種形象。
為什么她顯得有點像人又像鬼,神秘莫測的?其實是電影的結(jié)構(gòu)決定的,觀眾透過男主角的視角,逆著男主角的時間、跳躍著去看一個女人在長江邊顛沛流離的方式。觀眾是不可能看到全貌的,會覺得搞不清楚,但這是電影視角帶來的一個必然結(jié)果,她的神秘感、魔幻性就來自于這里。劇本設(shè)定是一個真實的人,只不過追求一個虛幻的事情,我們正常人覺得不重要的東西,她覺得很重要。
Q:截止目前票房不到300萬,這達到你的預期了嗎?
A:其實《長江圖》是一個特別瘋狂的電影,對觀眾提出的要求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高的,確實是需要有很充分的準備才能去看清楚的電影。觀眾必須抱著一個開放的形態(tài)去看,如果你抱著看一個類型片的心態(tài)去看《長江圖》的話,難免會失望,因為它不是一個類型片,如果你抱著一個看普通文藝片的標準去看,你也會覺得非常的震驚,因為它也不是一個普通的文藝片。
我認為電影分三類,類型電影、文藝電影、藝術(shù)電影。
大家可能都覺得后兩者是一個東西,可我覺得這兩個不分有一個特別大的惡果就是很多文藝片被視為小眾,嚴重傷害了這些片子的接受度。舉個例子,《百鳥朝鳳》就是一個很好的文藝片,不是藝術(shù)電影,媒體和觀眾把它認可成了小眾電影就冤死了。文藝片其實就是商業(yè)片的一個小分類,也就是說類型片加上文藝片共同構(gòu)成了商業(yè)片,這是一大類,這個大類占到了所有電影的百分之九十五。
剩下的那一小撮叫藝術(shù)電影,每年中國拍的藝術(shù)電影在院線里出現(xiàn)的不會超過五部。當你這樣去定位清楚的時候你才會發(fā)現(xiàn)這樣分清楚之后對每一類電影都是有好處的,同時對導演、市場、資本、媒體、觀眾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