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英
【摘 要】
政治課對于高中文科生來說是一門重要的課程,也是高考考試科目之一。高中政治科目的設立旨在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讓中學生能夠關心政治,了解政治。讓中學生能夠了解國內(nèi)外的政治形式。高中政治教學內(nèi)容不單單涉及到政治,也涉及經(jīng)濟、文化、和哲學。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經(jīng)濟,先進的文化對于個人的發(fā)展有著促進力量,哲學能夠指導人們科學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政治教學不僅對文科生,對于理科生也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在政治教學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學生沒有認識到政治的重要性,只是單純的為了考試而學習,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過于依賴課本,教學模式老套,不能讓學生將課本知識與實際情況相聯(lián)系起來。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出現(xiàn)為高中政治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它將政治教學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政治無處不在和政治起到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在生活中愛上政治,真正成為一名有政治素養(yǎng)的高中生。
【關鍵詞】
高中政治 教學 生活化
0.引言
高中政治教學很多時候還依托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真正的愛上政治,理解政治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希望通過政治教學生活化,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政治,關注政治,改善目前高中政治教學的現(xiàn)狀。
1.高中政治教學現(xiàn)狀
目前高中的政治主要還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整個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進度和教學目的都是針對高考或者說為高考服務的,缺乏對學生的政治意識的培養(yǎng),沒有使學生意識到政治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在教學模式上,現(xiàn)在很多的高中政治教學還在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模式對現(xiàn)在的學生缺乏吸引力,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教學手段方面,由于經(jīng)濟原因,很多學校還沒有使用多媒體技術,課程教學只能依靠老師的板書,很多時候?qū)W生對上課內(nèi)容缺乏畫面感,沒有辦法更好的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理解。從受教育群體來看,近年來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日常行為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教師和對課堂內(nèi)容也有了新的要求,如果教師不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內(nèi)容,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不能讓學生真正的喜歡政治,脫離了政治教學的初衷。
2.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概述
教育生活化一直被教育家所推崇,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杜威就曾經(jīng)說過,“教育即生活”??梢钥闯鼋逃蜕钪g密不可分的關系[1]。政治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更是十分緊密,所以高中政治教學需要生活化。提起政治,總覺得高深莫測,但其實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應該通過政治教學生活化,讓政治走下“神壇”,更接地氣。
3.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路徑
3.1豐富教學模式
除了傳統(tǒng)的教授課程模式之外,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政治常識競賽,并對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獎勵,鼓勵他們學習政治的熱情;對于一些知識點也可以給學生提供機會,讓學生上臺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重視;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對復雜難懂的知識點進行表現(xiàn),例如我國違反稅法的行為有偷稅,漏稅和騙稅[2]。在選擇題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給出一個情景然后提問屬于偷稅漏稅還是騙稅,可以讓學生把各種各樣的可能行為進行表演,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歸類屬于哪一種行為。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2通過生活中的案例將政治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
高中政治課程涉及經(jīng)濟政治文化和哲學,其中有一部分知識點學生很容易理解但是也有一些知識點對于高中生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尤其是哲學部分,這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例如,講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可以舉例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但是也沒有兩片完全不相同的樹葉。講到事物的發(fā)展都是從量變到質(zhì)變[3],就可以用禿頭理論進行講解,一個正常人,掉一根兩根頭發(fā)不能叫做禿頭,掉一半頭發(fā)也不能叫做禿頭,但是當他只剩下最后一根頭發(fā),而且最后一根頭發(fā)也掉光的時候,這個人就變成了禿頭,前面掉的那么多頭發(fā)都只是“量變”,最后一根頭發(fā)的脫落,使得這個正常人變成了禿頭,發(fā)生了質(zhì)變。具體的例子往往更能刺激學生的記憶,讓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
3.3豐富考評模式
要豐富對學生的評價模式,學校對學生的考評多為總結性評價,往往在一段時間結束之后對于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情況進行測試,考察學生一段時期的學習情況。實際上政治涉及的內(nèi)容十分廣泛,包含的知識點十分龐雜,總結性評價每次能夠測試的范圍有限,往往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應該結合形成性評價,在每次課程結束,或者一個小周期內(nèi)對學生進行測試,讓學生明確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點和存在欠缺的知識點,對自己接下來的學習計劃進行合理的安排。也可以對,每次小測驗中表現(xiàn)好的同學進行獎勵,鼓勵學生學習政治和復習政治的熱情。
【結 語】
教育與生活密不可分,脫離了生活的教育將大大失去它的意義。政治和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該關心政治了解政治,高中生作為未來可能對祖國建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力量,更應該具備優(yōu)秀的政治素養(yǎng),對政治保持著高度熱情,通過將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政治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及豐富考試評價的模式,拉近政治和生活的距離,使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讓學生感受政治學習的魅力,更好的學習政治,關心政治。
【參考文獻】
【1】武佐玲.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探析【J】.教學方法,2015(3)
【2】盧春燕.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的構建【J】.新課程學習(下),2012(10)
【3】朱伶俐.淺析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