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蘇
【適用話題】生活態(tài)度 詩和遠方 真誠 幸福
去云南旅行前,悠悠做了不少于5種的行走攻略,粉色本子密密記著充滿詩性的吃穿住行方案。
風花雪月的事是一定要做一做的,洱海邊喝茶,蒼山上看雪,上關的風下關的月肯定是要喝著咖啡慢慢賞的,夜里酒吧的歌聲肯定是要聽一聽的,還有瀘沽湖,怎么能不到那里去發(fā)發(fā)呆呢?
那是悠悠期待已久的詩和遠方。每換一種方案,她都發(fā)給朋友們看,并征求大家的意見。
對她的過度熱情,我卻有些擔憂。這份擔憂,源于她現(xiàn)今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她以往每一次失敗的修行之旅。
有幾句話,常能從悠悠口中聽得。
“等我有個大廚房,一定能煉成美食家?!庇朴婆c兩個朋友合租在三環(huán)邊一套老公寓里,小區(qū)雖不高檔,但生活方便,設施齊全。合租的姐妹下班回家自己煮飯,周末包些造型可愛的餃子、面食,自己嘗試著做甜點,甜甜糯糯的味道在房子里飄散。悠悠卻不參與,她堅持,這簡陋的出租房,不過是暫時蝸居的住所,何必去折騰。等自己有了大廚房,自然會做各色美食,等有了自己的房子,自然能收拾得美麗整潔,種上花草。
“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每每有人提及某個地方好玩兒,悠悠總想去一去。她也確實去了許多地方,并且每一次都堅定能夠遇見她想要的詩情畫意。他人說,春天去海邊走走吧,你會遇見不一樣的天空與湛藍,于是她去了,回來后說,哎呀媽呀,凍死人了都;他人說,黎明到山頂看日出吧,那是多么壯闊的一次體悟,于是她興沖沖地帶上帳篷上山了,可回來后卻總結出,也就那樣,沒什么好看的。仿佛她所做的絕大部分事情,都與想象的完全不一樣,與別人訴說的不一樣……
果然,從云南回來后,悠悠的興致并不高,沒有找到她的詩和遠方。
山上太冷了,月下賞花好像也沒有那么美好,洱海邊人來人往的,根本靜不下來。酒吧街就更不要說了,坐了不到十分鐘就回旅社玩手機了。瀘沽湖靜坐時,她覺得,還是回自己生活的小城好了,抱著手機看韓劇,吃盒飯,也挺好的。
幾乎每一次旅行歸來,她都沒有找到滿意的自己。去了遠方,她沒有得到她想要的詩意,不過是換了個地方茍且而已。
她總是在期待下一站,就像許多跟團旅行的人,總覺得這一站不好玩,催著導游去下一站,到下一站,又催著下一站,認定了生活的美好在別處。
用一顆茍且之心邋遢地對待本可以很美好的現(xiàn)實生活,而把緊握在手中的小幸福丟失了。殊不知,換個地方,對幸福與詩意的體悟和理解沒有改變,不過是換個地方茍且罷了。
老話說:“茍字可以養(yǎng)福,靜字可以益壽?!碑斈銓W會了在熟悉的地方以溫暖詩意的心態(tài)去過生活,何嘗不是幸福事一件?倘若你丟了那份用心與真誠,那不管是在自行車上還是在寶馬車里,都感覺不到幸福。
愿你在這個明媚的世界里,找到明媚的自己,而不是惦記著別處生活更美好,最終不過換個地方茍且。
【素材分析】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都有過悠悠那樣的想法?我們總是會把當下的不滿、不適投射到想象中的美滿生活中去,我們總想著“生活在別處”,仿佛換一個地方馬上就能換一種生活方式。可是往往到了“別處”才發(fā)現(xiàn),“別處”也變成了“此處”。影響我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shù)的,不是“此處”“別處”,不是遠方,而是我們的心境,和我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
【速用名言】
1.我讀的書愈多,就愈親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義,愈覺得生活的重要?!K聯(lián)作家 高爾基
2.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會顯得特別美好?!绹茖W家 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