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新志
陜西歷史博物館前門水池中安置的一巨型石雕,1973年2月發(fā)現(xiàn)于西安市西郊三橋鎮(zhèn)北高堡子村的漢太液池遺址北岸,出土時即被稱為石魚。原簡訊稱:該石雕砂石質(zhì),兩頭細、中間粗,略似橄欖形,長4.9米,中間直徑約1米,頭徑0.59米,尾徑0.47米,魚頭部雕出一只眼睛,出土后移至原陜西省博物館的石刻藝術館一側(cè)安置(圖一)(黑光:《西安漢太液池出土一件巨形石魚》,《文物》1975年第6期,第92頁;劉慶柱、李毓芳:《漢長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第187頁)。
1988年文物普查人員在漢長安城西南長安區(qū)斗門鄉(xiāng)馬營寨村西的昆明池中遺址也發(fā)現(xiàn)了被稱為“石鯨魚”的石雕,匯集普查成果的《陜西文物地圖集》相關條目對所發(fā)現(xiàn)的“魚形”石雕描述如下:“火成巖質(zhì),斷為鯨體、鯨尾兩截,鯨體通體渾圓,頭部雕出鯨眼,長5米,最大徑0.96米。鯨尾呈半彎狀,鱗紋依稀,長1.1米,最大徑0.40米……鯨體始遷至客省莊,今存陜西歷史博物館,鯨尾仍在此地。《三輔黃圖》卷四引《三輔故事》昆明池中‘刻石為鯨魚,長三丈即為此”(中國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第102頁,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對昆明池、太液池中的石雕,陳直先生說:昆明池“鯨魚刻石今尚在,原在長安縣開端莊,現(xiàn)移陜西省碑林博物館”(陳直:《三輔黃圖校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4頁);劉慶柱、李毓芳先生稱在昆明池、太液池旁均有發(fā)現(xiàn):“考古工作者在太液池東邊曾發(fā)現(xiàn)一件西漢時期的巨大石雕——石魚,長4.9、身徑1米,大概即文獻記載的太液池岸邊的長三丈、高五尺的石鯨……在昆明池西岸,今馬營寨曾出土了漢代石鯨,……長1.6、最大徑0.96米。頭部雕出鯨眼,尾部彎曲,鯨體鱗紋仍依稀可辨”(劉慶柱、李毓芳:《漢長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第187頁、197頁);鄭巖先生認為現(xiàn)藏陜西歷史博物館的石鯨魚出自西安西郊三橋高堡子村(鄭巖:《風格背后——西漢霍去病墓石刻新探》,三秦出版社《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8輯,2011年,第140頁),林通雁先生認同昆明池、太液池各有石魚(林通雁:《西漢霍去病墓石雕群的三個問題》,《美術觀察》2009年第3期,第104頁)。這樣一來,古籍記載漢長安城周邊和今天的考古調(diào)查所見到的石鯨魚共有兩件,發(fā)現(xiàn)地位于漢長安城西面和西南面。1991年陜西歷史博物館建成開放,原安置在陜西省博物館的巨型石雕鯨魚隨其他文物一并移至陜西歷史博物館展示,石鯨魚即被放置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前門水池之中(圖二)。據(jù)筆者查證,目前,西安碑林博物館沒有上述石鯨魚之類的藏品收藏,陜西歷史博物館亦僅此一件。那么,當今學者對陜西歷史博物館南門水池中這件石雕出處的不同說法究竟孰是孰非?它源自漢代太液池還是昆明池?現(xiàn)存的這件石雕是否就是鯨魚的造型呢?筆者以為有必要加以厘清。
一、秦漢時期長安周邊池沼中有關鯨魚的記載
長安之地原是秦都咸陽的離宮中的村落,長安之名源自秦始皇的兄弟成嶠長安君的封地。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丞相蕭何在秦朝興樂官的基礎上修筑的長樂官竣工,劉邦自櫟陽移住至此,西漢始以長安城為都。其后,漢惠帝修筑城墻,漢武帝建建章官、桂官、明光官,擴建北官,廣開上林苑,開鑿昆明池等,長安城作為西漢都城方完成布局、形成規(guī)模。
昆明池,故址在今西安市長安區(qū)斗門鎮(zhèn)附近。西周時是都城豐鎬附近郊區(qū)的苑囿,亦稱周文王囿、靈沼。秦代屬秦上林苑,西漢亦屬上林苑,范圍更廣?!稘h書》卷六《武帝紀》載,元狩三年“減隴西、北地、上郡戍卒半,發(fā)謫吏,穿昆明池”。以戍卒以及受責罰官吏為主體力量對舊有靈沼進行了擴建、開鑿、疏浚,引滴水(交水)入池,又在灃、滴二水上筑堰引水入湖,使得昆明池水量大增,首都長安城的供水得以保證。昆明池故址現(xiàn)為一洼地,低于周邊2 4米,規(guī)模龐大,其四至范圍為北到北常家莊以南,南達細柳原北,東到孟家寨、萬村之西,西至張村和馬營寨之東,面積約10平方公里(劉慶柱、李毓芳:《漢長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第38頁)。
在開鑿疏浚昆明池的過程中,漢武帝兼顧了水軍操練的需要和景觀的營造,于是,池中除游船外,還建有豫章臺、靈波殿等亭臺樓閣等設施,石鯨等亦是此時所置。《三輔黃圖》卷四引《三輔故事》昆明池中“刻石為鯨魚,長三丈”(何清谷:《三輔黃圖校注》,中華書局,2005年6月)。
太液池,是西漢長安城建章官旁邊的池沼,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營建建章官后引昆明池水灌注而成人工湖。同時,在湖岸邊放置石雕等造景物件,《三輔黃圖》載“太液池在長安故城西、建章官北、未央官西南……,建章官北有池,以象北海,刻石為鯨,長三丈”;《漢書·郊祀志》顏師古注引《三輔故事》云;太液池“北岸有石魚,長二丈,高五尺,西岸有石鱉三枚,長六尺?!?/p>
蘭池,秦漢離官之一,位于今咸陽市渭城區(qū)正陽鄉(xiāng)柏家嘴村附近,《史記·秦始皇本紀》《集解》引《地理志》云:渭城縣有蘭池官。《正義》引《括地志》云:蘭池陂即古之蘭池,在咸陽縣界。《秦記》云:“‘始皇都長安,引渭水為池,筑為蓬、瀛,刻石為鯨,長二百丈逢盜之處也”,清代畢沅《關中勝跡圖志》:“蘭池官在咸陽東二十五里”。秦始皇修長池時,引渭水入池成人工河道,蘭池便是河道中一個湖,湖中建蓬萊山景,西漢時仍然沿用。典籍中有關蘭池中放置鯨魚的記述延續(xù)不斷,宋代宋敏求《長安志》稱“池北岸有石魚,長三丈,高五尺;西岸有石龜二枚,長六尺”;清代畢沅稱:“池北岸有石魚,長二丈,廣五尺;西岸有石龜二枚,各長六尺”;舒其紳《西安府志》:“始皇引渭水為長池,東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為蓬萊山,刻石為鯨魚,長二百尺。亦為蘭池陂。”
上述昆明池、太液池、蘭池三處池沼均有放置石鯨魚的歷史文獻記載,按放置年代先后,依次為蘭池、昆明池、太液池。但在記述和文獻轉(zhuǎn)引中,同一個對象的記述有所不同,昆明池的石鯨魚長三丈,記載一致;太液池有三丈、二丈的記述;蘭池的石鯨則有長三丈、二丈、二百尺三種記述。這或許與文獻作者因時代早晚差異、對歷史史實的判斷和史料取合的個人因素有關,也可能是引用史料刊刻時的疏漏所致,但大體上表現(xiàn)出晚期文獻表述文字沿引前人記述而成的現(xiàn)象。而現(xiàn)代的文物考古和調(diào)查工作,印證了上述歷史文獻記載中的昆明池、太液池遺址中的確有石雕鯨魚存在的史實,佐證了文獻記載的可靠性。昆明池中的石鯨魚到唐代還依然是怡人景觀,杜甫有詩贊日“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杜甫《秋興》八首之七)。蘭池官遺址有秦代“蘭池官當”等磚瓦發(fā)現(xiàn),池中秦始皇時期所置石鯨魚是否存在則尚待今后考古調(diào)查工作的范圍和規(guī)模的擴大。